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能協同培養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能協同培養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能協同培養探析

摘要:在“立德樹人”的目標下,對于處于轉型發展時期的高等藝術院校來說,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師能兼備、德藝雙馨的青年教師隊伍,對于高等藝術院校實現內涵式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本文剖析了藝術院校青年教師特點及師德與師能的關系,通過職業生涯理論將藝術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生涯劃分為三個階段,針對青年教師各階段成長發展的自然規律,構建了不同的培訓目標和策略,并提出了培訓保障措施,實現師德師能協同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青年教師;師德;師能;培養

一、背景和意義

高等藝術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藝術類專業人才。對于藝術院校來說,近年來擴招速度加快,新興和交叉專業的興起,青年教師引進數量明顯增加,40歲及以下的青年教師已成為比重最大、最具活力和創新精神的新生力量,這支隊伍對能否培養出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來說意義重大,也影響著文藝事業的未來發展。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對于處于轉型發展關鍵時期的高等藝術院校來說,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師能兼備、德藝雙馨、繼承與創新相統一的藝術類青年師資隊伍,對高等藝術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通過對幾所國內高等藝術院校的調研發現,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師資隊伍年齡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狀態,學科帶頭人老齡化明顯,學科梯隊發生斷層,青年教師成長受限;青年教師中博士學位比例偏低,以碩士為主,學緣關系較為狹窄,同緣比例偏高,國際化意識和程度較低。綜上所述,如何在“立德樹人”的目標下,提高青年教師師德師能水平,優化師資隊伍,是當前高等藝術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師德師能的內涵與關系

師德是教師在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情操、道德觀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時所應遵循的品質和行為準則[1]。教育部印發的《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闡述了“四有”好老師的具體標準,包含政治方向、愛國守法、教書育人、愛護學生、言行雅正、公平誠信等十個方面,是當下師德基本內容的最完整詮釋[2]。師能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包括教師的學識水平和組織教學的能力[1]。師能的高低,精深的學識和專業素養是重要的判斷條件。在當代的高等藝術院校中,對教師的師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具有較高的專業能力素養,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在藝術創作實踐方面獲得行業內的認可;二是要有與時俱進的教學能力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三是要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要善于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加以分析和研究;四是要具備創新的能力,勇于突破成規,敢于另辟蹊徑,加以創新。在師德方面,青年教師隊伍具備教育熱情,性格積極向上,但是部分教師還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表現為奉獻精神不足、忽視育人責任、學術功利化加劇、集體意識淡薄等;在師能方面,青年教師思想觀念新、接受能力強、精力旺盛,擅長與學生溝通交流,但同時也存在著教學方法守舊、創新意識不強、教學研究能力薄弱等問題。若僅強調師能,不重視師德建設,青年教師容易在思想上迷失方向;若僅強調師德,而不注重師能提升,青年教師就無法順應教育現代化的新時代要求。師德與師能,只有統籌兼顧,互相融合,齊抓共進,才可以在良性循環中不斷培養出更加優秀的青年師資隊伍[1]。

三、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的概述

(一)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的概念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中所有與工作相聯系的行為、活動以及相關的態度、價值觀等連續性變化經歷的過程[3]。職業生涯理論是從人生發展的全程來研究個人職業和專業成長。20世紀60年代末,西方出現了多種職業生涯理論和模型,為研究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和專業成長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二)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的內容及特點

在教師職業生涯理論發展過程中,富勒的教師關注階段論分為任教前關注、早期生存關注、教學情境關注以及關注學生;卡茨的教師發展時期論劃分為求生存時期、鞏固時期、更新時期、成熟時期;伯頓的教師發展階段論劃分為求生存階段、調整階段、成熟階段;費斯勒教師職業生涯周期理論劃分為職前教育期、職初期、能力建構期、熱情與成長期、職業挫折期、職業穩定期、職業消退期、職業離崗期;司德菲的教師生涯發展理論劃分為預備生涯階段、專家生涯階段、更新生涯階段、退縮生涯階段以及退出生涯階段。以上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理論都是極具代表性的,可看出教師的成長既具有階段性,又是起伏波動的非線性過程。只有經過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加之不斷反思、學習等綜合因素,才能使教師得到持續的專業成長[4]。

(三)藝術院校教師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的劃分

綜合上述分析,結合藝術院校教師特點,筆者將藝術院校教師職業生涯劃分為入職期(入職1年以內)、適應期(從教2~4年內)、成長期(從教5~15年)、成熟期(40~55歲)、維持期(55~60歲)、衰退期(60歲之后)。本研究的青年教師職業生涯主要涵蓋入職期、適應期和成長期三個階段。根據各職業生涯階段的成長發展自然規律,對不同教齡的教師設定不同的培訓目標和策略,并為其創造更有利于階段性發展的條件,從而實現青年教師的師德師能協同發展[2]。

四、基于職業生涯發展的青年教師師德師能協同培養的策略

(一)入職期的培養策略

入職期是指入職教師崗位1年以內的藝術專業青年教師,培養目標是從學生到老師的心理和角色轉變,經過相關的入職培訓,從而盡快適應崗位的需要。1.入職期師德培養策略開展集中崗前培訓工作,內容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校情校史培訓、學術道德與規范、理想信念教育、師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提高道德認知水平和明辨道德的能力,提升維護學術道德和誠信做人的使命感;實施新教師入職宣誓并簽署師德承諾書;組織新教師拓展訓練,增進入職教師之間的熟悉與了解,提高教師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2.入職期師能培養策略在集中崗前培訓工作中,由校級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工作程序、職業規范的相關培訓,使新教師盡快熟悉學校的工作環境和要求。根據藝術類不同專業的實際情況,由教學單位制訂培訓內容,開展專業技能培訓;為入職期的青年教師配備德藝雙馨的導師,實行“1+1”式導師制,指導青年教師如何進行教學、科研、創作實踐等工作,發揮傳、幫、帶的優良傳統,使青年教師盡快勝任崗位工作[3]。

