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黑龍江濱水鄉村的景觀設計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濱水景觀發展是未來人居環境空間設計的重要方向。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水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新形勢下,人們對居住環境和生活空間又有了新的要求。在當前鄉村聚居環境建設中,河流作為鄉村中農業生產的核心,為居民提供供水、日常洗滌及灌溉等,有效的滿足了居民生活的需求,同時也為鄉村的舒適性和可持續性提供了基礎保障。因此通過在鄉村進行濱水景觀設計,因地制宜的利用鄉村豐富的資源,從而打造一獨具特色的鄉村景觀。
關鍵詞:黑龍江;濱水鄉村景觀設計;特殊性;應用
黑龍江省處于我國北方地區,其環境和氣候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當前黑龍江省著力于新農村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充分的應用濱水鄉村景觀設計,以此來更限的襯托出黑龍江鄉村的獨特美。通過應用濱水鄉村景觀設計,為居民打造一個獨特的濱水景觀空間,這不僅有利于改善當地村民的生活質量,而且更好的滿足人對自然環境的心理需求。
1濱水景觀概述
濱水一般都是指與水域瀕臨的陸地邊緣地帶,鄉村濱水區發揮著為居民供水、日常洗滌及灌溉等作用,其作為公共開放空間,在濱水鄉村景觀設計過程中,可以將濱水鄉村景觀設計為自然地景與人工景觀相結合的區域,從而打造出優美的鄉村旅游景區。在濱水鄉村景觀設計過程中,濱水帶設計是整個景觀設計中較為復雜的一個環節,其涉及的內容較多,不僅有水,還有濕地,而且還要與景觀生態緊密聯系。在濱水景觀設計客串,并不是景觀之間簡單的疊加,需要將景觀在時空多維交叉狀態下連續進行展現,重視濱水空間的線性特征和邊界特征,確保濱水邊界的連續性和可觀性,實現空間的通透,保證與水域聯系的良好視覺,同時其廣闊的水域視野,形成景觀中最佳的地段。
2濱水景觀設計的特殊性
2.1濱水地區的生態交錯性
濱水景觀由于其同時兼具了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自然環境之間交界地區則稱為生態交錯帶,這也使濱水景觀具有任何其他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態環境,再加之濱水區域具有較強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性,這也使該區域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高效的生產力。
2.2濱水地區的生態脆弱性
但作為濱水地區,盡管其物種具有多樣性特點,但其生態系統十分脆弱,特別是在自然或是人為活動干擾作用下,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并對生物群落結構帶來較大的影響,導致生態系統發生一定的改變。特別是在當前人們社會活動十分頻繁的新形勢下,農民盲目的開墾,從而導致鄉村濱水區域中物質循環和能源流動缺乏連續性,部分情況下需要依賴于人為輸入輸出。由于人為活動的失訊導致鄉村濱水景觀生態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從而造成鄉村濱水地區總體持續性和宜人性出現下降的情況。
2.3濱水地區的空間開敞性
作為城市公共開敞空間重要的組成部分,濱水區域承擔著城市綠心,以及供市民親近自然的功能,并對城市通風以及布局產生影響。
3鄉村濱水景觀設計中人的心理需求
3.1公共性
濱水景觀作為一個公共空間環境,其在保證其公共性的同時,還要確保每個環節的通達性。這樣濱水景觀還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通過為人們創造一個與自然較為接近的公共空間,為人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場所,成為人們心靈的棲息地。因此在鄉村濱水景觀設計時需要注意其公共性。
3.2私密性
在濱水鄉村景觀設計過程中,在注重濱水景觀領域性的同時,還要注意私密性,其使人們能夠擁有自己的空間領域,使其與別人交流和溝通過程中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在具體設計時,可以通過為人們提供一個獨處的空間,以綠色屏障所形成的自然環境,有利于人們在忙碌之余更好的放逐心靈。
