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寫作模塊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寫作模塊教學改革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要實現人才培養(yǎng)向應用型轉變的突破點之一。要改革目前存在的寫作教學理念僵化、講授課時占絕大部分、講授內容與時代脫節(jié)等問題,就必須重新設置寫作模塊的課程內容、調整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比例,并在課堂中和課后嘗試實踐訓練,全方位地為學生打造“應用型”寫作課堂。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應用型寫作模塊教學改革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要為社會培養(yǎng)“好用的學生”,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偏向理論化,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不強,因此進入社會后徒有寫作理論沒有真正的寫作技能,并不能出色地完成與寫作相關的工作。針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寫作教學現狀進行具體分析,筆者發(fā)現以往的寫作教學理念僵化、講授課時占絕大部分、講授內容與時代脫節(jié)等問題普遍存在。因此,要實現改革,就必須重新設置寫作模塊的課程內容、調整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比例(實踐課時應達到總課時的一半以上),并在課堂中嘗試引用實踐內容,繼而將課堂實踐教學與實訓基地實踐相銜接,全方位地為學生打造“應用型”寫作課堂。具體的改革措施可從重新設置寫作模塊的課程內容入手,其他改革環(huán)節(jié)在新的課程內容基礎上持續(xù)深化和拓展?;谝陨嫌^點,筆者認為寫作模塊課程內容可從“創(chuàng)新”和“應用”兩個維度進行調整和設計,在寫作模塊教學中采用“類型”教學,即把課程內容分為:創(chuàng)意寫作、應用寫作和文學創(chuàng)作三大類型,循序漸進地進行寫作教學,再在此基礎上依托課程內容進行相關的課程實踐。
一.創(chuàng)意寫作課程
創(chuàng)意寫作【1】課程做為大一新生的寫作模塊課程來開設,它是為培養(yǎng)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的、應用型的專業(yè)寫作人才服務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這門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寫作能力訓練,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意寫作的能力。本課程安排百分之五十實踐課時用于學生的寫作訓練,通過寫作實踐,使學生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創(chuàng)意寫作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且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地在寫作過程中,體會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奧妙,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培養(yǎng)和提高寫作能力、提升思維的創(chuàng)意和寫作表達的創(chuàng)新。本課程講授的內容涉及:獲取寫作靈感的途徑、如何進入寫作、怎樣打破常規(guī)思維、如何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如何調動自己的記憶、如何發(fā)現和利用自己的特長、如何傾聽自己“真實的聲音”、如何將日常經歷寫成文學作品、如何發(fā)現生活中的創(chuàng)意文字等等。為配合講授需要涉及到的文本不僅僅限于詩歌、散文或小說,還可以是一則廣告,一個舞臺劇,甚至一則神話故事。創(chuàng)意寫作課程旨在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不再害怕寫作,不再覺得自己寫不出任何有新意的作品,從而自信地開始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寫作。本課程課堂可采用教師講解、學生作品朗讀和師生間相互討論作品等形式相結合,靈活多變,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而又獨特的課堂氛圍。
二.應用寫作課程
應用寫作課程安排在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開設,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實用性突出的課程。本課程的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加強基本理論的講授的同時,還應注重范文閱讀和寫作技能的訓練。在做到講讀結合,講練并重的前提下,尤其要在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即寫作訓練方面多下功夫。通過教學和實踐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常用的應用類文章的實際用途及其寫作要領。首先,要使學生從理論上把握所學文體,著重掌握應用類文章的基本特征,了解必備的文體理論知識。相關的文體理論知識是對寫作規(guī)律的總結,掌握這些寫作理論知識,對于寫好規(guī)范性極強的應用文至關重要。在教學中,知識的講授必須結合范文的分析進行,而范文的選擇一定要謹慎,必須選用那些寫得規(guī)范的應用文。其次,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應用文寫作訓練,通過寫作實踐熟練寫作技巧,鞏固理論知識。鼓勵學生勤寫多練。光講不練,無法達到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的目的。