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資源的需求日益劇增,為了滿足人民所需,工業的高度開采以及利用率低,造成較大的排放量污染了生態環境,違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這種循環經濟有效的促進可持續戰略的發展,本文將以我國的循環經濟為研究探討對象,分析其發展的趨勢以及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循環經濟;協調持續發展;產業體系
循環經濟是由線性經濟模式的以物質閉環流動為特征的經濟,為了減少因環境問題造成的嚴重影響,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生態環境,并以此實現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雙贏局面。
(一)循環經濟的產生
循環經濟最先產生于美國,在二十世紀中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鮑爾丁提出“宇宙飛船經濟理論”,他將地球比作太空中的宇宙飛船,這艘宇宙飛船只能通過不斷消耗自身的能量資源得以生存,表明人類生活以及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應該注重生態學規律,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使生態環境隨其共同發展。但是,這條理念卻沒有廣泛地推廣下去,人們只注重于對環境產生污染后的處理措施,減少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直至二十世紀末,人們才開始對其進行思想政策上的理論補充,開始注重其經濟體制的運行。
(二)循環經濟的發展
循環經濟主要是指對物質的閉環流動經濟,由于二十世紀末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及實行,人們開始意識到生態環境問題對經濟產生的重要影響,并提出一系列有關于循環經濟思想的體現的理念,改變對資源的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經濟模式,形成物質閉環流動經濟的三種關鍵性思路,促進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質性發展,達到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環境與經濟的雙贏局面的目的。
(三)循環經濟的原則
循環經濟一貫遵循3R原則,即以“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為內容的行為原則,該項原則促進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協調,減少工業化污染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促進環境與經濟之間的協調發展。
1、減量化原則。減量化原則作為循環經濟的第一原則,主要用于減少對于生產與消費運作流程中的輸入物質的數量,減少物質化,懂得提前預防資源以及生態環境被污染的現象,避免使其在危害發生后再想方案治理。
2、再使用原則。再使用原則是循環經濟的第二項需遵循的原則,更加注重于過程性,主要是增加服務的時間,對已經使用過的物品進行回收再使用,提高物品的利用率,加強環保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
3、再循環原則。再循環原則是循環經濟的第三個原則,是將所使用過的物品盡可能多地再利用,減少垃圾的輸出,從而減少垃圾處理場的壓力,將廢棄物進行加工創造,使其變成新產品再次投入運用于其他領域。針對于循環經濟的原則,不僅要遵循3R原則,還要注重產品生產的質量、生產過程中有害物質的排放等,對其加強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選用易循環利用的原材料,對有害物質進行環境無害化的及時處理,防止對環境的污染,并將產生污染的能量轉移至其他綠色能源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二、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
(一)構建合理的物質材料循環體系
物質材料循環體系是循環經濟于企業內部的微觀視角中的基本表現,通過將企業內部所流失的物質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經過適當合理的加工處理后使其用于原來的生產流程或新的生產過程中,以減少物料排放所引起的環境污染現象,遵循循環經濟的3R原則,創造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物料,保護生態環境。譬如二十世紀末的杜邦化學公司,它是當時最大的化學制造業,為促進環境與經濟的雙贏局面,放棄使用有害的化學物質,并創造性的開發使用耐用的乙烯材料等新產品,不僅提高了創造性,還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二)建立生態工業區
企業內部的循環具有一定得限定因素,總會產生一定的廢棄物料,只能從企業外部進行回收利用,組織循環。建立生態工業區就是將所有企業聚集起來,形成一種資源共享的局面,將從這家企業回收的廢棄物料轉換為另一家企業的能源,已達到廢棄物的循環使用,減少排放量,增加使用率,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建立生態工業區,就需要企業重視廢棄物料的排放問題,意識到廢棄物料的重要性以及生態工業區所帶來的企業之間的友好交流,確保廢棄物料得到最大最優化的利用。
(三)建造靜脈產業
于社會企業內部的循環,形成一種加強環境與企業經濟之間的良性循環;于社會整體的循環,要大力發展廢棄物料的回收再利用,建立資源回收產業并進行加工,使其二次投入使用,這種的稱之為靜脈產業。譬如德國用于對包裝品系列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的雙軌制回收系統,將回收的包裝品進行分類,然后根據其所含的物質資源進行加工改造再使用,將能直接回收使用的包裝品廢棄物直接返回制造商進行使用,減少廢棄物的排放以及生態環境的負擔,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三、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迅速,但其快速的發展中仍舊存在許多問題。從認識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循環經濟體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
