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住區綠色景觀設計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現代宜居城市的綠化建設是構建生態住區的重要因素,并且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認可。但是目前部分住區綠化存在一些誤區和弊端,在簡單敘述生態住區綠地的功能、概況、設計原則后,分析了生態住區綠化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了如何更好的加強生態住區綠化建設策略和措施,以此推動生態住區綠化建設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態住區,綠化建設,植物
1住區綠地的功能
1.1生態環境功能
為了美化居住空間住區綠化環境大多以植物造景種植為主體,而植物對改善空氣質量有很大幫助。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了生產力帶動了科技的進步,工業污染的嚴重,使得人們開始關注環保和新能源的應用及開發。為了改善居住空間住區人們的環境質量,在景觀設計中加強植物的種植比例作為調節空氣質量的手段之一。通過植物的種植,設計綠地的比重進而更好的改善環境質量,并且可以有效控制污染。而且小區綠化作為生態環境的一部分,它是居民最直觀能感知環境的部分。對于城市建設意義重大。讓植物發揮作用凈化居住空間住區的空氣環境質量。在設計景觀美學角度下,可以通過植物高低層次的種植合理的分割公共開放空間,在改善空氣質量的同時,真正做到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讓植物在景觀綠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1.2社交休閑活動功能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信息的傳播,電子信息時代,人與人的面對面交談多半被虛擬網絡代替。科技互聯網的進步,使得人與人面對面的情感的社交溝通更為有意義。因此,居住空間住區的綠化景觀設計可以很方便的滿足居民平日情感交流而提供一個舒適的場所。也是保持連接現代居民良好關系的紐帶,現代大多數住區公共綠地中多設有健身設施和兒童游戲設施,增強了居民的情感交流和平日的休閑功能。用簡單的空間功能布局平衡了人際關系和場地尋找到了至關重要的平衡點,也契合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的價值觀精神。
1.3防災避難功能
現如今城市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矛盾突出,地價和小區的開發成本越來越高,造就了現代住區人口密度大、高樓林立,樓間距小,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人們由于居住環境緊張等因素就不知去何處避災。而有了小區綠地的建設,毋庸置疑的就成為提高了居民當災難來臨時爭取到寶貴的時間轉移到空曠安全的地方贏得了時間。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可以給居民提供有力的避難場地,所以居住空間住區的綠地還有很強的避難實用性。
1.4固土吸塵美化空氣質量、改善局部空間小氣候
城市化的發展帶動了大規模的城市的興起和發展,也不可避免造成了環境污染和土地的大規模減少污染破壞,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水土流失和山體滑坡自然災害,因此加強建設小區綠地可以極大的改善大氣層水循環和改善局部空氣的濕度和空氣質量,促進局部氣候的改善。不僅植物葉片能夠吸附空氣中的小顆粒和粉塵,還可以有效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改善小區環境。
1.5居住空間景觀文化傳承功能
現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物質文明的提高,傳承傳統的精神文化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當物質文明不能與當下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步時,兩方面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而小區綠地的景觀設計可以更好的調和二者之間的矛盾。試圖通過對植物造景的研究布局,在景觀節點上功能的分析。讓植物的造景技術與空間美學相結合。既美化了住區的環境,又使住區建筑與景觀設計之間聯系更有美學觀賞價值,增加居民的視覺享受。
2植物造景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綠地布局和植物配置的不合理
