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職語文教學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理應在教學過程中恰如其分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而正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也是語文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本文結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教學內容,分析中職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現狀,研究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中職語文教學實踐為例,探究如何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培育并幫助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中職語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樹人
2014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其中的24個字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領當代中職語文教師教學的根本方針。2017年黨的又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這些政策,我們可以感受到語文教師理應義不容辭地在語文教學中恰如其分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教學活動中落實“立德樹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文結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課文教學內容,探究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怎么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如何幫他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7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數8181所,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數12542893人,畢業生數4063981,可見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畢業生的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作用。語文教學在學生人格塑造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直觀又有效,對整個社會風氣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都有很大影響。此外,中職語文教材中蘊藏著眾多飽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素材,這些素材毫無疑問能為語文教師提供便利資源。語文教師只要利用好得天獨厚的學科優勢,稍加提煉,就能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教材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然而然地引導中職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二、中職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現狀分析
筆者針對我校在校生財經管理系、商務物流系兩個系部五個專業、五個班級的一二年級在校生,發放了《中職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務求全面反映職校生各層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面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中職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認同的積極態度,但對自我認識不夠充分,對專業、職業及環境所知甚少,在誠信、友善、敬業方面整體認同度不是太高,價值認知搖擺不定,價值追求目標不明確。鑒于此,語文教師更應該努力培育中職生這個龐大社會群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重他們的成長規律,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成學生自身的道德認知與情感需求,從而形成堅定的意志和信仰。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中職語文教學探索途徑
(一)挖掘課內外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資源在中職語文教材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可謂無處不在。以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教材為例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課文內外有很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和內容值得解讀、挖掘、整理和分析。例如體現文明的《哦,香雪》;體現誠信的《項鏈》,體現和諧的《離太陽最近的樹》,體現自由的《再別康橋》,體現愛國的《夢和淚》,體現友善、敬業的《金大力》《我的母親》等。學習這些課文,學生價值體系得到積極構建。因此,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材,充分運用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因素,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取向,建立健全人格。通過分析,還發現在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正、法治”內容提及得較少,“愛國、敬業”內容的比重較多,教師應當在授課中注重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敬業精神,有效增加“公正、法治、富強、民主”等層面的素材,通過這些理念的滲透,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為步入社會后成為優秀“職業人”做好充分鋪墊。
(二)組織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真正融合于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滲透進學生心靈,就應該組織形式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鑒于語文教材中較少涉及公正與法治理念,上課前五分鐘設置“時事大講堂”模塊,適當增加法治范疇的內容,通過組織這樣靈活的課堂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收集資料、分享資料的過程中,積極主動關注社會時事熱點,聚焦現實法治問題、道德問題,提高辨析時事的能力,提高法律素養,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護法。在教學中加強誦讀活動,選取并鑒賞愛國主義題材詩詞,學生在逐步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入情入境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新生活的思想情感。課堂中鼓勵學生討論、辯論、表演,例如,學了《拿來主義》,要求學生對“大學生出國留學是否值得提倡”發表自己的觀點;學了《項鏈》《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荷花淀》等課文,小組合作改編課本劇,入情入境體驗人物品質,體會人物形象從而從心底認同誠信、愛國等理念。這些非填鴨式的教學活動,能較好地找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學生內心的生長點。
(三)在作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文從來都是學生表達心聲的最好途徑,教師應該利用每一次的寫作機會,對學生進行心靈教育、德育教育。鑒于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教學達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的。寫作前,教師應該做好學情分析,了解不同學段學生的心智水平,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列計劃、分階段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例如,學完《金大力》,要求學生描寫一個身邊最平常的人物。有學生選取了早餐店的老板、掃地阿姨、建筑工人等,通過觀察,了解身邊平凡人的敬業精神;學完《夢和淚》,指導學生寫出自己的讀后感,對甲午海戰歷史有所了解,并理解冰心愛國之情。
(四)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為例,本教材包含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助我點燃信念的燈;我們熱愛大自然;認識自我;好書伴隨我成長——優秀圖書推介會;點亮愛心奉獻青春——為“空巢老人”服務青年志愿者宣傳活動;誦讀經典古詩弘揚傳統文化——中華古詩誦讀比賽,每篇課文也可以設置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這些活動都蘊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值得挖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實踐活動,但不能讓活動只停留在淺層階段,而要增強學生的親身體驗感,進一步提升信心,產生共鳴,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的目的。總而言之,我們國家的立國興國之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材,最大化利用好教材中的有效資源,自覺在在教學實踐中優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使學生逐步接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教育,最終提升語文素養。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進一步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學科優勢,充分發揮教師個人魅力,真正在教學中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參考文獻】
[1]王治宇,楊玉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
[2]全廷建.中職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芻議[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11)
[3]謝旻虹.立足中職語文教材,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學苑教育,2017(11)
[4]周國西安,寸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語文教材中的體現[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9)
作者:鄧楊柳 單位:廣東省東莞市經濟貿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