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指令式教學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5G時代的來臨,計算機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在職場和生活中變得更為重要。因此,改進教學方法成為老師的當務之急。本文從目前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出發,采用新的“指令式”教學模式,改變師多講、學生少練的情況,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計算機職業技術,養成良好的計算機職業素養,為今后在職場中具備更好的競爭力和自我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關鍵詞“指令式”教學;中職教學;教學引導
1引言
中職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將學生培養成一名社會所需的職業人才。計算機教學使得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巧更是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中扮演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本文提出的“指令式”教學一改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講課時間太長、學生實際動手時間過短的教學模式。在“指令式”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通過老師布置教學任務,指導學生在課堂上一步一步完成,待學生體會其中的操作原理后再講解知識,然后鼓勵學生自助探索,養成學習的興趣[1]。同時,在教學完成一定的進度后布置大作業,引導學生自主創新,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提高其計算機的知識儲備和操作技能。
2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中職計算機教學和學生步入職場的實際應用存在脫節的現象。在課堂上,教材知識未及時更新,很多知識點仍停留在上一個時代的技術操作,學生從中學不到大量對未來工作有用的知識和操作。由于教材的版本老舊,加上一些教師對當今計算機職業市場的關注不深,所以上課時沒有很好地拓展對今后工作有用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從而使得學生學到很多已被淘汰的計算機知識[2]。在教學方式上,傳統的教學模式講課時間過多。老師上課從頭講到尾,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上機操作時間,忽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就導致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僅停留在很淺的層次,只會一些死板的、基礎的計算機操作,若在基礎上稍做改動,其操作便迷失了方向,不知從何下手。這樣的學生踏出校園時會出現知行不一的情況,即儲備的理論知識明顯強于實踐動手能力,動手能力差導致不能勝任很多工作任務,使得學生求職時競爭力不足,處處碰壁。
3指令式教學
“指令式”教學對課本的依賴度并沒有傳統教學那么高,教師在課堂上首先列出完成操作目標的步驟,指導學生跟著步驟操作。待學生完成之后,對整個操作步驟進行分解,并逐一講解,在實踐中完成知識的傳遞。在完成整個步驟操作講解之后,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修改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步驟。當修改操作步驟出現問題時可以和教師交流,并向全班講解。這種創新和探索不僅加深了知識點尤其是陌生的計算機概念名詞的理解,還鞏固了自己的操作技術水平和熟練度。同時可以讓學生學到許多課堂上沒有的計算機操作知識,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興趣,對今后的自主學習能力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在進入社會后也能有著很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去應對信息時代的變化。“指令式”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3]。其操作步驟可由老師對最新的操作技術進行搜索、拆分,然后傳授給學生,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教材陳舊的問題。同時,大量增加了學生自主動手的時間,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動手能力不足的問題。知識邊實踐邊講解也會使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而不是僅停留在名詞記憶的層次。另外,自主探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更好地應對多變的職場環境。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指令式教學具有以下優點: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及時得到老師的正反饋,只是坐在位置上聽老師講課,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事實上,計算機的學習是最容易快速得到正反饋的。“指令式”教學正是將計算機教學這個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在課堂上,每完成一個指令,就相當于學會了一種計算機的操作。同時,這個過程不同于以往以老師操作為主,而是學生跟著老師,按照步驟一次性完成操作,可以看得到學習成果,從而產生學習動力,進而更加渴望跟老師學習[4]。學生成功完成目標的成就感和來自老師及同學的正面評價,就是一個正反饋。這種正反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得學生覺得學習不再枯燥,而是一種自我能力提升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接受來自外界和自我的正反饋。讓學生愛上學習計算機,從心理層面上解決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情況。
(2)培養創新與合作
“指令式”教學進行到一定階段時,老師布置一個大作業,即用之前的操作完成一個整合運用的項目。根據“指令”的難度,分配幾個人一組完成工作任務。任務無特定目標,想要達到的效果可由學生初步擬定,再經過教師的建議及指導后開展。期間,老師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對大作業的進度進行檢查。這樣不僅可以提醒一些小組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的作業進度落后,還可以發現學生們在完成大作業的過程中所出現的技術問題。這樣可以及時有效地給予技術上的指導,使得學生能夠學到更多新的知識,也促進了師生關系,有利于今后的教學[5]。大作業的實施,不僅使得學生可以對之前的教學操作進行融會貫通,還可以使得學生積累團隊合作的經驗。與此同時,“大作業”的不指定形式也使得學生有了自主發揮的空間,能夠掙脫課本的束縛,在所學的知識中加入自己的認知和想法,做出屬于一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產物。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鞏固了之前所學的知識和操作,還在產品逐漸成型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正反饋,提高了學習的樂趣。
(3)課堂傳授知識的更新
“指令式”教學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對課本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傳統模式的教學,教師依賴的是陳舊的教材。即使是一年前編寫的教材,也會由于時代的快速進步、技術的快速更新迭代導致教材中的技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使得學生學到的知識與今后步入職場所使用的技術有脫節的現象。但這個問題在“指令式”教學中可以有很好的解決方法。由于教學的“指令”是由有多年從業經驗的教師提出的,可以快速捕捉到目前教學單元中最流行的計算機操作。教師還可以通過網上搜索,線下學習等各種途徑和方法,了解目前所使用的技術,再輔以多年的計算機儲備知識,很容易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學到實用的知識。
4結束語
計算機是一門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而更新迭代的學科。目前,中職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一位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能夠為社會的經濟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部分力。所以,中職的計算機教學也應該進行改革和變化,以適應時代的快速發展,“指令式”教學可以在這方面給中職教師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邦海.任務指令型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思辨能力培養.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2):122-123
[2]高昆榮.淺議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商情,2013(23):104
[3]劉健.淺談信息化時代中職計算機教師的技能與素養.教師,2015(5):124
[4]徐玲琳.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初探.考試周刊,2014(14):126
[5]沈正龍.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究.赤子(上中旬),2015(20):321
作者:蘇芳 單位:泉州市泉中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