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視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與包裝方法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綜藝節目完整制作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后期剪輯與包裝的作用至關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電視綜藝節目的質量,因此,提升后期剪輯水平、加大包裝力度已逐漸成為綜藝節目“比拼”的關鍵。本文首先分析做好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與包裝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然后從當前綜藝節目所存在的不足入手,以剪輯與包裝兩個角度闡述當前做好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與包裝工作的方式方法,并對提升節目質量和受眾的觀看體驗進行探索。
關鍵詞:電視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與包裝;方法與技巧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其自身的精神生活需求也逐漸水漲船高,這也對電視綜藝節目的質量、種類、形式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為了更好地滿足大眾閑暇時間的休閑娛樂需求,也為了提升觀眾滿意度、增加“觀眾黏性”,越來越多的節目制作團隊將后期剪輯與包裝作為提升綜藝節目創新性、避免同質競爭、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關鍵舉措。
1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與包裝的重要性
所謂電視節目的后期剪輯與包裝,指的是利用高端技術和專業設備,收集、融合前期所拍攝和創作的各類素材,并通過一定手段的修飾來呈現理想效果的處理過程。若把電視綜藝節目的制作比作一條完整的生產線,那么后期剪輯與包裝就是電視節目這一產品“出廠”前所經歷的最后一個環節。剪輯方式、包裝方法等的運用,直接影響了綜藝節目的質量和最終的呈現效果,同時,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眾對節目的喜愛程度。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大眾的審美水平等與以往相比都有了較大轉變,這為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與包裝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只有通過理念與技術的革新,實現節目內容、形式、播出效果的創新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大眾審美的新變化。就一檔綜藝節目而言,雖然每次播出的時間有限,但其內制作過程卻是一個反復選擇素材、技巧,并通過各種不同的搭配對素材進行優化的過程,從這一層面分析,后期剪輯與包裝這一環節至關重要。其一,可以有效突顯主題。后期剪輯與包裝可以使畫面更有層次感和立體感,感染力更強,也能夠使電視綜藝節目的主題得到強化,進一步提升受眾的觀看體驗。例如,在后期剪輯與包裝綜藝節目時,制作人員通常會根據實際情況添加一些特效,以增強節目的娛樂性,更好地與主題相呼應[1]。其二,提升節目的現場感。在當今綜藝節目制作同質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營造身臨其境的現場感是避免同質競爭、脫穎而出的關鍵一環,而后期的剪輯和包裝方法可通過與節目相匹配的音效加入其中來有效實現這一目標,從而提升節目的現場感。其三,提升節目的藝術感。后期剪輯與包裝,既是對之前素材的歸類、整合、優化,又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將音效、畫面等多種要素通過現代技術的處理,更好地突顯整體的藝術性、提升大眾的觀看體驗,對于綜藝節目本身的藝術水準的增強大有裨益。
2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與包裝問題分析
2.1剪輯過于簡單、技巧性差
就綜藝節目而言,后期剪輯與包裝體現了編導對節目內涵的認知和理解,也是向受眾傳達自身看法、觀點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實際拍攝工作中,多數綜藝節目會綜合運用多個機位,且隨著綜藝節目的多樣化,使用的機位數量也越來越多。當然,多機位的運用也方便了剪輯工作的開展,鏡頭可從多個角度進行銜接。但在實際剪輯過程中,編導會因理念存在偏差、業務能力較低等,導致節目內容在拼接時產生一定的誤差,且長時間運用單鏡頭容易使觀眾感到視覺疲勞。同時,相對單一、枯燥的音畫同步的剪輯手法被重復、大量地運用到了對話過程中,新鮮感過后,觀眾的視覺疲勞陡然而增。此外,在剪輯一些精彩鏡頭時,個別編導因未全面、深刻地了解節目所要表達的主題,而難以通過剪輯將一些強化主題的鏡頭進行整合,從而降低了作品質量,導致觀眾大量流失。
