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中有很多難理解的法規條款,傳統的授課是以理論講授為主、簡單模擬為輔,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比較被動,缺少綜合素質的培養,難以符合招投標、合同類企業所需專業技術人員的標準。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招投標文件的編制、開標的正確順序、投標報價的決策、合同示范文本條款理解、施工合同管理與合同索賠等。
2《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教改內容和目標
2.1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現代教育學者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自我教育過程,是一種要求學習者必須全部身心參與的特殊認知過程”。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的創造力。傳統的課堂講授,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不出一起學習的氣氛,造成學生沒興趣、上課玩手機、作業網上抄襲等現象。如果采用角色代入法、案例分析法、對比施教等多種教學方法,授課中依據課堂氣氛和所講授的教學內容,靈活地應用課堂教學手段,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角色定位是角色代入法的第1步,是學生在所從事行業中的角色定位,讓學生認識到行業中各工種的職責,是學生管理職責執行力的切人點。在學習過程中,先將學生分組,以組為單位建立各個協作公司,學生自己角色定位,包括企業定位和崗位職務定位。可以通過招投標的程序來進行細化分配,各籌建模擬公司可以細化各工種人員職責,如可以分職責設置前期的招投標負責人、總工程師、項目經理、造價預算部長、總監、技術員等職務,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挑選角色。在知識儲備的后續教學中,通過模擬公司的職責,根據任務需要安排相應工作給學生完成,使學生對建筑業相關人員職責有初步認知。
2.2提升學生的實踐及綜合應用能力
傳統教授方法看重理論講授,沒有系統規劃整個招投標全過程,沒有建立該課程與原有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從角色定位到模擬現場實踐:要求學生在提升技術的同時,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全部程序。盡量做到"四能”:①能做。在工作中解決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②能寫。可以根據現實情況寫出各種可行的報告;③能說。準確無誤地表述自己的看法;④能干。做好每一份工作,有組織協調能力。人才培養目標改革成功的關鍵,是學生畢業后能夠適應工作崗位,并在較短的時間內獨立承擔崗位工作。通過在課程中模擬現場實踐,使學生參與到招投標過程中,實現“四能”培養目標,增加就業率。從模擬實踐到觀察感知,心理學家班杜拉說過:“人的做事能力是可以通過觀察學習獲得的,這些認知過程的學習就是加深知識的過程”。在講授理論內容之前,先以現實工地招標公告、招標文件及投標文件等做為學習的切入點,是學生了解自己所學課程的良好開端。讓學生們帶著3個W去學習知識,從而解決疑問。
2.3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接受,解決問題的同時拓展創新能力。課程教授過程當中采用對比施教法,用下列三種方式解決同學們提出來的問題:①提問的同學自己查閱相關書籍或網上收集資料;②由其他同學來幫忙答復問題,查閱相關書籍資料,再講解;③由教師逐個解答。對于工程招標、投標、合同章節,交叉采用第①種、第③種方式進行解答。當老師直接回答時,學生只是聽,知識接收差;同學們配合密切、主動積極是前兩種學習方式的情況;第②種方式優勢更多,一個人學會而且能講出來,那肯定是學通了,在講解的過程當中語言表達能力、個人的自信心都得到了提升。教改實踐中,通過引入招投標模擬實訓軟件,在學習、應用軟件的過程中了解招投標過程,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效率,在此基礎上鞏固、強化了所學的專業知識。
3結語
更新過時、落后的教材,要與建筑行業相關規范相符合,要及時更新課程知識,更好地適應建筑市場的發展。通過實際案例,模擬企業角色,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讓學生系統地接受相關理論知識,完成學習目標。學生通過思考后的實踐操作,增強同學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充分體現高職院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為同學們畢業后的發展和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佘立中.土建類學生工程合同管理能力的培養與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4(2):59-62.
[2]袁康敏.工程應用型本科人才素質教育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7(28):241.
[3]高盼盼,許國賀,齊立萍,李賀.《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淺析[J].建材與裝飾,2018(15):188.
作者:文利 張瓊英 趙姣珍 單位: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