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輿論宣傳;文化滲透
一、守好輿論宣傳主陣地
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當務之急,就是要學會運用、并且用好媒體輿論宣傳的力量,唱響社會主義主旋律。當下中國,隨著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傳統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兩大輿論場并存的局面極大改變了公共輿論的狀態,帶來了新的發展態勢。目前有學者研究發現,新媒體時代公共思想文化傳播呈現內容平權化、娛樂化,傳播時效周期短、流變快,傳播推介商業化、消費化,以及傳播風格戲謔性、嘲諷性等四大特點。以微信、微博等為主要載體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僅給社會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意味著對輿論界世俗權威的逐漸消減,傳統主流媒體面臨巨大挑戰。客觀形勢“倒逼”媒體轉型,主流媒體在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引導中要想有效引導,就要改變傳統“灌輸”模式,深入到自媒體輿論場,用的話就是,有所擔當,不怕發生碰撞。要注重地方實際,創新輿論宣傳的形式和內容,通過整合媒體機構、統一技術平臺、加強隊伍建設,加大典型宣傳力度,積極發揮省市縣級融媒體中心主流思想輿論重要陣地的作用,實現人人認知認同,人人積極參與。通過尋求傳統和自媒體這兩個輿論場的“最大公約數”,最大限度凝聚共識,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媒體陣地,引領社會思潮,守好新聞媒體這一傳播主陣地。
二、明確教育引導主渠道
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大力培育和踐行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廣泛參與,在占領宣傳主陣地的基礎上,還需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教育引導主渠道的作用,具體來看,這其中涉及到學前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等多種教育渠道。上任以來,先后與工人階級,領導干部、青年群團和少年兒童群體等各人民團體進行了深入座談。201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堅持聯系實際,區分層次和對象,加強分類指導”。為此,按在社會承擔的不同責任和角色,從培育和踐行工作重點和難點的角度來看,明確教育引導主渠道,必須抓住黨員干部、知識分子、青少年和婦女等四大重點群體。黨員干部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主力軍,在群眾中起著巨大的示范帶動作用,因此,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教育引導督促是重中之重。有些地方嘗試探索將領導干部參與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情況納入到干部培訓計劃當中,著重強化面向基層干部和村居“兩委”班子成員的專題教育,開展黨員干部傳“清廉”家風活動,注重從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管理等政策的執行入手,教育基層干部以身作則,積極營造向上向善、知榮辱、講道德的良好政治生態。最終目的就是要引導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將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以優良政風帶動全社會社會的良好風氣。要突出對青少年群體的教育。近日,有關機構對全國青少年的道德現狀進行調查顯示,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層面青少年整體呈現積極向上的狀態,講道德、愛祖國是主流,但與此同時,青少年群體在價值觀領域仍舊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強烈的妒忌心,缺乏責任心,不敢擔當,價值取向上越來越趨于功利等問題明顯。針對這種現狀,需要貼近青少年群體的年齡特征、知識文化背景,整合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力量,有針對性的開展浸入式體驗,有的放矢、生動活潑地開展教育引導,以“文明校園”“示范學?!钡然顒拥拇蛟彀焉鐣髁x核心價值觀融入學風校風教風建設,讓青少年群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走出標語、走出書本.強化針對婦女群體的教育。婦女作為家庭的中心,決定了她在促進家庭和諧中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導向作用,特別是在用現代思想、和諧理念構建家庭,用先進文化培養教育熏陶子女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贍養雙親、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家庭美德建設中,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婦女的價值取向更對民族的發展方向起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忽視對婦女群體的教育和引導,要注重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提升其素質能力。
三、立足文化滲透主平臺
文化具有在不知不覺中深入人心的巨大力量,在習得知識的同時,人們的主觀意識會隨之悄然發生重大的變化。立足文化熏陶主平臺就是要善于運用文化“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用大眾化、生活化的文化形式,寓教于樂,使人們在精神享受和藝術熏陶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潛移默化的感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和源泉,離開了與優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傳承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就失去了重要依托。當前,重中之重是要結合優秀民族文化創新,緊貼地方百姓實踐,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闡釋,針對人民群眾在學習和理解中的難點、疑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融入到群眾各項生產經營和生活實踐中,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在基層宣傳中,深度挖掘和弘揚地方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鑄入城市品格,推進文化傳承,培育現代市民意識。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地方先進文化為聚焦點,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以誠信、守法等為主題,創作高質量的文藝作品,實現弘揚地域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緊密結合。
四、夯實實踐養成主根基
離開生活的實踐,即便提煉出再好的核心價值也只能停留在空想。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群眾中落地生根,必須要把培育和踐行活動與百姓的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立足基層實踐,著眼習慣養成,引導人民群眾從小事做起,從自己身邊的事情做起。具體來說,一是創新活動形式,深化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宣傳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結合。常態化開展群眾歌舞比賽、農民讀書節、校園文化節等群眾性文體活動,繼續加強“四德工程”建設的創新力度,積極修訂村規民約,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前夕,根據節日特點,以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學習典型、宣講會、詩歌朗誦等形式,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等主題文化活動,探索更加豐富的宣傳、教育、引導方式方法。二是完善平臺載體建設,營造品牌效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導向,在鄉鎮基層大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程,推進鄉村文明建設,通過在各村居建設文明實踐站,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文化軟實力。依托各村文明實踐站設置農家書屋、流動書吧,通過閱讀傳承中華優秀美德,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通過“好媳婦”“好婆婆”“道德模范”等評選和“好家風好家訓”的養成等活動,抓群眾品牌活動,凝聚精神力量,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風氣。
五、完善制度保障主心骨
“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更廣闊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制度層面不夠完善的問題也更加凸顯。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踐行是一項漫長又艱巨的戰略任務,這一過程中,政策保障、制度規范和法律約束等制度保障機制缺一不可。要強化工作保障,建立健全相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從考核、督查、投入等方面著手,建立完善誠信“紅黑榜”機制和誠信檔案制度,完善組織保障,確保宣傳教育工作經?;?、長效化、持續推動。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貫穿到立法過程中,做好有關法律法規的立、改、廢和制度建設等工作,突出“守法教育”良序善治,力促公眾認可的道德規范轉化為法律規范,使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倡導和鼓勵,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制約和懲處,強化法律剛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宣傳工作的制度支撐。
【參考文獻】
[1]梁紅軍.基于價值認同的公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1).
[2]孫麗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文化建設的大眾化路徑[J].企業家天地(下旬刊),2012(06).
[3]葉敏.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J].求知導刊,2016(6).
作者:馬璇 單位:中共淄博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