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核心價值觀教育至關重要。醫學生是大學生中的群體之一,新時代的醫學模式改革對于醫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的要求更高。為創新醫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醫學院校需要采取將思政課堂與醫德教育相結合,加強醫學人文素質培養,重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措施,進而提升醫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水平。
關鍵詞:新時代;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醫學生作為醫生的“后備軍”主力,是醫療服務人員的主要來源。醫學院校加強對醫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關乎學生自身的品格素質、道德水準、醫療技能水平的提升,也關乎整個國家的醫療健康建設水平。黨的之后,“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醫學生教育”成為醫學院校人才培養的時代課題。在此探索過程中,我們思考現階段醫學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模式與方法,進一步改進對于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措施,強化醫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逐步找尋出新時代下創新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佳方法。
一、醫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現狀
眾所周知,大學階段是一個人建立獨立人格和價值觀體系的重要階段。醫學生作為未來我國醫遼衛生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其在大學階段核心價值觀的養成至關重要。當代醫學生有其獨特的生存環境特點,有其獨特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反映到他們的價值觀上,就有獨特表現。基于文獻檢索及問卷調查發現,當代醫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大多數醫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意義及踐行有著自己積極的理解,但由于網絡時代思想多元化的沖擊、家庭與學校教育的脫節等原因,個別醫學生在社會核心價值觀認知上仍然有偏差,在自覺踐行方面仍然缺乏動力。總體來看,主流健康向上,支流差強人意,一部分醫學生沒有形成系統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
二、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
黨的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變化,反映的是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階段的提高(我國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醫學生作為未來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向前發展的主力軍,具有切實回應和解決醫患矛盾、滿足人民對健康的更高需求的責任。醫學院校通過創新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深化醫德教育成果,有助于醫學生在未來處理醫患關系時合理把握醫患關系中的矛盾所在,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外化為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具體行為。目前,高等醫學教育中越來越重視對醫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但鑒于某些歷史及現實原因,在切實提高教育效果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部分醫學生自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解重視不足。醫學生的成長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主要時期,這期間他們所接觸的拜金主義、崇尚個性等不良價值觀和文化,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這些不良觀念弱化了醫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知、學習及踐行的渴求。更有甚者,個別醫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表現淡漠,忽視了自己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任,遺失了自身應有的救死扶傷的高尚使命。第二,教育工作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缺少靈活性。現階段醫學院校對于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主要是由人文社科類的專職教師和輔導員負責。院校專職教師及輔導員的人文素養雖然普遍較高,但仍存在不足: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缺少理論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機結合;老舊的授課方式導致課堂教學缺乏活力;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交流與討論,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等,都使醫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時代要求有差距。作為輔導員,雖然平時與學生接觸的機會較多,但與學生交流的方式不當等行為導致學生不愿與輔導員及時溝通,以至于輔導員不能對學生出現的不良思想觀念、錯誤價值觀取向進行及時引導。第三,部分醫學院校對于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不健全。醫學院校普遍側重于醫學生專業性的培養,而在馬克思主義教學等公共基礎學科上精力投入不足或不夠重視,致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未能貫徹落實到醫學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中,沒有構建成完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體系。如課程設置仍有偏倚,缺乏先進性;學校文化滲透性不足,未能緊跟時代潮流;宣傳普及度差,未能與新媒體有效融合進行教育宣傳等。缺乏系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引導、教育教化及實踐落實,使醫學生們對周遭事物正確與否的認知存在不確定性,在價值觀方面產生諸多迷茫、困惑和疑問。在這樣背景下,醫學院校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應與時代及時接軌。同時,行業化的精英教育模式也要求醫學生在具備專業的臨床操作技能外,還應該能夠更好地關心患者。醫學生誓詞中強調“關注人類健康與生命,除他人之病痛”,包含著對生命的人文關懷,所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才能符合時代要求。縱觀整個時展的潮流,從黨的十八大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到強調醫學生精英教育、規范化培訓的新模式,都在要求醫學院校對醫學生的人文教育也要創新,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新時期高等醫學教育現狀。
三、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新路徑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醫學院校加強醫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索適合醫學生實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新路徑,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具有推進作用。第一,將思政課堂與醫德教育相結合,加強醫學人文素質培養。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醫學院校的思政課堂應該盡可能吸引醫學生關注課堂內容,了解相關政策,潛移默化地筑牢醫學生的理想和信念。在思政課堂上,教師應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身邊實例,進而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才能為課堂增添活力,達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目的,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除了開設思政課,醫學院校還應多樣化開設相關課程,如醫學倫理學、醫學溝通學、人文醫學、醫護禮儀等醫學人文素質課程。教師在授課的同時,要有機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不同于以往的創新課堂。同時,中國儒醫文化中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大醫精誠”“醫乃仁術”等思想,對于培養醫學生愛國愛民、精勤敬業、恪守誠信、濟世救人的醫學人文素養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重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理論授課的基礎上,醫學院校要將實踐活動融入教學課堂。以新鄉醫學院為例,新鄉醫學院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中,輔以外出實踐、話劇展演等形式,給予學生不一樣的課堂體驗。醫學院校還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師生座談會、宣講會,設立宣傳櫥窗、展板等形式向醫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組織一系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團日活動提升教學效果。醫學院校通過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形式的有機結合,使醫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寓意,引導醫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校園文化活動參與、校園社區文化建設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感性認識上升到自覺踐行上來。第三,順應時代潮流,結合新媒體創新教育方法。在互聯網時代,醫學院校可通過舉辦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相契合的網絡知識競賽、網絡文化建設月、專題校園網頁設計制作比賽、網絡知識競賽等活動,促進校園管理網站創新和信息網絡建設,使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除此之外,醫學院校要充分發揮網上輿論引導的積極作用,有效利用網絡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在醫學生經常關注的網站、貼吧、微信、官方微博、論壇等網絡平臺,最大程度達到創新的目的。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醫學生作為青年中的代表性群體,在以學習專業醫療知識與提升綜合能力為前提的情況下,更應該時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記心中,時刻肩負起新時代青年人的使命與責任。
參考文獻:
[1]趙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醫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融入[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5,(2).
[2]于海燕,許曉晴,于淼,等.人本主義視閾下醫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反思與優化[J].醫學與社會.2014,(8).
[3]高大紅,門薇,陳瑩.新時代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與踐行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7,(12).
[4]蔣雪梅,盛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加強醫學人文素質教育[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1).
[5]張姝,祁廣.中華傳統文化視角下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J].藥學教育.2017,(2).
[6]林威,胡紅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景下醫學生核心價值觀內涵研究[J].青年時代.2016,(8).
作者:郜佩 單位:新鄉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