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民仍然是當代中國最大的社會階層,農民問題至關重要。培育社會核心價值觀,必須將8億多農民納入其中,這既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一個理論問題。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黨和政府主動承擔責任、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社會倡導主流價值、引領社會思潮,需要農民個人自覺在“四個偉大”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關鍵詞: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一、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需要黨和政府全面深化改革
有效整合社會意識,使社會系統良性運行、和諧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體現,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切實有效地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要注重分配制度改革。“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但是,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3](P146)由鄧小平同志的論述可以看出,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排斥利益的滿足。要使廣大農民看得見實在利益,不斷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因此,要使新時期我國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取得實質性進展,就必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要促進分配制度的改革,切實保障農民減負增收,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發展成果。其次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構建民主、法治社會。“良好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將能夠給那些既有益于個人完善又有助于他人幸福的品質提供培養和發揮作用的環境,同時,又能夠有效地控制那些損人利己的惡劣品質和行經。”[4](P263)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民的思想中真正扎根,就必須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進一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切實保證農民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享受到全面的公民待遇。再次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健全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妥善處理好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健全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為此,就要從農民最迫切、最現實的需求出發,加大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財政投入,興建基礎文化設施,并注重及時維護與更新,提升文化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努力調動民間力量完善農村基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后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增進基層組織的實效化、高效化。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和國家在農村的“人”,是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做好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就必須要加強基層自身組織建設,提高辦事效率,增進基層組織工作的實效化、高效化。這就必須要提升基層干部隊伍的素質,加強基層干部隊伍的梯隊建設。
二、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育必須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
一種思想、一種價值深入人心離不開社會環境的影響。一般來說,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和社會輿論能夠催人奮進,引導人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不斷接受先進文化洗禮。反之,消極落后的社會環境則會誘導悲觀、消沉情緒,甚至帶人誤入歧途。為此,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大力倡導主流價值,突出時代的主旋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而農民群體仍是當今中國最大的社會階層。因此,我們不能放松對農民的主流價值教育,要幫助他們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中準確辨認符合自身和社會發展的價值觀念,引導他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社會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社會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對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成敗。因而,優化我國當前的社會環境,在全社會內樹立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榜樣,是深入開展對農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有效手段。要不斷優化社會風氣,廣泛樹立在各個領域內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典型榜樣,尤其注重對農村基層工作者典型事例的宣傳。要進一步強調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求他們能率先垂范,勇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領頭羊、排頭兵。同時,還要善于發現、宣傳普通農民典型,用農民身邊活生生的實例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共識。再次,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對傳統鄉村社會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加以利用,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要結合時代要求,從家訓族規、鄉規民約、風俗習慣中充分汲取豐厚滋養,既使傳統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又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深地植根于當代鄉土文化的沃土之中。最后,必須充分利用媒體,切實發揮其輿論導向作用。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利用好媒體,要打好陣地戰,掌握話語權,傳播正能量。要優化整個輿論環境,利用各種媒體平臺向農民宣傳主流價值,要理直氣壯地對錯誤的思想觀點進行有力批駁,針砭要害、揭露本質,幫助農民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比如,可以適時利用微博、微信等移動平臺加強與農民的互動交流,堅持正面引導,吸引廣大農民進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輿論場。
三、讓農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農民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主體力量。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廣大農民自覺用先進的文化思想武裝大腦,在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沒有農民內在的自我教育、自我學習,是很難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需要農民積極主動的學習、理解和接受。因此,必須引導農民進行自我學習,自覺用先進的思想文化武裝大腦,突破種種思想束縛,敢于探索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同時,也要進一步鼓勵和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當前的創新實踐,支持他們進行發明創造,多自主擇業、創業,多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開闊他們的視野,自覺感知、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魅力所在。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國家、社會和個人價值理想、價值目標的高度概括,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價值認識的最大公約數,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接關系到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勝利,關系到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的鞏固,關系到“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歷史進程。因此,廣大農民只有在“四個偉大”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找準自己的奮斗方向,才能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才能成就幸福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1][2]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英]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M].蔣自強,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作者:郭煒 單位:湖北民族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