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特體女性合體服裝結構設計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立體裁剪得到圓肩、溜肩、駝背三類特體女裝的合體衣身樣片與袖樣片,將獲得的樣板與標準樣板分析對比,總結變化規律,利用立體與平面相結合的方法得到適用于特體服裝的結構圖,為特體服裝結構設計提供設計思路及數據支持。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服裝行業的不斷發展,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提供充足的衣物供人們穿著,服裝還需要滿足不同人群對于衣著適體等相關要求。如今的服裝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人對于服裝的要求,但對于少數特體人士而言,許多服裝設計并不能滿足其要求,這部分人常常因為某些體型上的問題,無法穿著常規設計的服裝,需要根據各自不同的身體特征進行量身定制,但苦于缺少相關的研究為服裝的量身定制提供數據支持。本文通過研究女性溜肩體、圓肩體與駝背體合體一片袖的生理特征并以此進行分析,采用實驗法得到新的特體衣身樣板,在此基礎上對合體一片袖進行實驗,將實驗得到的特體樣板與標準樣板進行分析與比較,得到相關特體的樣板數據,為特體服裝生產提供數值參考。
二、設計研究的方法
特體女性合體服裝結構設計采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實驗用品:160/84A標準女性模臺,中等厚度白坯布(經過預縮處理)。實驗號型按照標準體合體裝放松量8cm設定:胸圍94cm、腰圍66cm、衣長60cm、背長38cm、臀圍92cm、袖長56cm、袖口13cm。
1.溜肩體
方法與步驟:將標準體修正為溜肩體,溜肩體型的肩斜度(大于20°)大于正常體型,利用海綿墊對標準體模特進行補正得到溜肩體。用描點法得到衣身樣片,與標準版進行對比分析。因溜肩體型斜方肌比正常女性的斜方肌更厚,因此肩斜線靠頸側點“凸”、靠肩點“平”的造型會更加貼合模臺曲線。通過立體裁剪得到溜肩體衣身樣片,樣片在模臺上反復修改得到最終的樣板結構圖。將溜肩體結構圖的袖籠形狀與標準袖籠進行比較,從頸側點到裝袖處袖籠頂端位置的寬度稱為小肩寬,溜肩體的肩斜度較大,因此相應的小肩寬變長。將绱袖點向上移會得到更好的造型效果。通過立體裁剪的方式得到新的袖片,與標準袖片作比較得到特體袖片前后凹凸程度變化等規律,通過改變凹凸程度,改變袖吃勢量,在標準袖片結構上進行修改,得到適合溜肩體的合體一片袖結構圖。
2.圓肩體
圓肩體是指從頭頂正上方向下看,背部呈圓弧狀的特殊體型。方法與步驟:對標準模臺進行修正得到圓肩體模臺,通過立體裁剪描點得到衣身樣片,因為圓肩是由于胸小肌不斷拉扯肩胛骨造成的,因此會造成肩膀后部較厚,在平面制圖修正樣板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后肩線比前肩線略長以及前后袖籠弧線的造型問題。通過樣片與平面結構制圖相結合的方法,得到新的衣身樣片,在模臺上不斷修改得到圓肩體的結構圖。分析圓肩體袖籠弧線造型與標準體差異,因為肩端點前移,后袖窿弧長較標準體更有弧度,同樣的前袖籠弧會變得更加的平滑,通過立體裁剪得到袖樣片,與標準樣片對比得到袖山弧線前后凹凸程度的變化規律,改變吃勢量大小,探究更適合圓肩的吃勢量范圍,最終得到圓肩合體一片袖制版規律。
3.駝背體
后肩寬比前肩寬多出3cm以上為駝背體或高肩胛骨體。方法:按照后背寬與前胸寬的差值量將駝背體設置為三類,在標準模臺上使用海綿增高模擬駝背體進行實驗,將得到的駝背體版型與標準版型比較得到結論。實驗步驟:將標準模臺改造為駝背體模臺(實驗體A1:后背寬比前胸寬高大3cm,A2:后背寬比前胸寬多大cm,A3:后背寬比前胸寬大6cm)。因駝背體的背部較厚,因此樣片后中線會比標準衣身的后中線長,通過打省的方式處理背部多出來的量。因駝背體后背曲率大于正常體,因此視駝背程度對后背寬進行加放量處理。通過立體裁剪描點繪制A1、A2、A3的樣片,并與正常版型進行比較,分析與正常版型的差異,在標準版型上進行修改,得到A1、A2、A3的結構圖,將實驗得到的三類樣片一起做比較,通過駝背體與正常體態的區別分析,得到后背寬與前胸寬的差值量大小在衣身樣片的規律分布。得到合體衣身樣板后,將特體樣板的袖籠形態和標準袖窿形態進行比較,得出駝背體的后袖籠弧線較正常體而言弧度更加明顯。后袖窿弧長與前袖籠弧長的差值隨駝背量增加而增加,通過立體裁剪得到A1、A2、A3特體的合體袖樣板,與標準合體一片袖樣板做對比,得到駝背體合體一片袖修正的結構圖,分析各類實驗體的變化規律,最終得到關于此特體合體一片袖的制作規律。
三、實驗結果分析方法
通過上述實驗,得到女性特體中三種較為常見的特體實驗測試結果,以此獲得對應的實驗數據來調整標準模臺中不適合各個特殊體型的部位,再根據調整后的模臺修改標準板型中的對應數據,歸納總結出較為均衡的特體女性合體服裝結構設計規律,為特體服裝設計提供數據及設計基礎。通訊作者:滕洪軍
參考文獻
[1]倪軍,張昭華,王文玲等.衣袖結構設計對上肢運動靈活性的影響[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6(01):41-46.
[2]張蒙.女裝袖型結構設計[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7,46(04):26-28+57.
[3]洪正琳,尚笑梅.非常體肩袖結構設計方法綜述[J].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2014,29(03):115-119.
[4]彭磊,謝紅,鄒奇芝.基于量身定制特體女裝原型樣板的生成[J].紡織學報,2011,32(04):101-105.
[5]卓開霞.女裝合體袖袖山與袖窿對條格的配伍研究[J].紡織導報,2020(03):90-92.
[6]李琦.女裝裝袖結構造型及拓展設計技法[D].北京服裝學院,2019.
作者:吳詩琪 滕洪軍 單位:遼東學院服裝與紡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