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景觀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方法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景觀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植物是景觀園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做好植物配置有助于提升景觀園林的藝術性與觀賞性。本文就景觀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配置方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景觀;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方法
在景觀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是一項重要內容。在植物配置的過程中,不僅要遵循科學性,還要遵循藝術性,只有做好植物配置才能營造出豐富的植物群落,在美化景觀的同時提升園林與人的親和力?,F結合實際對景觀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配置作具體分析。
1景觀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則
植物配置的原則就是要做到一年四季有花可以賞,一年四季可以綠樹成蔭,讓城市人民有景可觀,并且景色宜人。
1.1生態學原則
園林綠化的目的是希望提供場所,可以使人們接觸自然、感受自然、回歸自然,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考慮每個地方的氣候、濕度、溫度等因素,不是每種植物都可以種植在任何的地方,要對植物種類進行嚴格的選擇。建筑也是景觀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在考慮生態系統時,要把植物配置和建筑看成一體,明確植物的自然生長規律,并將形成的生態環境帶入到建筑中,使建筑具有生命力,這樣植物和建筑都會有更好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保持生態平衡,這也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一種重要方法。
1.2美學原則
在生態系統方面,建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美學方面,建筑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建筑在一個城市中占據了視覺的中心,在植物配置時,對植物的形體和顏色都要進行篩選。在植物的形體上,要選擇不同的樹形,主要按照建筑的形式選擇。在植物的色彩上,要注意色彩不能太多,不僅要做到有特色,還要避免“喧賓奪主”“賓主不分”和“主體孤立”等現象,因為主要主體是建筑,要與建筑風格相協調,做到設計既統一又有變化,以產生和諧的藝術效果。同時,根據植物葉片的色彩在四季呈現出的變化,種植適應不同季節的植物。
1.3因地制宜原則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有的文化和習俗,可以根據歷史環境和人文環境選擇植物,盡可能充分體現地域文化??梢愿鶕數厝说膶徝烙^和喜好,因地制宜,多方面協調;還可以選擇具有其他地域特色的植物,增強人們對植物的好奇心和觀賞趣味。比如,在景觀園林綠化植物配置中,可引入適宜本地種植的一些熱帶植物或棕櫚科植物,可以為城市增添不一樣的色彩,使其具有熱帶氣息。
1.4經濟原則
經濟原則就是要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發展節水型園林,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植物配置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節約用水。我國城市綠化中大量的使用草坪,但經過實踐發現,種植草坪不僅養護費用比較高,還比較浪費水,并且生態效益也不是很高,因此要選擇耐旱節水的植物進行種植。
2景觀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問題
2.1植物景觀形式單一
當前我國景觀園林在綠植配置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配置模式比較單一,形式上千篇一律,缺少創新性與獨特性。在配置時不能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觀以及氣候土壤條件進行,而是追隨風尚,從而使植物景觀本應有的韻味消失。深入研究得知,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設計師能力素質比較缺乏,創造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均有待提升。配置時忽視市場調研,不了解群眾的需求與愛好,只按照大眾化的模式進行設計,最終導致設計出的綠植景觀模式化、程式化[1]。
2.2植物種類稀少
調查發現,我國景觀園林植物配置中還存在植物種類單一的問題。我國素有“植物王國”之稱,植物種類非常豐富,但是運用于景觀園林中的植物卻較少,除了銀杏、柳樹、蓮、牡丹等常見的觀景植物外,其他的植物比較少見,整體的景觀比較單調[2]。
2.3植物配置觀念與手法落后
思想觀念滯后是我國在園林植物景觀配置方面存在的另一個問題。當前我國大多數景觀園林在植物配置上還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思想觀念進行配置,植物只能發揮出點綴及美化作用,并不能顯現出自身的藝術性,無法形成更有美感、更具觀賞性的景觀。另外,在進行植物配置時一些人認為在園林中植物只是建筑的陪襯,建筑才是核心。這樣的錯誤看法影響了植物配置工作的進行,拉低了最終的配置效果。
2.4抄襲問題比較嚴重
部分園林綠化負責人沒有自己的設計想法,從網上搜到其他地方的種植方案,盲目的進行種植,使得好多城市的植物配置方法基本一樣,只是改了一下項目名稱和項目單位,導致出現很多錯誤,最明顯的就是有些不適合本地環境的植物卻出現在本地。
2.5植物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
在城市中植物配置的功能是凈化空氣、凈化環境、除塵,還有就是降低噪音的功能。不同品種的功能也不一樣,在了解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時,還要了解不同植物的功能,讓種植的植物能發揮其不同的效果。目前的植物配置中忽略了植物的優勢,沒有達到最好的效果,而且在對植物配置的設計中要考慮植物生長以后的情況,不然可能會導致綠化環境凌亂,更嚴重會破壞景觀。
3景觀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優化方法
3.1打造特色景觀
