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實踐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強調實踐教學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本質要求,也是酒店管理專業能否辦出成效、辦出特色的關鍵。實踐教學體系的正常運轉,需要目標體系的引導、內容體系的構建以及保障體系的支撐。筆者早期對目標體系和內容體系進行了研究,現對實踐教學保障體系進行探討。
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近幾年來,國內高職院校領悟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不斷采用措施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從整體上對實踐教學進行優化,這對培養應用型酒店管理專門人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以下一系列問題:
1.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目前眾多高職院校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即面面俱到地安排專業課程,強調理論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性,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上,實踐教學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定位,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課,處于從屬地位。
2.實踐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有待提高。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學習者職業能力的發展。職業能力包括操作性職業技能、理論知識的運用、動作思維性心智技能及實踐經驗要素。但是,許多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僅僅停留在操作層次,只對學生進行單項技能(比如擺臺、做床等)的訓練,忽視了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自我控制意識和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等,而這些應作為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的核心能力。
3.實踐教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基本上是高校畢業的專業教師或是相關專業轉行教師,普遍缺乏實際工作的經驗,實踐能力不強,達不到雙師型素質要求,實踐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實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也不可能完成。
4.企業、行業參與學校實踐教學過程的積極性不高。
為了使實踐教學更具實用性,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職業要求,實踐教學必須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包括聘請行業一線專家參與實踐教學,充分利用企業資源作為實踐教學場所等,但目前企業、行業與學校的合作僅僅停留在學生的實習階段,內容也只是企業將學校作為優質員工的來源而已,缺乏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5.缺乏嚴謹的實踐教學考核機制。
實踐教學的考核往往很隨意,缺乏嚴謹的考核機制,導致教學結束后,無法判定學生的職業能力實際提高程度。同時,對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頂崗實習教學是否達到了實習教學的目標往往缺乏量化的考核。
6.實踐教學條件有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校內加大了實驗實訓室的建設力度,但是實訓室條件仍然比較簡單,比如安排幾間空教室擺上酒店用品,教學環境與企業真實環境還有一定的差別,缺乏真實情境,無法與酒店的最新技術保持一致。以上問題制約了實踐教學效能的發揮,影響了實踐教學質量,導致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較弱,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不能完全適應當今飛速發展的旅游事業的需要。所以,構建新形勢下具有良好實效的、切實符合學科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各高校共同面臨的亟待解決的課題。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研究
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和實施,必須圍繞硬件和軟件兩大平臺得以實施:一是完備的實訓設施,為實踐教學奠定硬件基礎;二是一支具備“雙師型”高素質的教學團隊,為實踐教學提供軟件支撐。
1.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主要包括:
(1)校內仿真實訓室。圍繞酒店行業實踐要求和專業核心能力,以“環境職場化、設備生產化、功能多樣化、使用開放化”為原則,校企共建具有真實職業氛圍、設備先進、功能齊全、課堂實訓室一體化,融教學、培訓、職業鑒定、技術開發、產品生產于一體的校內仿真實訓室,滿足酒店各崗位的服務技術和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需要,實現學校與企業、社會的無縫隙鏈接。筆者設計了校內仿真實訓室。
(2)生產性實訓基地。校內仿真實訓室只能滿足學生單項技能操作訓練,學生無法了解酒店運營與管理全過程,筆者認為需要引企入校、學校投資或鼓勵優秀畢業生自主創業,建設四星級標準的星級酒店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基地由學生自主經營、自主管理。該基地可以解決目前高職學生在酒店頂崗實習“崗位單一、輪崗困難、崗位以基層服務為主”的問題,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在真實的環境下掌握現代酒店企業所需的各項專業技能,鍛煉學生的經營管理能力。
(3)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緊扣區域經濟和產業的定位,堅持按“規范化、教學性”的原則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實現產學合作、資源共享、雙贏互利、良性發展的長效合作機制。在校外實訓基地的選擇上要慎重選擇,優先選擇長期合作企業;優先選擇畢業生集聚企業;優先選擇集團化管理企業;優先選擇具有吸納一定實習規模(15人以上)和提供良好生活環境的企業;優先選擇管理規范、經營業績良好、在本行業中有一定知名度,社會聲譽較好的品牌企業。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應以“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為重點,遵循“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打造一支能夠適應高職教育發展、“雙師”結構合理、“雙師”素質優良、職業能力過硬、教學能力突出、科研水平高、技術服務能力強的專兼結合、校企一體的“創新型”教學團隊。
(1)請進來。聘請酒店經驗豐富、技能熟練的企業骨干和能工巧匠、酒店高層管理層擔任兼職教師,承擔校內實踐技能課程的教學任務,讓學生掌握目前酒店行業最新的知識和技能,也可以近距離觀察酒店管理人員的狀態,以提高學生的職業信念和創新能力。
(2)走出去。定期選派教師到星級酒店頂崗實訓,到酒店一線親自參與實際服務和運營管理工作,增強實踐經驗,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還可以通過考取酒店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以及參加高職高專培訓基地雙師素質資格證書等方式獲得“雙師素質”。
(3)協同合作。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可以與本地區酒店形成良性互動,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系統的專業理論素養為酒店策劃和培訓,企業名師可參與到本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包括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實踐教學資源的共享,共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3.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管理。
教學效果的達成需要教學過程中各環節目標嚴謹地制訂與落實。在制定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過程中,要使整個體系完整有序,要注重過程管理,有條不紊地管理好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制定科學嚴謹的實踐教學計劃并嚴格實施,在制定計劃時可以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管理人員參與,使計劃更實用。二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職業意識、職業習慣、職業素質的培養,尤其在實踐教學初期,必須嚴格要求和管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三是實踐教學基地內涵建設。一方面是完善校內實訓基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嚴格執行校內實踐教學各項管理制度,制定實訓課程標準和技能鑒定標準,編寫實訓指導手冊,制訂實訓和技能鑒定考核辦法。另一方面是加強校外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如完善《校企合作管理辦法》《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條例》《校外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管理規定》等制度和機制,保證校外實習實訓教學質量。校企共同制定頂崗實習課程標準,編寫頂崗實習指導手冊、學生實習成績考核標準,建立起能滿足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需要的運行機制和質量監控體系,對校外實習學生、實習指導教師和企業進行明確的制度約束和有效的管理控制,保證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實現工作過程和學習相結合、能力提高和素質提高相結合。四是建立長期的跟蹤調查機制,通過對畢業生的工作以及職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分析來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作者:曹艷芬 單位:湖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