小區綠化存在著植物種植不合,造成了小區綠化的千篇一律、固定模式化和單一性。有的小區彩葉植物色彩搭配不和諧,致使植物色彩營造沒有美學感,并且開發商盲目跟風,把一些不適宜在北方生長的植物種植在小區綠地空間,多數小區綠化缺乏“因地制宜”造成資源的浪費。缺乏“以人為本”的小區人文特色。只是更多的考慮到平面效果,立體美感不足并且根本無法生長,多層次的綠化空間植物造景的美學感沒有完成。
2.2綠地處理不當、養護管理水平落后
一味的追求效果,致使部分開發商和物業對于小區綠地管理和后期維護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綠地在日常維護中責任的缺失,綠地草坪退化嚴重,雜草混生,并且對于病蟲害防治的不到位,從而導致的結果是樹木沒有按照預期生長,沒有達到預期的平面效果。對于小區濕地缺乏養護,成為病蟲害和疾病傳播的潛在隱患,危害居民身體健康。
2.3綠化設計沒有美學考慮,審美缺失
居住空間小區為了增強綠化種植的效果達到美化環境的目的,沒有合理的考慮景觀設計的實用藝術價值,而是在植物的種植和景觀節點的設計上沒有特色,很生硬的照搬模仿。最后造成的結果是種植單一,沒有在綠化設計上考慮美學審美的缺失。
2.4植物種植組團不合理
伴隨著城市商業用地地價的上漲,導致的現象是相鄰建筑物間間距的縮小,但是由于植物種植位置不當,加劇了這一矛盾。樹木種植的不合理,不但沒有美化環境反而影響到了居民的室內陽光采集。而且不合理的種植距離也會給小區的配套設施的正常使用帶來不便。沒有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反而問題多多。
3生態住區綠化設計的原則
3.1重視植物配置多樣性原則
空氣質量的糟糕,環境質量的下降,環保意識的加強,居住小區的綠化成為人們茶余飯后關注的焦點。考慮以上諸多問題,需要在構建生態住區的同時結合植物種植的合理性。在充分考慮居住空間住區的生態性時多參考中國古典園林的種植意境的特點,可以結合不同時節植物開花的花期和綠葉植物的顏色搭配進行。
3.2實用性和藝術性結合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居民的精神追求和審美情趣也在提高。合理健康的生態住區綠化不同于公共開放空間的設計,格外重視實用美學功能和景觀造景美的結合,在手法上營造不一樣的氛圍。用不同的植物組團搭配出適宜不同季節的藝術色彩美。另外,通過植物間的對比可以營造出在一個較小的布局中形成一個極具視覺沖擊的視覺體驗。其次,用植物把住區建筑,景觀小品更好的連接起來增加設計的連貫性。總之,合理的設計生態住區綠化和住區居民息息相關,通過植物造景營造出的美學環境與自然生態融為一體,更合理的發揮其作用,讓人們感受藝術氣息的同時,可以真正感受到小區綠化帶來實用性價值,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3.3堅持可持續發展下的綠色的種植設計理念
“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是提升國際地位,提升國民素質的試金石,因此城市住區綠化的設計理念就是要構建生態型小區綠化。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避免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造成二次生態破壞,甚至無法修復,可以實地考察之后,保留原來的樣子,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在介于不必要的成本開支的同時,更好的保留了原來的土地環境。使小區景觀綠地設計在遵循生態學的前提下更好的實現綠色設計理念。
3.4綠色設計與建筑和諧統一
景觀設計的基本準則要和居住空間住區的設計理念相一致,是構建生態住區綠化的首要前提,體現了設計的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要充分考慮居民的審美需求。在實際的設計施工中,為了追求所謂的美學空間營造效果,東拼西湊的各種園林綠化要素風格,導致生搬硬套毫無章法可言,最終使得小區環境雜亂無章、沒有藝術氣息,破壞了之前的住區建筑風格,也在根本上本末倒置造成居民對審美的疲勞和不滿。
3.5以植物造景為主
以人為本,讓設計為人而服務是建設生態住區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合理的植物造景為依托去實現這一目標。現實中的居區在綠化設計上多半會沒有在根本上保護環境,很生硬的對植物進行組團設計,都是很片面的考慮。用很高的造價去達到植物的美觀。造成最后的結果是沒有達到所期望的景觀和自然相融合的優美安逸的生活氛圍。
4生態住區植物造景的建議
4.1綠化植物的選擇
根據具體的南北方季節的特色,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合的綠化植物,更好的發揮植物的季節觀賞性,更好的展示植物的美學價值,讓植物的觀賞價值和季節的空間性相結合給居民帶來不同的視覺美的體驗。
4.2尊重居民喜好追求
