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機電專業教學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為中國的機電行業發展輸送大批優秀人才,影響著中國的機電發展進程。為了更好地推動中國機電行業的發展,完善高職院校的機電專業教學模式,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能力勢在必行。本文立足于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教學現狀,分析了現今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闡述了社會發展對高職院校機電專業學生的新要求,從而為完善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教學模式,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而助力于中國的機電發展進程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機電專業;職業能力;教學模式
1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教學現狀
現今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人才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更好的促進社會的發展,相關人員一定要立足于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教學現狀,認識到現今高職院校機電專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采取相應的手段進行教學改革,助力中國機電行業發展。現今中國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如下問題。
1.1教學內容落后
機電行業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屬于較為先進的行業,由于機電行業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相關人員開始逐步認識到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教學內容與現今機電行業發展的不匹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教學內容相對落后。一方面,機電專業所用教學課本的更新換代遲緩,這就導致很多教學內容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認真刻苦,畢業后反而發現所學知識已經被社會淘汰,口口相傳下來就會使得高職院校機電專業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中教師更換的次數有限,大部分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教師團隊都缺乏帶有先進理念、前沿技術的年輕教師,進而導致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教學內容更加不能夠與時俱進[1]。
1.2學生動手能力差
在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發展的過程中,盡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機電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性,但在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教學體制中,仍然缺乏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鍛煉。政策的解讀和實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就導致全面提升高職院校機電專業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成為了一個“空口號”,很少有高校能夠真正實行。
2社會發展對高職院校機電專業學生的要求
機電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工作要求機電專業畢業的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較扎實的專業知識。隨著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行業內部對機電專業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發展不僅僅要求機電學生具有理論知識、專業技能,更是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可以歸結于以下方面:
2.1社會發展要求機電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
在現今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機電行業的發展需要機電專業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首先,在機電行業中,一個學生在畢業后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2],而專業技能在工作中基本就是以工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呈現出來的。其次,當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的時候,其在工作的過程中就會敢想敢做,敢于動手,從而在更短的時間內適應工作的步伐,甚至是提升工作的效率。
2.2社會發展要求機電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素養
在我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各行各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高職院校的機電專業畢業生要想真正適應社會的發展,在行業內部站穩自己的腳跟,在自己的工作范圍中闖出自己的一篇天地,就要具有較強的職業素養。較強的職業素養不只體現在具有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同時也體現在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與同事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等等,這些新要求的提出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機電專業教學模式的探討。
3完善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教學模式,提升高職學生職業能力
3.1提升機電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終身學習觀
在機電專業教學方式改革和教學模式完善的過程中,要注重提升機電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終身學習觀念。首先,作為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教師要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不僅要能夠授之以魚,也要能夠授之以漁[3]。機電專業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能力不僅影響機電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同時也會進一步影響到學生在畢業后工作中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有非常強的教學能力,不僅要將已有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也要能夠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真培養積極型、進取型和終身學習型的機電專業學生。其次,隨著現今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機電專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助力于中國的進步。作為機電專業的教師就要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一方面,教師要能夠及時掌握與機電專業相關的前沿知識,將這些知識與機電專業理論知識相互糅合,將其融入到課堂中,更好的引領同學們進行機電專業的學習。另一方面,教師要能夠帶領同學們一起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校時間是有限的,每一個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接觸到的事物和知識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學生畢業后在社會上幾乎等同于回爐重造,這個過程中,學生一定要有較強的學習觀念,也只有這樣,才能助力于中國機電行業的發展。
3.2鼓勵學生進入企業實習,獲取更多的專業技能
眾所周知,機電行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更多的需要的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在完善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教學模式和研究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教學改革路徑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在校期間進入企業學習,從而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專業技能。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暑假和寒假的時間進入到機電行業相關企業中實習或者見習,通過在企業中的實習學生們能夠更加理解機電行業的發展,知道機電行業發展對機電學生的專業要求,從而使學生在在校期間能夠更加專注于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有更加詳盡的側重點。其次,教師要利用自己在社會上尤其是在機電行業的人脈對學生進行推薦,一方面,讓學生能夠有機會更早地接觸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夠給學生畢業后的工作提供多種選擇。
3.3重視機電學生的職業生涯引導,提升機電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
在高職院校進行機電專業教學改革,完善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對機電學生進行職業生涯引導,進而提升機電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4]。首先,在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專門指定具有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教師負責高職院校機電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引導,幫助學生規劃畢業后的職業生涯,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畢業后的工作,幫助其在工作的時候能夠有所成就。其次,教師要能夠采訪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優秀畢業生,邀請其回到高職院校中進行演講和座談,讓學生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優秀的職業生涯,從而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進行自身的職業規劃。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發展之迅速給當代的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對高職院校來講,高職院校為中國的建設發展提供實用型人才,尤其是高職院校的機電專業更是為中國機電行業的發展輸送大批量的優秀人才。但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在高職院校中出現了機電專業發展與社會進步不相匹配的現象,這就導致機電專業的教學出現弊端,急需進一步的教學改革從而使其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發展對高職院校機電專業學生提出的新要求。只有進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教學的教學改革,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提高每一位機電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助推中國機電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魁喜.高職機電專業實踐教學策略[J].農家參謀,2018(6):147+126.
[2]胡懋.中職機電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J].時代農機,2016(3):133+135.
[3]董改花.基于認知學徒制教學模式的高職機電專業課程教學實踐[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7(1):76-80.
[4]胡雅歡.運動訓練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
作者:張文彬 單位: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