3.3安全性
安全性是鄉村濱水景觀設計的基本心理訴求,安全性的實現需要通過設計人員在濱水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進行領域性空間的建設,滿足群眾對濱水景觀的使用價值需求。這里的安全性不僅是來自心理需求,同時也體現在濱水景觀設計的安全性方面,比如設計景觀小品時要注意水深的控制,避免游人誤入其中。另外,濱水景觀本身具有較強的生態效益,可以達到調節局部氣候的作用,所以設計人員可以選擇一些喬木植物用來建設休息區,建設一些適合老人和小孩休息的場所,這樣既可以滿足群眾的鍛煉需求,又可以方便人們休息。
3.4個性化
鄉村濱水景觀的設計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還要體現其個性化特征,當人們置身其中時可以產生愉悅的心理感受,所以濱水景觀的設計要與鄉村當地的風土人情相結合,既可以體現當地的特色又可以為外地游客提供具有特色的服務,促進濱水景觀社會價值的發揮。需要注意的是,個性化的濱水景觀設計要在保證其設計獨特性的基礎上,考慮到宜人性,游客來到鄉村地區時可以通過濱水景觀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同時感受鄉村地區的人文環境,將二者有機結合,才能體現鄉村地區的特征。
鄉村中的濱水區作為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核心,其在保障農業生產的同時,還能夠更好的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在當前鄉村濱水景觀開發過程中,更重視鄉村濱水景觀的經濟性和實用性,同時還要為鄉村旅游開發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在當前鄉村濱水景觀設計中,需要將濱水區作為鄉村公共開放體系核心的功能作用更好的體現出來,將水系包圍在綠地之中,使水體成為整個區域的中心地帶,將濱水區打造成為溝通新舊居民區的重要地帶,有效的融合游憩和休閑等空間,全面提升鄉村景觀的吸引力和活力。相較于城市,當前鄉村文化脈絡較為豐富和完整,因此在濱水景觀設計時,需要充分的繼承鄉村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載體,將鄉村歷史文化脈絡和鄉村意向更好的融入于濱水區景觀設計中來。在對濱水區設計客串,需要充分的利用鄉村先天自然優勢,利用水系將各個景觀有效的串聯起來,形成的一個全新的視覺網絡,對整個鄉村的景觀進行重新規劃重組。特雖是鄉村原來的一些景觀要有效的在濱水景觀設計中將其串聯起來,更好的將鄉村原有的歷史痕跡展現出來,增強景觀觀賞性的吸引力。
5黑龍江濱水鄉村景觀設計的策略分析
5.1突出水作為生命之源的根本價值
水不僅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備資源,同時也是依賴于水土生存的生物群落的棲息場所。因此在水景設計時要盡量去爭取地塊生物的豐富性,可以通過建浮島、生態籬笆墻等來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更多的鳥類來棲息。由于濱水區作為一個公共性質的空間,在設計時要更好的將民族風情和風景美學價值更好的體現出來,以此來增強鄉村濱水區作為公共空間和休憩場所的重要性。在設計時盡可能的開發利用自然生態景觀,以濱水區作為整個景點的連接核心,利用瀏覽小道及親水步道來提升景觀的開放性和觀賞性,使人們能夠感受到整個景區的生機和活力。
5.2構架可循環可再生水系
通過多元化植物的配置,水體流過C型水系后,起到良好的自然凈化的作用,構成水體自循環的基礎。設計方案對屋頂綠化和雨水回用提出了設計引導,促進低碳建筑的探索。設計也對硬質路面進行了改造,增加透水性,如提出建設生態停車場。經過水系凈化過的水,還可以通過生態噴霧系統加以利用,即結合用不同功能和不同主題進行布局,類型主要水上七彩噴霧、綠色負離子噴霧、稻田養生霧、生態降溫霧、水上七彩霧、生態遮陽遮雨系統等,即提高了水的回用率,又起到了降溫、造景、養生等功能。
5.3打造自然水景和人工水景
