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教學管理創新發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信息化改革是目前國內各行業和各領域改革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管理改革方面也是如此。作為原本就承擔了現代科技與技術研究及應用的前沿陣地,高等院校更有必要率先對自身工作的信息化改革進行嘗試和實踐。對此,本文也針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需求進行分析,探討信息化平臺的相應管理創新中的價值,提出應用信息化平臺實施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創新和改革的建議,以期為高校教學管理發展提供一定支持。
關鍵詞:信息化平臺;高校;教學管理;創新
一、我國高校教學管理發展的基本內容與特點
目前我國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高級人才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培養、日常規劃內教學工作的運行監督及其管理、教學研究和專業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面向學生的學籍管理和就業管理等系列化工作、學校教學工作制度的規劃與實施等。可以發現目前我國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整體內容較為多樣化,其中大多數管理內容都屬于行政性管理內容。結合個人工作經驗以及對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總結來看,高等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特點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工作時效性要求相對較高,一般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內部服務內容比例較高,在各部門和崗位提出工作要求后,教學工作管理部門需要及時作出反饋,提供充足的支持,或者按照要求對相應教學工作進行合理干預;二是教學管理工作的重復性與靈活性并存,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既存在長期重復的機械性工作內容,比如例行監督和周期性服務等,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靈活性工作內容,比如需要根據教學工作及質量的變化情況來及時調整工作方法,或者根據發現的問題來制定針對性的工作內容;三是高度強調工作原則性,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部門向上要對行政與教育管理的領導負責,向下要滿足師生的各類需求,因此其承擔了較為重要的學校教育工作中介管理職能,對于上下各方,其工作的公正性和原則性都必須得到有效保障,這樣才能充分滿足各方需求,并維持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發展。
二、我國傳統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常見問題及信息化改革價值
(一)傳統工作模式的問題
結合全文分析來看,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復雜性較強,實際工作中不免出現各種類型的問題,結合個人工作經驗來看,高校教學管理的傳統工作模式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目前多數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部門的人力資源規模難以全面支撐教學管理工作的現實需求,由于現有教學管理工作總量相對較大,內容類型相對較多,單一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承擔大量差異化工作的壓力相對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管理工作的實際質量;其二,大多數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仍以控制性工作為主,缺乏對現實需求的深度分析及靈活處理,導致管理工作的彈性不足,部分基層院系和教師對于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和服務質量評價不高,本質上來看是由于教學管理工作部門對于基層需求的了解不足,導致工作制度的公平性以及服務合理性難以得到快速且有效的改善;其三,在學校各職能部門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荼的大環境下,教學管理工作部門所擁有的獨立性信息化教學管理平臺建設水平并不理想,大多數院校所運行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是簡單的外部信息整合平臺,缺乏足夠的信息實時交互與共享功能,相應信息化平臺對于教學管理工作的支持效能不夠理想。
(二)信息化管理在解決高校教學管理問題方面的優勢及價值
首先從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特點來看,高時效性要求、工作內容高重復性、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在本質上都需要信息化技術的支持。比如信息化技術是提升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案,學校管理工作大多情況下是上級指令上傳、下級需求反饋、教學工作過程監督為主,相應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信息大多能夠通過網絡進行傳遞,從而替代傳統紙質工作和頻繁的線下互動,進而提升工作的整體效率;高重復性的工作中存在大量可被重復利用的信息框架,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也可以大幅提升相應工作的基本效力;公平化管理的一個核心要求是信息公開與透明,而信息化管理平臺提供了全面信息公開透明的基本條件。所以說信息化管理是符合現代高校教學管理特點的管理模式,能夠為高校教學管理的改革和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其次,從當前我國高等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常見問題來看,信息化技術改革和完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弱化甚至徹底解決相應問題。以前文分析中提到的三個問題來看,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人力資源緊缺的問題,可以通過信息化管理的智能技術手段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工作的需求,從而逐步緩解人力資源壓力,幫助教學管理工作部門在不提升人力成本的情況下逐步改進工作質量;高校管理工作中采用控制性工作,并因此而出現公平性和服務質量不足的問題,本質上是對基層需求了解不多,進一步來看這實際上也是院校各基層部門間信息交互條件不足所導致的,而應用信息化平臺則能夠有效解決此類問題,使教學管理部門能夠更快速有效的獲取基層需求,從而提供更公平的基層服務;現階段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部門專用信息化工作平臺建設不理想的問題,也能夠通過信息化技術改革和深度應用來進行優化,通過優化信息接入接口以及規劃數據處理等手段,能夠有效解決平臺功能性問題,進而提升教學管理信息化改革質量。
三、基于信息化平臺的高校教學管理創新路徑
(一)基于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開發更智能化的模塊功能
目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實際質量和效率相對較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部門工作量相對較高,但現有工作人員數量較為有限,因此許多管理工作浮于表面,難以保證工作質量。對此院校在教學管理系統的功能設計與開發方面應當加強對智能化功能創新,比如利用學校監控視頻大數據資源來分析和學習室內教學的氛圍與質量,由此為學校室內教學活動的實時監控和分析提供參考,實現無人值守的教學過程監督,增強管理的深度和強度;也可以利用教學成果信息與學校學生行為信息的對比等進行深度分析,定位學生學習或生活問題出現時的關鍵學生行為信息的變化特征,實現學生學習和行為的自動預警,幫助教學管理部門第一時間向院系主任、書記、教學秘書、輔導員等快速傳遞這種信息,引導其開展更有效的學生管理工作,以加強教學管理質量等等。
(二)建立通用型信息接口以實現低成本的教學管理平臺建設
要針對目前高校各職能部門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職能差異化及系統數據資源的差異化情況,考慮部門獨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中可能出現的(相對與其他職能部門的信息化工作系統而言的)重復性建設等問題,采取更低成本且更高效能的綜合性教學管理平臺設計方案。結合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來看,所需管理的大部分工作信息資源可以從學校行政部門和各院系教學部門的信息化工作系統中獲取,因此院校教學管理部門在建設管理信息化平臺時,可以直接用統一接口調用的方式來獲取相應信息,而不需要再建立獨立的功能模塊來由基層職能部門自行處理和上傳信息,真正實現信息高度共享和教學工作的高效管理,同時保證教學管理信息化工作平臺的功能精簡性和專職性,在維持管理職能的同時也保證管理質量。
(三)建立以“互聯網+”為中心的綜合性高校教學管理服務體系
以“互聯網+”為中心的教學管理體系建設強調網絡對于教學管理工作中各類信息資源的高度整合,由此實現以信息為基礎的教學管理工作職能創新和豐富。重點利用信息化平臺為基礎教師和學生服務功能的優化提供充足且有效的支持,完成信息化平臺對教學活動的基本優化。例如基于信息化教學管理平臺實現在線觀摩學習、互動交流、展示與經驗分享等,讓院校教師能夠在信息化平臺中獲得快速成長與發展,帶動全校教師的共同進步,提升學校整體教學工作的實踐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莉莉.論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科教導刊,2018(2):13-15.
[2]何麗貞.新形勢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8(3):60-63.
作者:江春 單位:中國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