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質量發展已是新時代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主題?;A教育高質量發展要以是否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標準,判斷是否是高質量發展,要通過識別教育發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來界定是否是高質量發展。這就決定了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從教育方向、事業發展、教育治理、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及社會發展等進行高度概括和精準把握。如此,基礎教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重點舉措及評價標準才有科學的指引,也才能真正實現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標。
關鍵詞: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薄敖ㄔO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任務。我國基礎教育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首要的是厘清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一、教育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新時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基本要求。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在教育方向上要科學把握“育才”與“育人”的辯證關系,必須在事關辦學方向的問題上站穩立場。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就要堅持黨對基礎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就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根本要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樹立“德育為先、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知行合一”的教育觀念,如是方能培養出真正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事業發展:公平而有質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遵循。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在教育事業發展上要科學把握“公平”與“質量”的辯證關系,必須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教育事業發展的指南針。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就要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在教育事業發展上優化配置,加大投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縮小區域、城鄉、學校差距,確保每個孩子“機會公平”和“上好學”。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就要構建“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在教育質量提升上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實施差異化、個性化教學,確保每個孩子“過程公平”和“充分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就要構建分層分類的考試招生制度體系,在教育評價上發揮科學正確導向作用,確保每個孩子“結果公平”和“全面發展”,從而實現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城鄉一體化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優質多樣特色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普職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展,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
三、教育治理:規范而有活力
大力推進基礎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高水平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需要,也是進一步激活教育生產力、調動各方面辦學管學積極性的需要,更是打造面向未來的中小學治理體系,提升中小學治理能力,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的需要。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在教育治理上要科學把握“規范”與“活力”的辯證關系,必須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優化教育治理的核心任務。優化教育治理,就要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增強學校辦學內生動力,提升辦學支撐保障能力,健全辦學管理機制。優化教育治理,就要優化教育評價體系,高水平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在教育評價依據上,建構包括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全面發展的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在教育評價主體上,堅持多元評價,一方面不斷完善四級教育督導機構,使教育督導走向常規化和專業化,讓教育督導真正“長牙齒”,另一方面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加大家長、校長、教師、學生、社區及教育第三方評價機構參與評價的力度,使教育評價更加專業和客觀;在教育評價內容上,改變單純重視分數和考查知識記憶技能的模式,增加描述性、質性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育評價方式上,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縣域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學生發展質量評價改革,堅持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相結合、綜合評價與特色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
四、學校發展:多樣而有特色
辦好每一所學校,是實現基礎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前提和基礎。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在學校發展上要科學把握“多樣”與“特色”的辯證關系,必須以“內涵式發展”為學校發展的辦學思路。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實現學??沙掷m發展,學校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中小學辦學如何“想明白、說明白、寫明白、干明白”問題;二是中小學如何走出“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边壿嬨U?。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需要辦學者站在面向未來和創造未來的高度,站在歷史傳承和當前實際的基點,用審辯式思維,對學校全面工作進行一個完整性的頂層設計和路徑規劃,在踐行先進辦學理念、遵行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的基礎上,按照建構主義理論和教育相關理論,從學校文化、學校治理、學校課程、高效教學、德育教育、教師隊伍、教育評價等方面進行體系化構建,全面建構起學?!案哔|量教育體系”,在整體上長遠上解決學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誰來培養人”“培養得怎樣”等問題,在現實中短期內解決學校辦學的“隨意化”“碎片化”和“同質化”問題,在理論上解決“內涵式發展”“多樣化發展”“特色化發展”的辦學理念和目標問題,在實踐上解決學校文化與學校課程、教學、德育兩張皮以及實施低效問題,在效果上真正實現中小學優質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五、教師發展:專業而有素質
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在教師發展上要科學把握“專業”與“素質”的辯證關系,必須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建設一支專業化高素質創新型的教師隊伍。一是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和《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把好教師準入關,把好教師發展關,把好教師補充關。二是要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尤其要在教師理念信念、道德情操、仁愛之心上采取切實有效舉措,不斷提升教師素質,讓高素質的教師培育高素質的時代新人。三是要加強教師專業化能力提升,由側重于“一力”(執行力)向具有“七力”(學習力、研究力、開發力、執行力、指導力、協調力、評價力)發展,一定程度上扭轉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方向、內涵和水平不足問題。教師具有較高持續價值的綜合素質,才能實現終身發展力的提升,增強育人、育才能力。
六、學生發展:全面而有個性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明確了新時代我們需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在學生發展上要科學把握“全面”與“個性”的辯證關系。教育是未來的事業,需要有預見性、超前性,我們要站在未來角度,培養立足未來創造未來的新人。北師大林崇德團隊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北師大劉堅團隊的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文化理解與傳承素養、審辯思維、創新素養、溝通素養、合作素養),亞太經合組織提出的“OECD學習羅盤2030”等,均勾勒了未來社會所需人才的核心素養。中小學要結合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代特征,結合未來社會對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結合中小學自身實際,在學生培養目標、課程開發與開設、教學管理與實施及教育教學評價等方面,既要做到確保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要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差異化資源、教學、平臺與選擇機會,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得到適切的教育,讓每一個生命綻放出不同的光彩。
七、社會發展:進步而有服務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在社會發展上要科學把握“進步”與“服務”的辯證關系?!斑M步”是指教育的效益要體現在促進和推動社會進步上。這就要求我們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圍繞“培養時代新人”目標,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體系,優化適應時代需要的教學方式,完善適應時代需要的評價體系,讓教育在促進社會進步上發揮更大效益?!胺铡笔侵附逃男б嬉w現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上。這就要求我們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更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要進一步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建立大中小一體化培養模式,建立家校社政協同化育人機制,形成全社會重視、關注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發展目標。
作者:唐永富 舒玉蘭 單位:德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四川省德陽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