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應用藥物經濟學評價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白內障手術是眼科常見手術,依照眼科手術切口分類方法,該切口屬于Ⅰ類(清潔)切口,需要嚴格控制抗菌藥物的使用。同時,手術本身造成的眼內組織細胞損傷,血-房水屏障的破壞,人工晶狀體的植入等導致術后炎癥反應的發生,需給予藥物治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單方制劑)、左氧氟沙星聯合氟米龍滴眼液(復方制劑)已成為白內障術后常用抗炎藥物,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目前已有文章評價上述2種藥物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的有效性、安全性,但藥物經濟學評價較少,故進行此研究,旨在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月—2013年10月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三醫院臨床診斷為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133例(133眼)。排除全身疾病和其他眼部疾病;排除術前1周內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抗炎藥和免疫抑制劑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單方組66例(66眼)和復方組67例(67眼)。單方組男性32例,女性34例,年齡19~71歲,平均(32.25±8.35)歲;復方組男性30例,女性37例,年齡21~58歲,平均(26.52±10.23)歲。2組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術全部手術均由同一醫師完成,術前常規散瞳,表面麻醉,透明角膜切口,連續環形撕囊,超聲乳化吸出,注意吸凈皮質,植入折疊式后房型人工晶狀體于囊袋內。術畢球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20mg和地塞米松2mg。
1.2.2給藥單方組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愛爾康公司)2周,第1周6次/d,第2周3次/d。復方組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參天制藥)和0.1%氟米龍滴眼液(參天制藥)2周,第1周各4次/d,第2周各3次/d。每次1滴,滴入結膜囊內,術后24h開始滴藥。
1.2.3臨床評價術前1d和術后1、3、7、14d進行視力、裂隙燈顯微鏡、直接檢眼鏡、眼壓、前房閃光值檢查,詢問癥狀,觀察體征。全部患者的癥狀體征評分由同一位醫師完成,該醫師不知患者術后用藥情況。評分項目包括癥狀(畏光、異物感、流淚、眼痛和眼癢)與體征(球結膜充血、球結膜水腫、睫狀充血、纖維素樣瞳孔膜和虹膜后粘連)。癥狀和體征的評分依據其程度以0~4分表示。對每次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分,綜合評分為各項癥狀和體征的評分乘以權數后相加所得出的分數。不同的權數反映不同癥狀和體征在炎癥評價中的重要性。對于白內障術后患者,前房閃輝和細胞反應的權數為2,其他各項癥狀和體征的權數為1。有效率=(術后3d總評分-術后14d總評分)/術后3d總評分。記錄不良事件發生率作為安全性評價方法。
1.2.4藥物經濟學分析采用成本效果比(C/E,單位效果所花費的成本)分析治療成本和效果,在對不同治療方案進行分析比較時,有的方案可能花費的成本很多而產生的效果也很好,而增加效果需要增加患者支出,這時就要考慮每增加1個單位效果所花費的成本,即增長的成本效果比(ΔC/ΔE),它代表了一個方案的成本效果與另一個方案比較而得到的結果。成本(C)分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隱性成本,它不僅指藥物的成本,還包括檢查成本、給藥成本、治療成本、時間成本等。除藥費成本外,其他成本幾乎相同,故采用藥費成本效果分析。每例藥品費用(元)=療程用藥量×藥品單價(元)。所有費用均按2012年的價格計算,2組療程均為2周。單方組:前1周每天6滴,需42滴,后1周每天3滴,需21滴,合計需要63滴。復方組:前1周每天各4滴,各需28滴,后1周每天各3滴,各需21滴,合計各需49滴。根據1mL液體大約滴20滴,5mL瓶裝滴眼液,完成上述治療,單方組需要1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復方組需1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1瓶氟米龍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單價37元,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單價35元,氟米龍滴眼液單價22元,故單方組成本是37元,復方組成本是57元。3種進口藥品已在臨床應用多年,價格波動較小,可不考慮敏感度分析。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眼部癥狀和體征綜合評分比較
2組術后第3天眼部癥狀和體征綜合評分最高,第7、14天明顯降低;單方組下降明顯,組間、時點間和組間•時點間交互作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眼壓比較
2組術后第3天眼壓較手術前升高,術后第7、14天降低;單方組下降明顯,組間、時點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時點間交互作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3安全性單方組有4例患者訴輕度眼癢、異物感,2例患者訴輕度眼干,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955%;復方組有6例患者訴滴藥時有一過性刺激感,8例訴輕度眼癢、異物感,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896%。單方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復方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10,P=0.048)。以上不適癥狀均較輕,未對癥處理,術后14d訪視時,不良事件消失。2.4藥物經濟學以臨床總有效率計,單方組、復方組的C/E分別為48.826元和76.139元,復方組治療成本高,增長的成本效果比(ΔC/ΔE)是27.313元,即單方組每獲得1個單位效果比復方組多花27.313元。
3討論
白內障超聲乳化設備、技術的進步使得術后并發癥及眼內炎癥的反應有所減少,但是物理刺激、超聲作用、黏彈劑與灌注液的使用,以及人工晶狀體的異物反應,仍有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發生,需要控制。上述因素會產生導致炎癥反應的前列腺素,從而使房水屏障功能遭到破壞,并誘發眼前房充血,使蛋白及一些炎癥細胞進入房水及房水閃輝與房水細胞反應,還可導致眼壓升高、角膜水腫及虹膜粘連等,阻斷前列腺素的產生是目前白內障術后用藥的焦點。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是一種復合型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是眼科的常用抗炎藥。妥布霉素屬氨基糖苷類,抗菌譜廣;地塞米松為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抑制磷脂酶A2產生花生四烯酸,從而減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產生而表現較強的抗炎作用,其還能抑制多種炎癥因子的產生,誘導細胞凋亡。氟米龍與地塞米松均為皮質類固醇激素,但氟米龍是一合成的氟化皮質類固醇,與其他類固醇激素相比,激素性免疫反應較輕;氟米龍為中效激素,無明顯的體內蓄積效果,而地塞米松是長效激素,半衰期長,藥效持久,易產生蓄積作用。本研究通過評估術后眼部癥狀體征評分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比較了單方、復方制劑在白內障術后的抗炎效果,結果顯示,單方組在術后眼部癥狀和體征總評分方面明顯優于復方組,單方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也低于復方組,說明單方組在控制術后炎癥反應及不良反應方面明顯優于復方組。同時發現,手術前后眼壓變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術后眼壓低于術前,可能與植入人工晶體鏡片的厚度低于正常人晶狀體有關,但不能排除測量誤差、眼壓本身的波動性等因素,具體原因待于進一步研究。臨床實際中,通常將用藥的有效性、安全性、經濟性三者結合起來評價,以求真正為臨床合理治療和用藥的決策科學化提供客觀依據。從成本-效果分析尋求的治療方案看,本研究單方組的成本-效果更具優勢,同時患者在用藥期間易記、方便,更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張榮霞 史素恩 孫鵬 吳靜 郭春蓮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三醫院眼科 莊石家莊愛爾眼科醫院眼科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