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教育管理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工作質量會對高校的運行造成直接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高校對于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導致教學管理工作當中還有許多問題存在。因此,在地方高校“多元嵌入,知行相融”背景下,對高校教學管理提出了創新的路徑選擇,對創新教學管理工作的實施路徑進行探討和研究,旨在提升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成效。
[關鍵詞]高校教育;管理;“多元嵌入,知行相融”
1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執行力的缺失問題
1.1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目標不夠明確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盡其所能的把學生培養成為適合新時展的人才。高等教育主要培養對象的學生,其價值和學生本身,不但要注重就業率,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也顯得極為重要,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潛力的潤育和培養,都是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評價[3]。
1.2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人本理念和意識模糊
在高等教育教學管理中,所管理的每一個學生均是具有鮮明的個體,均具有自我意識、思想和理念,使得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應該多以鼓勵和激勵的方式激勵學生斗志[4]。如此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和方法,使被管理的大學生感覺到不被尊重,這種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5]。因而,人本理念的缺失,也導致高校教學管理者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創新性,與被管理的大學生存在溝通的誤解,會影響管理執行層面的工作激情[6]。
2“多元嵌入,知行相融”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的路徑選擇
2.1將“小機關”躬身到“大服務”的教學管理格局
建立一支素質高、效率快的教學管理團隊,提升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人員的信息處理能力,提高教育教學管理團隊新技術的應用水平,希望于高校內部建立一支素質高、響應快、相對穩定的教育教學管理團隊。
2.2將育人理念滲透到教學管理環節
緊緊抓住立德樹人這個中心環節,牢記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是高等學校管理服務工作的主要宗旨。要幫助大學生解答人生應該在哪里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樣的人。通過提升校園環境的綜合治理,提升校園文化品味,營造更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升校園人文關懷和文化品質。強化教學管理和為學生服務工作,創設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在關心人、幫助人中教育人、引導人[7]。
2.3將創新思維融入教學管理環節
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者,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服務定位,發揮管理崗位的服務作用,保證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積極探索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創新方式,力求制度創新,增加教學管理團隊的科研和交流的機會,使管理者能夠從心理上認可自己管理崗位,能對管理模式和方法進行積極改進和創新。依據新時代的社會需求,在學生入學前,科學編制各專業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對每個學期的教學目標進行探究,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運用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對大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學方案進行科學的評價。
2.4將人文關懷融入教學管理環節
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該植入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重視的理念,使全校師生員工都能夠意識到強化教學管理工作對高等學校的利好,搭建一個積極、團結、樂觀和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提升對執行力的認知,強化理想信念,形成具有高度執行力的校園文化,有利于高校全面提升管理和教學執行力。這種教育教學管理氛圍人文理念,已成為新時代社會對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核心執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應該把人本理論融入其中,注重運用人本方式開展教育管理工作,達到高質量的開展教育管理目標。強化高校教師人文情懷,推動教育管理民主化進程,注重建立完善人本教育管理制度,在切實尊重學生利益、學生身心需要的基礎上完善的各種學生獎懲制度、考核制度與激勵制度;完善學生訴求表達機制,注重建立校長接待學生辦公日制度,開放在線互動問答制度,切實落實主張和申訴學生權利有效機制;構建民主開放的學術環境,強調為學生創造個性化與舒適化的學術研究氛圍,達到促進大學生有效成長的目標。
2.5管理機制由“管”到“理”的進化
在已有管理運行機制的基礎上對管理制度進行優化,以有效地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與管理成效。美國學者邁克爾•哈默和詹姆斯•錢皮提出了“企業流程再造”理論,后經邁克爾•哈默、喬•佩帕德、菲利普•羅蘭、威廉姆•凱丁格、阿什利•布拉干扎等管理學家的改進,成為風靡全球的管理學理論并逐漸影響到教育管理領域。在當前高校教育管理的體制中,企業流程再造理論對優化高校教育管理機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實際意義。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機制優化,首要著力點應是把管理對象從大學生宏觀群體轉向具體的大學生微觀個體,尊重每一個具體的大學生的主體性,以個性化管理促使其個性化發展與成長,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2.6管理方式從保姆化轉向協同化
如何調動大學生的自我管理,以各級管理部門與社會機構的協同化管理,是對當下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與管理智慧提出的更大挑戰。作為系統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協同理論”是著名物理學家哈肯提出的概念。高校教育管理者應有效地理順內部各種行政機構的職能與管理職責,共同參與到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去。
3結語
高校應該建立健全本科層次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使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體制更加創新,經常總結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積極主動完善和創新性開展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與此同時,高等學校應該根據自身實際狀況,借鑒和汲取其他高校先進的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和教訓,提升自身教學管理制度的規范性、有效性和創新性;加強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加強對教學管理團隊的新技術、新技能的培訓和管理水平的教育,強化教學管理能力和思政水平;建立健全教學管理工作者的職稱評審和職務晉升體制機制,提高教學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將新時代的理念和高校的教育管理的方式等進行全面的融合,將新時代的特征體現在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等多項環節中,充分掌握新時代高校教育管理的規律,更好地體現高校管理者的人文關懷理念。踐行新時代教育理念,推動教與學的發展,面對新變革,使高等教育方式向“以人為本”的方向轉變,“以人為本”觀念的交融和滲透,不斷轉變教學管理方式。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修訂過程中,自覺掌握大學生發展狀況和專業特征,構建更加完善、科學合理、緊貼新時代脈搏的教學管理體系,提升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者的效率和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武元,胡科.“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能力提升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18(03):79-85.
[2]楊陽,蘇力,李清源.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9(3):182-183.
[3]許敏.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58.
[4]于小慶.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1):72-73.
作者:朱惠娟 韓照祥 單位:江蘇海洋大學商學院 海洋資源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