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的時空差異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經濟增長質量是我國目前經濟定量分析的主要內容。本文從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間分析法等方法著手,為讀者簡單的介紹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以及我國經濟增長的綜合測評和區域特征等,幫助我國對日后經濟增長的時空差異分析提供簡單的借鑒和意見。
【關鍵詞】經濟增長;時空差異
一、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
在構建我國經濟增長評價指標時我們需要遵循可完善性、地區可比性、科學性實用性的原則。可完善性原則指的是我國在建立、完善指標體系前都會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而在我國的經濟數據統計時也會有許多不在統計范圍之內的指標需要測度,而這些指標則需要未來進行完善與研究,在目前的時間點上還無法進行恰當的核算;地區可比性原則是指在我國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增長指標相互比較,并且進行分析整理,因此我們在進行增長質量指標體系的構建中一定要選擇具有相同性質的指標保證在統計結束之后可以利用這些指標對個區域之間的經濟增長進行比較;科學性原則是指在進行經濟增長指標測度前要利用科學的原則進行各個指標之間的相互協調、相互融合,以此來全面的對我國經濟增長質量進行測評;實用性原則是指在挑選指標時要選用能夠反應現實的指標,可以對我國生態環境以及居民之間的關系進行恰當的反應,同時也要考慮數據來源的方便性與可得性,來對經濟增長的各個方面進行測度。
二、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的總和測評
從總體的角度來分析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則需要構建一個能夠反映我國經濟增長的指數。我國經濟增長主要反映在社會福利變化、增長的穩定性和增長的結構性以及經濟社會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和資源利用問題這幾個方面。我國經濟結構的可以分國際收支結構、金融結構和產業結構以及投資消費這四個結構。在產業結構中我們通常采用比較勞動生產率、三次產業產值比以及工業化率來反映產業結構的特征;投資消費結構測度時則主要采用增量資本產出率、投資率、固定資產增長率等測度方法,我們需要在消費和投資之間選擇一個恰當的占比。而不是消費率,越高或者投資率越高越好。因此在投資消費結構中我們通常也會采用消費與投資之間的比率來考慮具體的度量范圍;對于我國福利變化以及收入成果分配來說主要是考察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所為居民帶來的福利問題。在調查時,我們主要從住房、教育、健康以及收入這四個層次著手,以人均住房面積、教育年齡、死亡率以及人均GDP為基本的測度指標來調查我國經濟增長為我國居民帶來各種福利問題以及成果分配問題;而對于生態環境代價和經濟增長過程中的資源利用來說,我們則通常采用勞動生產率、資本生產率等方法作為測度指標。考察由于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所帶來的污水排放、大氣污染等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破壞程度。
三、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的區域特征
(一)構建地區間的經濟增長指標
從區域的視角來分析中國的經濟增長,可以對中國經濟進行準確的判斷。首先我們需要構建在地方區域的經濟增長質量指數,由于地區與總量分析的差異性和各地區統計數據之間的可得性,我們需要對現有的地區指數進行調整:首先我們采用麥金農的貨幣化程度和歌德史密斯的金融相關比例來反映金融結構。在中國金融結構中我們則采用M2/GDP的計算方式,但是由于中國銀行有著獨特的性質,這也造成了M2數據在進行數據統計時會出現一定的困難,使得規劃程度和金融比率來觀測區域間經濟增長質量是不可行的。因此我們對各地區間的經濟增長選擇貸款余額和存款余額占GDP的比例作為區域間的經濟衡量指標;第二,由于我國教育層次的不同,在部分地區有許多數據沒有統計結果,因此這些數據我們無法得到。故而本文只是以在校學生的人數在我國總人口中的比率來衡量我國各地區人民受教育的程度。而在校學生則由小學生人數、中等學校學生人數和高等學校學生人數組成;第三,收入分配是我國在經濟增長的分配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問題,在世界各國通常采用基尼系數來衡量一個國家各層次間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是在我國基尼系數在各地區的并沒有被廣泛應用,故而我們僅僅采用泰爾指數和城鄉收入比率作為衡量經濟增長成果分配的指標。
(二)區域之間的測度數據說明
其實在對各個地區的經濟增長進行數據調查時我們通常采用資本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這兩個公式來對我國資本存量進行核算。而且在我國通常采用永續盤存法計算各個區域之間的物質存量,在對各個區域之間的投資進行度量時則采用固定資產形成總額來進行核算。對于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我國目前采用潛在產出法、代數指數法、隱性變量法和索洛殘差法這四種方法,這四種方法分別應用在區域之間不同的核算體系,并且在進行不同區域的經濟增長測量時要選擇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核算。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增長測度在我國進行經濟測評時有著重要的地位,而我國目前在經濟測度時存在著眾多的局限性,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可以在我國各個區域之間進行統一的經濟質量的測評。因此我們需要明確統一的測度方法,以此來對樣本容量進行擴大,對不同區域的地區進行分析,從而加快我國經濟增長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狄乾斌,劉欣欣,王萌.我國海洋產業結構變動對海洋經濟增長貢獻的時空差異研究[J].經濟地理,2014.
[2]范柏乃,閆偉.我國教育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時空差異研究———基于1996-2011年的省際面板數據[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
作者:胡欣然 單位:武漢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