植物是景觀園林中的核心要素,優化植物配置,做好對植物的搭配與利用才能讓景觀園林更有內涵、更具魅力。針對當前存在的園林植物景觀千篇一律的問題,相關人員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優化處理:首先,在配置植物時先對景觀園林主題、特色等進行調查分析,準確把握園林的風格,然后按照風格配置,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情況。其次,在配置植物時對當地的氣候、土壤、水源等條件進行考慮,盡可能在景觀園林中引進以及配置適合在當地生長的植物或者是本土植物,既能保證植物的成活率,又能凸顯地域特色。在配置植物時,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態、色彩等,通過對色彩的靈活巧妙搭配營造出別樣氛圍,創造出獨特的景觀園林。最后,在配置植物時要從自然中找靈感,借鑒當地優秀的植物群落配置,使配置出的植物景觀足夠自然[3]。
3.2引進多種類別的植物
自然界中的植物十分豐富,在配置植物景觀時工作人員不能將自己的思維與視野限制住,要盡可能多地引進適合在當地生長的植物,從而讓景觀園林的內涵更加豐富、景色更加出彩。在配置植物時,工作人員必須遵循“植物多樣化”原則,運用多元多樣的植物構建出豐富的植物群落結構,將植物的功能與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配置過程中工作人員可采用以下方法保證植物的多樣性:首先,挖掘與運用大量鄉土植物,確保營造出的景觀有其獨特的地域風情。其次,積極引進外來植物,包括國外優秀植物,將這些外來植物與鄉土植物有機結合,讓景觀更具有特色。此外,工作人員可通過選種、育種,不斷培育出新種類植物,讓景觀園林中的植物更加豐富。在選擇與配置植物時一定要考慮群眾的審美與休閑觀賞需求,在此基礎上適當豐富植物種類,有效增加景觀的層次感[4]。
3.3創新植物搭配理念與手法
在景觀園林綠植配置中還存在配置觀念、配置手法單一的問題。鑒于此,相關人員必須結合時代特征積極更新植物配置理念,充分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植物配置理念與手法來搭配植物,讓塑造出的植物景觀更具有先進性、時代性與觀賞性。具體如在配置植物時工作人員不能一味強調視覺效果,追求形式主義,要綜合考慮多種元素,從整體上規劃好景觀、建筑以及植物,從而獲得好的配置效果。
3.4注意空間的合理利用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在種植過程中要從高、低、遠、近各個角度以及植物的曲、直等各個方面考慮種植,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間、曲折有致、高低錯落、色調相宜,注意空間的布局,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建立多層次、多功能、多品種的植物群落,達到效益最大化。
4景觀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趨勢
4.1植物配置要有地方特色
充分了解地方特色,每種植物都有特色和自身的文化特性,要將植物特色和地方特色相融合,創造出具有文化和歷史的景觀園林。歷史文人經常利用植物來營造意境,所以具有歷史文化的景觀園林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精品,歷史文化園林有著許多可以借鑒的技術和手法。在城市的景觀配置中,許多城市都會在重要或顯著位置種植市樹或市花,種植市樹、市花的意義不僅在于有濃郁的文化氣息,還滿足了城市人民的需求。
4.2植物配置要人性化設計
植物配置要有生態學理論作指導,要遵循植物生長的發展規律,要依據自然植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結構、垂直結構與分層現象、群落中各植物種間的關系等進行植物配置,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設計的科學性理論基礎。要在理論基礎上付諸實踐,才能高效的進行植物配置。
4.3植物配置要重視植物品種的多樣性
我國目前可以用在景觀植物配置上的植物種類比較少,要引進新植物品種,不僅可以為城市增添不一樣的色彩,還可以保護植物的多樣性。
5幾種實用性植物配置模式
5.1結構性植物配置模式
結構性植物配置模式的主要特點:通過對植物高矮、大小、位置等的搭配,讓最終的景觀呈現出幾何性,成為一個幾何圖形,如正方形的造景、橢圓形的景觀等。在按照結構性植物配置思想配置時,先要考慮植物是否能營造出幾何效果,然后再考慮植物的觀賞性。采用結構性植物配置模式時,可根據景觀園林的空間結構特征、建筑特點等合理搭配植物,并利用植物營造景觀。設計人員可借助景觀園林中的擋板、罩棚以及地面、頂棚、墻甚至是地面覆蓋物營造不同的景觀造型,如在墻根栽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讓植物景觀更具有立體感與層次性;或者是靈活搭配樹籬、樹等在園林內設計出“一堵墻”,讓整體的景觀園林更加豐富。設計人員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群來切割園林空間或圍合部分的園林空間,讓景觀園林的層次性更加豐富[5]。
5.2裝飾性植物配置
景觀園林中不只有植物、山水等觀賞性較強的元素,還有一些不利于造景的元素,如為安全起見建造的墻壁、一些突兀的建筑等。這些元素會拉低景觀整體的藝術美,也會影響游客的觀賞體驗。因此,在設計時需運用裝飾性較強的植物對其進行美化,使其與整體的景觀更加協調自然。裝飾性植物不僅具有綠化功能,還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有優化游客觀賞體驗的功能。在運用裝飾性植物配置模式時,設計人員可根據當地已有的道路、設施、構筑物等進行造型與布局,并在設計時結合場地氛圍、場地重點強調的內容、植物的高低色彩、植物與空間的關系等設計營造出深遠意境。
6結語
植物配置是景觀園林綠化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進行景觀園林的植物配置時,應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從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休閑娛樂需求出發去配置植物,讓園林更好地為城市的發展以及人的發展服務。相關部門與人員需結合城市整體景觀特色做好綠化植物配置與栽培,讓景觀園林更具有觀賞性、藝術性與生態性。在進行植物選擇與配置時,還要綜合考慮植物的生長習性、整體形態、花葉特點、生命周期、綠化功能、色彩搭配以及有無毒副作用,在實現長期發展的同時,讓綠化景觀有更好的觀賞效果。
參考文獻
[1]趙穎.園林植物配置與綠化養護管理措施[J].新農業,2021(17):33-34.
[2]王幼月.景觀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和規劃的優化分析[J].現代園藝,2021,44(14):120-121.
[3]張蓉蓉.新中式園林植物配置探析———以武漢元舍項目為例[J].現代園藝,2021,44(12):154-155.
[4]楊倩.景觀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配置與規劃策略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4):294-295.
[5]趙守乾.景觀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和規劃的優化策略[J].花卉,2018(20):155.
作者:馬世雄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園林綠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