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景觀園林設計中空間藝術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逐漸提升,這就需要充分保障自然生態環境的質量。然而,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綠色生態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建設景觀園林是保護生態環境,幫助人們貼近自然生活的有效手段。在對景觀園林的整體結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空間藝術。圍繞景觀園林設計中空間藝術這一主題,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景觀園林;設計活動;空間藝術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城市都會進行景觀園林的建設,但是設計水平卻普遍較低,極易出現同質化的現象,缺乏鮮明地區的特色,無法滿足大眾的不同需求。為了增強景觀園林對人們的吸引力,設計人員需要豐富景觀空間藝術設計的層次。通過對空間藝術在景觀園林中的合理應用,提高景觀園林的整體觀賞性,從而提升人們的體驗感。
1設計原則
1.1突出以人為本
將以人為本的原則融入景觀園林設計中,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關注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實際需求,將滿足人們對于景觀園林的實際需求作為設計目標,立足生活,通過提高景觀園林設計的合理性來增強生活品質,提升生活幸福感。建設景觀園林是為了給人們提供一個放松身心、舒緩壓力的場所,為人們帶來精神方面的滿足。而對景觀園林的空間布局、面積及最大游客容量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是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貫徹以人為本原則的必要條件,避免由于景觀園林在設計結構方面的不合理影響民人們的感官體驗[1]。與此同時,需要充分考慮大眾的年齡、生活背景及工作背景,有針對性地在景觀園林中設置相應的娛樂休閑設施。還要熟悉景觀園林中各類景觀、植物及建筑物等元素的特征,并結合景觀園林建設區域的原有地形進行空間藝術設計,使景觀園林的建設與自然環境的風格實現完美融合,帶給人們更好的體驗感受。將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景觀園林的空間藝術設計中落到實處,不僅有利于為人們提供舒緩壓力、休閑娛樂的場所,而且有利于加強人們對景觀園林建設的認同感。以人為本設計原則是否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發揮實質性的作用,直接關系到景觀園林整體在人們心中的吸引力。
1.2體現綠色生態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也飛速上升。在提高經濟水平的過程中,部分企業將發展的側重點放在對經濟利益的追逐方面,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致使我國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也在逐漸下降,無法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生態環境的美感。將綠色生態的原則融入景觀園林的設計中,促使其空間布局具備自然生態環境的美感,營造身臨其境的氛圍,從而為人們帶來生活上的休閑享受。對于目前的景觀園林建設工作而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綠化工作。在景觀園林中落實綠化工作,有利于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創造出更加舒適環保的生活環境,促進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2]。設計人員需要在進行景觀園林建設的過程中,選用綠色生態的植物景觀,體現景觀園林設計的綠色生態原則。與此同時,重視對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也是景觀園林設計中表現綠色生態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避免由于設計或建設中的不合理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此外,為減少建設中污染物的產生,需要盡量選用綠色環保型的建設材料,提升景觀園林生態環境的質量。
1.3突出景觀豐富景觀園林