具體來說,應用寫作課程應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和寫作能力訓練:第一是行政公文,這一部分要求學生能運用行政公文理論知識,識讀常用的行政公文,能寫作事務通知、會議通知、請示、批復、函等。第二是事物文書,應當著重讓學生掌握簡報、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經濟合同及各類法規(guī)規(guī)章的涵義、格式和特點以及寫作要求;能運用事務文書理論知識,識讀常用的事務文書,并能寫作計劃、總結、述職報告等。第三是日常文書,這一部分要求學生能運用日常文書的理論知識,能寫作求職信、應聘信等。第四是商務文書,要求學生能運用商務文書的理論知識,了解廣告、產品說明書和商務信的主要類型和寫作要領,能初步寫作廣告、產品說明書和商務信。第五是掌握廣播稿、演講稿、新聞和通訊這四種宣傳應用文的結構、寫法和要求,能夠撰寫廣播稿、演講稿、新聞和通訊。應用寫作課程除了講授的知識點和分析范文以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進行實際的操練,寫作各種類型的應用文。行政公文、事物文書、日常文書和商務文書這四類應用文,在校學生不一定能在實踐中運用到,就安排學生在課堂和課后進行寫作練習。最后一類廣播稿、演講稿、新聞和通訊在學校有實踐運用的空間,應鼓勵學生抓住每一次機會進行寫作練習,如可以給學校廣播站寫廣播稿,參加各類演講比賽寫演講稿,為校電臺和電視臺、學校官網、學校微信公眾號等提供新聞和通訊稿等,真正把理論知識用到寫作實踐當中,并不斷總結經驗提升寫作水平。
三.文學創(chuàng)作課程
文學創(chuàng)作類課程包含散文創(chuàng)作、詩歌創(chuàng)作、小說創(chuàng)作、劇本創(chuàng)作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開設兩到三門,以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把控能力和提升各類文學文體的創(chuàng)作水平為目的。散文創(chuàng)作應該做為最先開設的文學課程,開設于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這樣的安排基于兩個原因:一是散文為學生最熟悉的文體之一,其創(chuàng)作的門檻不高,學生沒有恐懼心理和畏難情緒,容易進入創(chuàng)作狀態(tài);二是散文的語言表達是最基本的文學表達素養(yǎng),它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文字功底,可以從最基礎的文字表達入手有效地提升文學語言表達能力,進而通過散文寫作實踐提高文學寫作能力。散文創(chuàng)作課程要使學生較全面地了解散文創(chuàng)作的基本技巧,并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生存感悟進行散文創(chuàng)作。該課程主要講授散文的基本結構和散文的修辭、意象、描寫、敘述等特點和方法,引導學生從宏觀和微觀上了解散文,鼓勵學生在創(chuàng)作上運用學到的技巧。該課程的實踐課時為總課時的二分之一,學生在課堂上針對當堂課所學習的技巧進行段落練習,完成后抽取部分學生的散文段落在課堂上共同分享,教師進行點評,學生之間相互探討。課后要求學生進行整篇散文的創(chuàng)作,可根據課堂的練習段落來擴充寫成一篇完整的散文。詩歌創(chuàng)作(現代詩)課程應在大學二年級第二學期開設。詩歌創(chuàng)作相對于散文創(chuàng)作來說更考驗寫作者對語言的把控能力,因此把這門課程安排在散文創(chuàng)作課程之后。這門課程主要講授現代詩歌的技巧和形式,具體涉及到詩歌的意象、隱喻、象征、變形、反諷、通感、張力、悖論等。在詩歌寫作的實踐過程中,從形式的練習開始,再讓學生加入意義的表達,最終達到形式和內容的結合。用文字和詩歌特有的形式表達特定的內容(意義)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難度所在,要達到這種效果需要長期的練習和總結經驗。因此,除了課堂的詩歌創(chuàng)作訓練外,還應該鼓勵學生課外多進行現代詩的創(chuàng)作。小說創(chuàng)作課程和劇本改編課程可做為大三學年的專業(yè)選修課來開設,有興趣在這兩方面有所發(fā)展且文字功底比較好的學生可選擇這兩門課程。小說創(chuàng)作課程重點講解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本方法,如從素材選取、人物塑造、情節(jié)安排、場景設置和主題表達等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和講授,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想創(chuàng)作小說。在小說創(chuàng)作實踐過程中,如遇到困難可跟同學們或者老師相互探討,寫完之后可以讓老師或者同學提修改意見,通過修改不斷提升小說寫作實踐能力。劇本改編課程以案例教學為主,選取經由小說文本改編成影視劇的成功案例(如嚴歌苓的作品)做為課堂教學的素材,探討從小說到影視劇之間的轉換技巧和各種要素。講授和討論之后讓學生嘗試把短篇小說或長篇小說的某個章節(jié)改編成短的影視劇片段,訓練和提升學生的劇本改編能力。通過寫作模塊課程內容的調整和課堂寫作實踐,提高學生的寫作理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系統(tǒng)化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真正實現“以寫為主,以講促寫”教學方式的轉變,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聯(lián)系、相互促進。在實現以上轉變的基礎上,可再將課堂實踐教學與實訓基地實踐相銜接,為學生打造一個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全方位的寫作實踐平臺。
參考文獻
1.丘國新,陳少夫.應用寫作教程(第七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2.董小玉.現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鄭明俐.現代散文理論墊腳石.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
4.沈天鴻.現代詩學形式與技巧30講.昆侖出版社.2005年
作者:胡銀鋒 單位:廣西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