(二)適應期的培養策略

適應期是指從教2~4年內的藝術專業青年教師,年齡集中在30歲之前,培養目標是取得高校教師資格,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完全適應崗位教學工作,并有計劃地開展科研、藝術創作實踐等工作。1.適應期師德培養策略對于適應期的教師,學校應著重開展以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為重點的培訓,增強教書育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不斷提升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高校應定期開展理論研討、師德講座、事跡報告會、主題征文、交流會、座談會等活動,有計劃地將師德示范典型請進課堂,開展專題講座;教學單位應安排適應期教師擔任班主任、指導學生藝創競賽活動等公共服務性工作。2.適應期師能培養策略該階段教師的學習能力較強,可通過相關培養策略從而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學歷結構,改善學緣關系,提高國際化水平,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一是根據學科和專業建設規劃,每年選拔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師到國內外科研院所、知名高校攻讀博士學位;二是選拔若干名青年骨干教師,赴國內具有本專業優勢的藝術類院校,比如中央美術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系統學習相關專業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三是選派青年教師,參加國家、省(市)高教系統組織的骨干教師專業培訓、學術交流活動等。

(三)成長期的培養策略

成長期是指從教5~15年內的藝術專業青年教師,年齡集中在30~40歲,培養目標是成為學科骨干教師,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得到迅猛發展,職稱能達到副高級,成為學術學科帶頭人、學科團隊負責人的儲備力量。1.成長期師德培養策略充分發揮高校黨組織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發揮決策層、宣傳口、教研室各個領域的基層黨支部的作用,將黨建工作統領性、靈活地融入教學、科研工作中[5];學校應積極組織并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學習考察、調查研究、志愿服務、掛職鍛煉等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師德素養,堅定職業信念;制訂師德評價體系,定期組織教師師德考核,并將師德作為評獎評優、干部選拔、職稱評審、年度考核等環節必要的考察內容,考核結果存入教師檔案,并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2.成長期師能培養策略學校應開展各類教學競賽、教學沙龍等,為成長期教師提供相互學習交流、共享教學經驗的平臺;每年選派1~2名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成長期青年教師作為訪問學者,到國內重點高校的優勢學科進行為期1年的訪問學習;按照國家公派或省公派的形式,選派優秀青年教師以訪問學者、短期進修等方式出國研修;分層次、有重點地遴選支持一批青年優秀人才,著力培養學科領軍人才和青年學術骨干,形成與國家、省級等重點人才計劃有機銜接的人才發展支持體系[4]。

五、青年教師培養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教師評價機制

高校應進一步完善青年師德師能考評辦法,加大學術規范檢查力度,定期開展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嚴格課堂授課要求和紀律,培育優良教風。

(二)嚴格師德師風懲處機制

高校應建立本校違反師德行為的懲處機制,對師德失范的老師依法依規給予警告、通報批評、記過、撤銷專業技術職務或行政職務、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解除聘用合同等處罰。

(三)建立教學激勵機制

對在教學、科研、藝術創作實踐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青年教師給予表揚和獎勵,還可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營造和諧寬松的校園氛圍。

(四)設置培養專項經費

高校可在學校年度預算中設置青年教師科研啟動經費、青年教師校內人才項目培養計劃經費、青年教師培訓經費、青年教師國際化發展基金等經費類型[5]。以此為高校教師的培養提供資金支持。

六、結語

為了實現高等藝術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和目標,培養造就一支師德師能兼備、德藝雙馨的青年教師隊伍,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所在,也對高等藝術院校實現內涵式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師德與師能是德藝雙馨教師的“兩翼”,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高校應充分利用職業生涯理論,在青年教師的三個階段探索其成長發展自然規律,針對不同教齡的教師設定不同的培訓目標和策略,并為其創造更有利的保障措施,從而實現青年教師師德師能的協同發展,是對藝術青年教師在道德價值與自身職業發展的有效結合與正向引導。

參考文獻:

[1]邢晨.師德與師能并駕齊驅: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策略研究[J].保定學院學報,2019(05):120-125.

[2]周宏.師德示范特征與教師性道德修養探討[J].江蘇高教,2019(07):69-73.

[3]葛米娜.職業生涯理論視角下的高校教學秘書培養[J].科教導刊,2010(04):152-153.

[4]繆佩君.從職業生涯理論看教師的成長[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S1):211-212.

[5]張仕英.基于“立德樹人”目標的師德師能統籌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12):106-110.

作者:李欣 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a毛片久久免费观看 |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 91成人免费观看 | 一区 在线播放 | 国产美女毛片 | 波多野结衣免费免费视频一区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 国产日产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色v|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美女拍拍拍在线观看 | 国产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资源 | 成人18视频在线 | 国产美女一区精品福利视频 | 免费看欧美毛片大片免费看 | 黄色在线视频网 | 欧美一级乱理片免费观看 | 欧美一级毛片在线一看 | 国产手机在线国内精品 | 加勒比久久综合 |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 成人a毛片高清视频 | 国产亚洲一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 怡红院免费的全部视频国产a |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片 | 成人性色生活片免费网 | u影一族亚洲精品欧美激情 va欧美 | 欧美男女网站 | 成 人 黄 色 免费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网站 | 精品99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天海翼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久精 | 波多野结衣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