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項目教學法中基礎會計教學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中職學校基礎會計教學中,項目教學法被許多教師實踐和探索。本文首先介紹項目教學法的適用性,然后詳細介紹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和實踐探索。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基礎會計教學;實踐探索
在中職學校會計教學中,項目教學法被許多教師應用和探索。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課程的嘗試和推廣,是中職學校會計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有力舉措。
一、項目教學法的適用性
項目教學法就是師生為完成某一具體的工作任務而展開的教學行動。項目教學法應該滿足如下條件:1.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師所設置的項目與企業的生產過程或經營活動有直接關系,使學生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2.在項目教學法中,學生有獨立進行工作計劃的機會,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3.教師要引導學生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4.學生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5.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和學習方法。
二、基礎會計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
傳統的基礎會計教學方法存在不足,項目教學法有許多優勢,適用于基礎會計教學。
1.傳統的基礎會計教學方法存在不足
(1)傳統的基礎會計教學使理論與實踐脫節。例如,中職基礎會計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實際相當于兩門課程,教師一般先講授理論部分,然后講授實踐部分,等于把基礎會計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進行拆分,使會計的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從而影響了會計教學效果。(2)傳統的基礎會計教學不重視學生的主動意識。在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于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師很難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意識,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傳統的基礎會計教學不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大部分學生獨立學習,學生之間缺乏配合和協作,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2.項目教學法能夠彌補傳統基礎會計教學的不足
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具有如下優勢:(1)實施項目教學法,能夠把會計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進行整合。實施項目教學法,把會計課程內容分成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包括會計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學生要完成項目時,教師一般引導學生先學習理論知識,然后利用理論知識去完成實踐項目,學生可以系統地掌握會計方法。(2)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運用項目教學法,鼓勵學生制定計劃、實施項目、完成項目和評價成果,能夠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和創新,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放松地投入到會計學習中,激發其學習興趣。(3)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教師運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分組完成項目任務,讓每一個小組分工協作,利用集體智慧探究問題。學生在項目學習中相互鼓勵、相互啟迪、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增強了團隊意識,培養了協作能力。
3.項目教學法適用于基礎會計教學
運用項目教學法,教師可以把基礎會計課程設置為會計要素、復式記賬法、試算平衡表、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財產清查和會計報表等8個項目。每個項目分成幾個任務,如“記賬憑證填制”這一項目可分成兩個任務,任務一是“了解記賬憑證的概念和填制方法”,任務二是“完成企業記賬憑證填制”。然后,教師設置具體的項目任務,讓學生制定計劃、實施項目、展示和評價成果。
三、基礎會計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實踐
筆者結合基礎會計課程中的“記賬憑證填制”這一項目,介紹項目教學法的使用過程。
1.確定項目任務
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教師要精心設計項目。一是項目的目標性。教師在學習目標的框架下,把總目標細分成適量的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分為容易掌握的小任務,通過這些小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二是分散重點和難點。教師設計項目時要考慮任務的大小、知識點的含量、前后的聯系等多方面因素,分散重點和難點,從而有利于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系統地掌握重點和難點。三是適應學習對象。在確定項目時,教師要讓學生對項目任務產生較強的學習興趣。同時,設立的難度不能太大,讓學生完成項目所用的時間適當,避免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否則不利于項目教學的實施。如“記賬憑證填制”項目確定任務一的學習目標時,設置記賬憑證類別、格式、內容、編制要求、填制方法和審核6個小任務,把專用憑證的格式與編制、通用憑證的格式與填制、記賬憑證的審核三個重點分散在不同環節中,分散學生階段操作的壓力。
2.實施項目成果
確定了項目任務后,要給每個小組分配任務,教師應將事先準備好的書面項目指導書發給每個小組,讓學生分析項目要求。然后引導學生制定本小組的項目行動計劃,確定工作的目的、步驟和方法。學生制定項目計劃后,教師要組織每個小組的學生共同實施計劃和完成項目成果。在學生實施計劃和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進行恰當的組織、指導和啟發。對于“記賬憑證填制”這一項目,在實施任務二的過程中,教師組織每一組學生,結合企業的真實案例,共同制定某企業某月記賬憑證填制的工作計劃,確定工作的目的、步驟和方法,然后實施計劃和完成項目成果。教師要組織每一組學生開展探究、合作,閱讀教材中記賬憑證的概念和方法,編寫某企業某月適當、合理的經濟業務,然后根據經濟業務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組內進行會計崗位的角色互換,最終集體完成項目任務。
3.展示項目成果
項目任務完成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在班內舉行項目成果展示會,運用課件、網絡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展示各小組的實物和圖片,對各小組的項目任務書和所填制的記賬憑證等實物進行集體觀摩,對項目成果進行面對面的網絡互動式的交流分享,由小組組長提交小組總結。同時,教師組織各小組組長面向全體同學進行總結匯報,匯報該小組實施項目任務的基本情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4.評價項目成果
每個小組展示成果和完成匯報以后,教師要和學生共同評價項目成果,由學生個人、項目小組和教師分別進行評價。項目的評價內容一方面是對計劃合理性、計劃實施情況和項目完成情況等方面的評價,另一方面是對小組的角色扮演、團結協作、積極探究等方面的評價。通過評價成果,教師既要讓學生明確自己在項目學習中的收獲,又要讓學生查找自己的不足。通過“記賬憑證填制”項目的評價,使學生既掌握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方法,又熟知項目實施的環節和過程,掌握具體的操作方法,為下一步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在中職基礎會計教學中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能夠把基礎會計課程中理論和實操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楊楓.淺談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7,(18).
[4]魏夢瑩.淺談項目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7,(12).
[5]宋秋偉.談項目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6,(51):171.
作者:李新 單位: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