相較于城市,鄉村擁有更豐富的自然水景,而且自然生態景觀與自然較為接觸。在濱水鄉村景觀設計過程中,江湖河流都可以作為設計的資源,通過合理的開發利用,可以將水景與環境水體有效結合,以此來增強濱水景觀的觀賞性。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還要將當地富有特色的景觀元素充分的融入到自然水景中,提升水景形態的多樣性。在濱水景觀設計過程中,通過利用自然景觀中的河流和湖泊,能夠更好的將濱水景觀的公共性和通達性充分的體現出來,有利于更好的發揮出濱水景觀的社會價值。近年來人們對濱水景觀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在濱水鄉村景觀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注意營造出一個可以休閑、娛樂和放松身心的氛圍,從而更好的滿足人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在鄉村濱水景觀設計中需要采用很多人工水景,需要根據濱水景觀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空間環境,運用溪流、瀑布、湖泊等天然資源進行引水造景,將其與濱水景觀中的自然水體相互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水景。人工水景在鄉村濱水景觀設計中運用得較多,因為其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根據實際的環境,選擇相應的材料、設施、植物等資源相結合建設一個可供人們欣賞和嬉戲的人工水景。運用人工水景時需要與自然水景之間進行有效的協調,而且鄉村地區通常具有較為豐富的自然水景,人們對于自然環境的渴望程度也更高,這時可以建設一個規模適合的人工噴泉,既可以滿足人們與水交流的期望,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水資源。
5.4賦予水體自然而韻味十足的美感
濱水景觀的設計要符合自然美學的規律,帶給人們視覺上美的感受。除了生態駁岸、鄉土植物配置等措施外,設計還策劃了水上蔬果廊、十里花境、水岸花庭等景觀項目,構建豐富的景觀層次。以十里花境為例,提出沿著溪流營造一條花卉長廊,規劃種植春、夏、秋、冬四季花卉(春季桃花、梨花;夏季荷花、薰衣草;秋季桂花、蘆葦;冬季臘梅),形成四季濱水美景,不僅具有觀賞、散步的功能,還起到引導游線的作用。設計還提出,在不同河段根據周邊項目的設計來配套不同主題的生態橋梁,考慮到河道游船的通行,所以橋梁均采用微拱設計,營造獨具特色的河道景觀。
5.5提供人類與水互動的空間與平臺
旅游規劃是為人服務的,生趣盎然的、便于使用的親水界面的設計,是決定濱水景觀設計成敗的關鍵因素。設計結合鄉村景觀元素,策劃了玉米碼頭、水稻碼頭、高粱碼頭、麥子碼頭等各具特色親水平臺,極具鄉土氣息。以玉米碼頭為例,提出在游客服務中心附近樹立一個玉米造型的建筑,其中,玉米芯可以散開作為遮陽遮雨用。5.6提升人類對水文化的認知并升華以水為脈,承載豐富多彩的鄉村民俗和農耕文明,有利于提升鄉村旅游的文化層次,增強吸引力。設計結合鄉村生活特色,策劃了詩畫人文廊、古越漁民和水上集市項目。以古越漁民項目為例,主要展示古老的捕魚方式,如用手摸魚、“竭澤而漁”、用棍棒打魚、用弓箭(釣具、網、魚筌)捕魚等,并設置店面,售賣漁具、魚缸、魚飾品、魚玩具,對外承包給商戶經營,景區獲得出租收入。
6結束語
在當前黑龍江鄉村發展戰略建設過程中,濱水景觀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其作為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的環境,近年來人們對濱水環境的認知度也不斷提升,因此需要重視濱水鄉村景觀的設計,在具體設計過程中盡可能的將景觀與人之間進行有效的銜接,使整個濱水景觀區的規模更具特色,充分的將建筑、景觀、水體和人文有效的結合起來,使人們身處景觀中能夠更深切的體會到各個景觀的相互交融,實現濱水景觀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史永紅.淺談濱水景觀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3(03).
[2]鄧彥,宋端.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人的心理需求[J].城市發展研究,2014(01).
[3]黃瑜,龍岳林.地域性濱水景觀設計策略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0(19).
作者:李卓 高天卓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