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航站樓的建筑節能設計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環保理念與節能技術受到人們廣泛關注,節能技術也逐漸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其中以機場改建、擴建、改造應用節能設計效果最為顯著。本文以航站樓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機場實際運營過程中能耗情況,重點分析節能設計在機場航站樓使用價值,為綠色航站樓建設提供一些參考。
1機場航站樓能耗情況
能源是機場正常運營動力來源,能源中心為機場航站樓、空調暖通、飛機跑道等各種設備提供熱電冷服務,因此其能源消耗量巨大。從機場整體分區角度來看,每一個分區能源消耗情況均有不同。航站樓作為乘機旅客主要活動區域,客流量十分驚人。航站樓分區需要同時運行室內空調、照明系統、中央空調以及弱點設備等,位居機場總分區能源消耗首位。所以,航站樓建筑融入節能設計,對節約機場能源損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節能設計在航站樓建筑中應用情況
2.1被動式航站樓節能設計
被動式航站樓節能設計概況來講就是不借助各種類型和性能的能源消耗性設備,通過航站樓建筑自身獲取自然能源,最大程度上收集和儲存能源,進而實現節約能源這一目標。機場航站樓節能設計要綜合考慮機場地形、日照情況以及風向風速等被動節能因素。需要注意氣象情況、凈空等方面內容應該在機場建設總體規劃環節進行分析。
2.1.1機場地形
通常來講,機場選址多數會避開斜坡、陡坡,因為高度不同的海拔與地表對機場航站樓能源消耗影響也不盡相同。結合海拔高度不同問題,其高度與空氣溫度呈負相關。當海拔高度相差100m時,航站樓建筑溫度相差0.5℃,直接影響了航站樓建筑內部空調溫度的調節。并且山頂與山腳散熱速率不同,使得早晚溫度差異相對較大。針對處于山腳位置機場航站樓,無論是寒冷還是炎熱地區,都要密切關注晚間降溫帶來的影響。這一點,與臨水地區、臨海地區對機場航站樓影響基本一致。所以,為了確保航站樓建筑能夠處于最佳程度被動節能,首先要考慮地形因素重要性。
2.1.2風向風速
風向風速直接影響著飛機著路安全程度,所以在機場跑道建設階段,要全面掌握和了解機場所在區域全年風向風速情況。在充分發揮出機場跑道利用率的同時,高效降低航站樓建筑與機場能源設備閑置情況。綜合強化風能源使用率,進而實現航站樓建筑與機場整體被動式節能。在實際節能設計過程中,首要考慮因素是熱能平衡。北方地區在秋末冬季要進行供暖、南方地區則需要進行隔熱。怎樣高效利用風向風速,是強化供暖隔熱效果和環保節能重要途徑,并且需要在航站樓建筑設計環節體現出來。根據實際節能設計情況而言,可以采用新風換熱等設計,保障航站樓建筑熱能均衡,進而強化航站樓建筑熱風循環,最終實現節能環保要求。
2.1.3機場日照
機場日照被動式設計主要包括航站樓建筑朝向與太陽能輻射。結合我國半數以上地區位于北溫帶這一地理情況,要求在設計環節要充分考慮到太陽光最大程度上照射航站樓,為獲取更多太陽能提供條件,緩解供暖設備能源損耗。
2.2主動式航站樓節能設計
2.2.1自動控制
自動控制實際是智能控制技術,主要是指在無人操作情況下自動化驅動機場控制設備監督和控制目標。自動控制技術更多應用在機場能源損耗最大電器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機場能源節約情況。除卻照明設備之外,自動控制技術還能夠在空調、電梯等設備中發揮性能,節約設備能源損耗基礎上延長設備使用周期。
2.2.2空調設備
在空調設備類型選擇過程中,要結合其最大負荷量。但是實際負荷低谷階段,只能設計最大負荷量1/5。因此,節能設計時期要結合航站樓建筑性能、特征以及形狀,正確篩選蓄冷系統的冷熱源,實現航站樓建筑空調設備最佳使用狀態。節能設計要全面引用太陽能性能空調設備,節約電能損耗。蓄冷系統冷熱源中熱泵水源可以實現循環制冷制熱,且換熱效果較高。但是由于系統回灌難度大,在設計過程中要謹慎選擇。蓄冷系統節能設計要考慮熱源土壤,采用冷式冷源設備。其主要性能是最大程度上運用夜間用電的低谷階段進行制冷,加以冰水和冷水等媒介儲存起來以便負荷最高峰期運用。相較于傳統式冷蓄系統,更加節省設備運行能耗與費用。
2.2.3照明系統
航站樓照明系統節能設計過程中,要根據照明設備類型和航站樓建筑采光情況和特征。結合照明系統各種需求和限制,選擇經濟適用照明燈具,合理利用照明強度與范圍來設計照射效果。例如,航站樓建筑頂棚鋼結構由于其內棚對平均照射程度要求不嚴,所以可以運用上遮光等方式控制照明燈具。為建筑內提供符合需求照度,實現照明系統節能環保要求。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航站樓建筑過程中能夠運用節能技術非常多,其中被動式節能設計中主要是航站樓建筑通風系統和立面結構兩方面、主動式節能設計主要涵蓋了太陽能、風能等新型能源運用。機場管理人員和節能設計人員要主動學習節能設計理念,強化節能技術使用能力,為機場航站樓建筑節能建設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徐軍庫.綠色機場建設與智能建筑[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8,06:18~22.
[2]宋曉博,呂磊,韓東磊,樊鑰寬.基于環境意識的綠色機場建設[J].科技致富向導,2013,21:73.
作者:段靜鵬 單位: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