雖然在城市中的占地面積有限,并且內部空間也并不大,但卻能夠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休閑娛樂之地。為提升人們的觀賞體驗,設計人員在對景觀園林的整體空間進行設計時,需要使景觀豐富的原則得以充分體現,使各類豐富的景觀在園林中錯落有致的分布。通常情況下,景觀園林內的景觀元素包含植被、道路、山石、水景及建筑等,設計人員需要根據景觀園林建設區域的實際情況選用適宜的景觀元素,促使其在園林空間內部形成統一的整體,使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景觀能夠實現相互融合,從而在設計中突出園林景觀的豐富性。園林空間內部多元化的設計形式是突出景觀豐富原則的又一表現形式,即提升了景觀園林的變化性,又豐富了景觀園林內部的空間結構,提高了景觀園林的觀賞功能。在景觀園林建設領域,由于人們對生活品質的高要求,景觀豐富的設計原則已經成為了空間藝術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秉持景觀豐富的設計原則還有利于提高景觀園林的整體協調性,有利于讓人們切實感受到景觀園林中呈現出的空間藝術美[3]。
2設計方式
2.1充分利用地形優勢
地形是影響景觀園林設計的關鍵元素,直接關系到景觀園林整體的建設效果。現階段,我國的景觀園林設計人員在對空間布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通常都需要尋找一個參照物,而這個參照物大部分情況下都會以地形為標準。設計人員需要對景觀園林建設區域的地形進行詳細的勘察,從而在空間藝術設計的過程中體現地形的優勢。根據地形條件設計出的景觀園林空間布局,既做到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又順應了生態系統的發展規律,不僅不會破壞景觀園林的原有地形,還可以結合地形條件使空間的內部結構更具藝術性。依托于地形條件帶來的優勢,將其與空間藝術設計相結合,有利于幫助設計人員設計出更加具有創造性及可持續性的景觀園林[4]。例如,對于坡度較緩的地形,設計人員可以將其規劃為草坪,營造寧靜的環境氛圍,為人們提供休閑的場地,舒緩生活與工作中的壓力;對于坡度較為陡峭或者起伏較大的地形,雖然無法設計成人們可以活動的區域,但是卻極其引人注目,對此設計人員可以將其規劃為觀賞性地帶,并選用觀賞性強的景觀元素。
2.2合理利用植物元素
對于景觀園林的整體空間設計而言,植物元素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尤其在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現狀下,城市中的建筑物鱗次櫛比,但同時也破壞了城市中的綠化生態環境,人們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為縮短與自然環境的距離,設計人員必須重視景觀空間藝術設計中植物元素的應用,這不僅有利于滿足人們貼近大自然的精神需求,而且有利于實現對景觀園林內部空間結構的優化。經過實際調查,我國的植物元素的種類豐富多樣,種植面積最廣泛的主要有喬木、水生植物及灌木。伴隨季節的更替及氣候環境的變化,各種類型的植物元素也隨之發生變化,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從而提高景觀園林的表現力,豐富空間藝術的層次[5]。值得注意的是,在景觀園林實際的建設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依據自然環境特點及社會功能選用適宜的植物元素。例如,當設計紀念性景觀時,通常都是選用柏樹及松樹等植物,以助于提高景觀園林的肅穆之感;當設計道路景觀時,通常都是選用叢植類花草,以其艷麗多姿的形態裝點城市的生態環境。
2.3合理利用水體元素
對景觀園林的空間藝術設計而言,水體元素也是主要的景觀元素。設計人員在對景觀空間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園林建設領域的自然環境條件,將水體元素合理地融入其中,提升景觀空間藝術設計的生動性及觀賞性,保障景觀園林的設計質量。利用水體將景觀園林的布局進行分割是水體元素在設計中的重要應用方式,相較于利用建筑或者植被等元素對景觀園林的空間布局進行硬分割,水體元素實際上是軟分割的一種,對設計人員的技能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掌握水體元素在景觀園林中的風格,依托水體元素在景觀園林中的流動性,帶給人們更強烈的視覺體驗。例如,設計人員可以利用魚塘或者湖泊等水體元素在景觀園林中的利用,對其空間布局實現科學合理的分割,提升景觀園林的藝術感。
3結語
空間藝術在景觀園林中的應用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重視人們的實際需求;需要堅持綠色生態的原則,縮短人們與自然環境的距離;需要秉持景觀豐富的原則,提升景觀園林的觀賞性。為豐富景觀空間藝術設計的形式,設計人員應該合理利用地形優勢、植物元素及水體元素,使景觀園林更具豐富性。
參考文獻:
[1]王繼臣.景觀園林設計中的空間藝術[J].現代園藝,2020,44(8):84-85.
[2]孫明.景觀園林設計中的空間藝術研究[J].城市建筑,2020,18(11):170-172.
[3]賴秀祝.市政景觀園林設計中的空間藝術分析[J].居舍,2020(17):113-114.
[4]魯超.景觀園林設計中的空間藝術布局[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6):86-87.
[5]楊曉婷.景觀園林設計中的空間藝術探索[J].花卉,2020(4):104-105.
作者:張海桐 秦爽 單位: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