一個安靜的場所可以設計出令人冥思遐想的環境,住區的綠化植物可以通過植物帶來象征性的形式給空間帶來一種特別的內涵。選擇居民喜歡和熟悉的植物,可以真正通過植物的配置造景給居民營造主人意識和安定感。
4.3選擇具有養生保健功效的植物
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都市生活的高成本,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健康生活,基于現代居民對健康生活需求,住區綠化的栽植,可以多選用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和觀賞性的喬木和灌木為主,在美化住區環境調節空氣的同時也充分發揮藥用價值。
5加強住區綠化建設的建議與措施
5.1堅持以人為本,推進人性化設計
住區是為人們的生活起居息息相關,并為居民提供服務,是居住空間提供休息娛樂的主要場所,充分做到自然與人文景觀合理的結合,更好的結合植物造景的理論知識,考慮綠化建設中的人性化設計。考慮居民的設計體驗。真正讓設計服務居民,用設計的元素結合景觀中的造景美學和生態美學,營造舒適健康的環境。在景觀功能分區上充分考慮老人和兒童這一群體的特殊性,營造一個適宜的空間環境,充分體現設計中“以人為本”的科學人性化設計理念。真正的做到讓綠地設計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住區更有生活氣息更有人文情懷在里面。
5.2綠地空間合理的功能布局
住區的綠化景觀設計中,盡量做到“人性化、生態化、自然化”相結合。一般在住區綠地的分類上也很細致,會在規模和功能分區上有所不同,在考慮設計功能的同時,真正設計出具有美學觀賞性和實用性的生態住區下的綠化景觀設計并結合實際設計風格的統一性布局要求,讓生態住區的綠地設計與小區建筑風格的整體統一。
5.3強調景觀設計的實用性
通過景觀設計真正做到自然環境生態美與人文景觀環境的結合,對居民健康生活的建設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建立生態景觀住區與住區居民是要整體考慮的,也是強調景觀實用性的重中之重。首先要考慮兒童的戶外活動場地的設計,可以適當種植一些顏色搭配色彩明快,夏天少蚊蟲的樹種,以便于兒童記憶和辨認。另外,還要考慮住區的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設計需求,對老年人的設計要素體現在老年人的活動特點,可以選擇一些具有養生和藥用觀賞價值的樹種,更好的滿足老人在晨間鍛煉所身在其中感受到的景觀美學實用價值,真正的用景觀設計的實用性和剛需性相結合,真正的讓景觀設計能拉近生活和文化價值的距離。
5.4加強綠化管理不盲目追求
大部分居民對小區的綠化不滿意的大部分因素主要來自于管理部門對于綠化管理的缺失,同時造成高額的后期養護,所以在綠化管理方面要特別加強。首先要加強對生態住區綠化用地的驗收,其次還有盡量減少水資源消耗是生態住區綠化管理的一個重要理念。減少對水的消耗和浪費。要盡量使用綠色無公害的天然肥料,以達到對土壤自然的保護,真正做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其實對于生態住區的建設中植物的種植也是需要長期考慮和進行加強種植看護的。可以不定期的對那些長勢不好,生病發育不好的植物多進行照顧,和植物的養護投入。經常性的對植物進行修剪和整理一遍與植物外觀的觀賞性,更好的有利于植物的生長。更好的減少在植物的維護上的經濟支出,真正做到在遵循自然的生長規律的同時,結合植物的造景種植法則,真正做到自然與人為意識的結合,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總之,生態住區的綠化建設不是簡單的植物的隨意種植下構建的組團關系,而是一個建立在科學和技術,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一個浩大工程。需要以了解大量的景觀設計準則,植物的特性,綠化設計的施工技術和人為的養護種植法則相結合。通過最小的資源消耗創造出更大的效益。真正達到設計上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真正的為居民提供具有生態美學價值的住區空間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單霓,郭嶸,盧軍.開放空間景觀設計[M].鞍山:遼寧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2]王植芳.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性化設計[J].武漢:武漢生物工程學報,2010(5):67-68.
[3][美]阿諾德.柏林特.環境美學[M].張敏,周雨,譯.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作者:李靖瑩 王明非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