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漢語言文學作為我國高校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基礎專業,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中華文化的有效傳承與發展,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漢語掌握程度及繼承程度。目前,我國高校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華文化的深入發展,難以滿足時展的需求。通過探討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發現我國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采取的舉措。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我國教育領域受到了一定沖擊,社會人才戰略觀念和教育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對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育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盡管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我國高校中分布十分廣泛,但由于諸多原因,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成果卻并不理想,依然存在著各種問題。所以,淺談我國漢語言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很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發展和進步。
1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課程教育過程中的教育理念過于模糊
大多數漢語言文學教師都缺乏正確的教學理念,沒能充分掌握教學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難以在教學過程中明確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向,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施行,雖然我國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很多教師也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了調整,并獲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教師并沒有對這些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限制了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1.2缺乏完善的課程教育體系
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課程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很多課程內容設置得不夠合理,所以,很難有效提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成效,難以滿足人才發展的真正需求。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校應該構建完善的課程教育體系,并充分掌握課程中的內部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將課程學習過程中的作用發揮到最佳。
1.3理論與實際難以相互融合
漢語言文學教育成為我國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橋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社會的發展。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教師也在不斷的充實自己,以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這對教師革新教學模式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成效,并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但是,依然存在理論與實際難以相互融合的現象。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重視理論知識,而完全忽視實際應用,導致學生難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限制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1.4教師教育技能不高
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教學技能,學生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但從目前來看,教師并沒有深入研究與之相關的教學成果,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些教師并沒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只是一味的給學生灌輸各種文學知識,學生只是被動的學習。教師缺乏與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這不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嚴重影響了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成效,限制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2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采取的措施
2.1明確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理念
只有教師明確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理念,才能推動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深入發展。第一,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斷革新教學內容,以滿足新課改的發展需求。第二,教師應該將漢語言文學的教育核心全面貫徹到課堂之中,并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第三,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有效掌握課堂教學的方向,不盲目,不跟從,為學生梳理科學的教學思路,確保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2.2完善漢語言文學課程的結構體系
由于漢語言文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它能夠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所以,完善漢語言文學課程的結構體系很有必要。從一方面看,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夠積極的投入到課堂中;從另一方面看,教師還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提高教學成效,這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是很有幫助的,可確保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2.3加強理論與實際融合的教學思想
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才能有效推動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有效開展。一方面,教師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高度重視實際應用能力,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中的內容相融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充分掌握教學的相關內容,并將其合理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從另一方面看,教師還應該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注重學生在學習中提出的反饋建議,科學的對其進行分析和理解,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整原有的教學手段,從而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
2.4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師的專業素養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加,漢語言文學的學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所以,高校必須大力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師的專業素養,不斷提升他們的教學技能。第一,高校應該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活動,以豐富他們的理論知識。第二,教師要革新傳統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改變原有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中去。第三,教師還應該善于應用全新的教學策略,例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在線互動等,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真正需求,確保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3結語
漢語言文學是十分重要的專業,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漢語言文學教育出現了諸多問題,阻礙了自身的良好發展。通過闡述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課程教育過程中教育理念過于模糊,缺乏完善的課程教育體系,理論與實際難以融合,教師教育技能不高,并提出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采取的改革舉措,明確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理念,完善漢語言文學課程的結構體系,加強理論與實際融合的教學思想,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師的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谷建軍.專業教材與職業教材的互補———漢語言文學教材實踐變革[C]//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2010.
[2]任心慧.應用型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探討[C]//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10.
[3]曹國輝.高職高專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雞西大學學報(綜合版),2008,8(06):23-24.
[4]伍建華.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29(11):204-206.
[5]劉之杰.強化高師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芻議[J].中國成人教育,2008,(19):175-176.
[6]薛梅.論背誦在高校漢語言文學學習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匯,2010,(23):76.
[7]王麗萍,張大生.昆明學院學導式創新模式的嘗試———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為例[J].中國科技信息,2010,(20):219-220.
作者:張春雷 單位: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