(一)認識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對循環經濟的意識不足。許多企業在采用循環經濟發展時,不了解其根本,以至于不能完善應用。其中,譬如產品生產制作后進行的末端處理,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污染,必須注重末端處理,但是隨著污染物的逐漸減少,其所需成本卻越來越高,使企業所獲取的利益抵消于該末端處理所需的成本中,容易對社會造成惡性經濟效益,制止了技術的改革創新。對于末端處理應尊重生態環境,遵守環境法規,提供優化合理的系統促進環境發展與環境治理之間關系的良好發展,提高環境的治理,推動發展中國家向現代化行進的發展速度,以及對發達國家在環境治理方面的交流。
2、對循環經濟沒有全面的認知。因為諸多企業對循環經濟的認知理解僅僅存在于狹義范圍內,認為循環經濟就是保護生態環境,只要減少污染率即可,并未對其有全面的認知。循環經濟是一種綠色文明的經濟形態,更多的追求于社會整體的發展與協調,注重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模式,并以此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達到共贏的局面。
(二)循環經濟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落后的計劃經濟體制。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于政府的宏觀調控,還要結合計劃經濟體制,然而較為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不利于循環經濟的發展。計劃經濟體制是在政府的嚴格控制下以及市場管理體制的作用下發展,若要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計劃經濟體制就需要確保信息的及時全面,協調社會效益與個體效益之間的關系,完善管理制度體系,保證生產者以及消費者的正確有效的選擇和決策;反之,如若不改革發展計劃經濟體制,就會阻礙循環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自然資源浪費以及環境的污染。
2、市場經濟體制的自由化。過度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制不利于循環經濟的發展,市場作為主導作用,并不能全面的實現循環經濟的發展,譬如對于廢棄物的處理,市場運作失靈,不能完全的發揮其作用;對于資源的開發利用,市場僅僅能夠對企業產生激勵作用,不能確保效率。只有不受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的局限性,嚴格執法守法,對于廢棄物的污染排放大力控制并處理,將處理環境污染的資金計算入企業的成本之中,不受宏觀政策所帶來的影響,確保循環經濟的發展。
(三)環境標準存在的問題
環境問題一直以開就是國家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對于企業的經濟發展,不可避免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污染,廢棄物的排放、化學用品的排放等,為了制止污染的嚴重發展,需要制定相關的環境標準,為環境管理部門的監督執法帶來有效的依據。然而,因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經濟條件的制約,致使環境標準不夠完善,其治理手段力度不足,掌握的環境標準的范圍不準確,對社會的影響力不夠強,不能起到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
(四)企業存在的問題。
企業的產品生產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所獲取的市場信息不夠完善,影響企業的生產;在技術設備方面,企業更注重于使用進口的設備,花費大量的資金;在企業生產的結構方面,企業發展的規模較小且不集中,不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科學技術不先進,沒有較強的自主開發能力,造成企業基礎薄弱,只能以犧牲環境來謀取利益,缺少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四、結語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資源的需求日益劇增,企業對于資源的高度開采以及利用率低,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違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而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存在許多問題,一直阻礙著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以及綠色文明的實行。因此,要結合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措施解決所存在的問題,確保生態環境與經濟相適應,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梅.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現狀及其策略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1(06)
[2]董玉瑛,劉靜言,鮑雅靜.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存在的問題及前景展望[J].安徽農業科學.2008(08)
[3]趙鵬,邢振綱,張宏偉.中國發展循環經濟的研究[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3(03)
作者:潘冰 單位:菏澤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