2.2節目包裝風格相對單一
一些后期制作人員在包裝綜藝節目時,缺少創新意識、創新理念,難以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融入新元素,而是慣用一些十分常見、普通的手法,并且其常會忽略一些技巧性環節,如花絮、片花等,這都降低了綜藝節目的新意,觀眾并未感到耳目一新。對于綜藝節目來說,無論是人物形象的包裝、基本色彩的運用還是片頭片尾的處理、整體的連貫性等,對節目的視效體驗都會產生較為直觀的影響[2]。一旦后期制作人員不夠重視或疏忽了任何一個方面,都會直接影響節目收視率。從另外一個層面分析,在當前行業競爭日漸激烈的時代,長期使用單一的包裝方法、技巧,不僅難以有效鍛煉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還會對從業人員的未來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3綜藝節目后期剪輯與包裝原則
3.1剪輯與包裝內容
其一,畫面摳像。這一技術是為了調整節目背景,即借助各種摳像技術,在設置背景色時選擇綠布或藍布來突出和強化主要事物。在處理完調色任務之后,工作人員可利用摳像技術進行邊緣化處理,從而使主要事物的形象更加明顯,便于觀眾更加直觀地感知節目的主題。其二,場景加速。這一技術應用時間較長,但在剪輯過程中較為常用,其目的是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工作人員通過調整、控制節目的播放速度,可以防止因速度過慢或過快導致的欣賞體驗的下降,從而滿足觀眾對節目的實際需求,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其三,場景特效處理。這一技術主要是借助計算機來制作特殊場景,其能夠在減少節目制作投入成本的同時,滿足廣大觀眾對恢宏場景、優美畫面等高質量綜藝節目的需求,可謂一舉兩得。其四,合成技術。為了展現獨特的技術效果,在后期制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可利用剪輯合成技術將不同的畫面放在同一場景,并可結合需求隨意調整畫面,這使得電視節目可選擇的場景更為多元,綜藝節目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3.2剪輯與包裝原則
其一,統一性。綜藝節目在后期制作時,要保持一致性與統一性,如節目的外在表現形式、形態、色彩等要保持一致,這既是提升節目質量的需要,也是開展后期剪輯、包裝工作的基本前提條件。其二,漸變性。為保證包裝效果,提升節目質量,工作人員應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工匠精神,借助現代化的包裝技術調整整個包裝流程,并對每個環節進行持續優化,以漸變性原則保證節目的包裝質量。其三,超前性。后期制作人員在進行剪輯、包裝時,既要立足于當前觀眾的需求,也要從行業發展的視角出發,打好“提前量”,不斷革新觀念、理念,提出前瞻性的預測,同時制作人員也要靈活多樣地利用各種現代化手段,設計出更多兼顧當前和未來的包裝方案,促進綜藝節目剪輯、包裝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
4綜藝節目后期剪輯、包裝方法分析
4.1剪輯
在綜藝節目的完整制作流程中,剪輯看似是對前期拍攝的各種素材的加工,實則是二次創作,在這一過程中,為滿足受眾需求,制作人員需融入創新性的剪輯思維、理念,并要通過重新梳理、整理、整合各種素材,將觀眾比較喜愛的片段剪輯進去[3],相當于對素材進行全新創作。在剪輯過程中,制作人員要將鏡頭腳本、文稿內容進行有效結合,確保每個鏡頭的內容都予以明確;在取舍各類鏡頭時,制作人員也要根據編導的實際需求作出取舍,從而在綜藝節目信息內容準確無誤的基礎上,再開展剪輯的各項程序。在執行過程中,制作人員可借助蒙太奇手法、非線性剪輯系統[4],使綜藝節目的主題進一步突顯,讓鏡頭銜接更加流暢,以免過度跳躍降低了傳播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作中,后期剪輯人員要嚴格按照邏輯性、組織性的基本原則,提高剪輯部分的整體效果,保證電視節目完整[5]。而為保證敘事流程的完整性,剪輯人員應兼顧首尾兩端的銜接與呼應;為提升鏡頭銜接的自然度,剪輯人員可交錯搭配特寫、近景、中景、遠景等多種場景,但各種剪輯技術的創新和技巧的運用,都必須以電視節目的完整性作為前提,在保證電視節目完整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完善,能夠促進綜藝節目水平的提升。
4.2畫面
作為綜藝節目后期包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畫面包裝必不可少。在開展實際工作之前,制作人員首先要全面分析畫面的表現需求,為避免突兀的鏡頭出現而影響觀看感受,制作人員可以增加一系列的效果處理,如轉場特效、淡入淡出等來提升畫面的表現效果。例如,綜藝節目有時會回顧往期與本期的節目片段,在這些回憶類場景中,對于具有沖突性的畫面,制作人員可以采用虛化處理與黑白畫面相結合的形式,激發觀眾的聯想力和想象力,以此提升畫面表現力。其次,個別畫面、現場出現的隱私行為如需特殊保護,制作人員可通過特效和后期補救進行適當處理。再次,為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制作人員應注重畫面包裝的創新力度,如在正式播放綜藝節目之前,可以適當插入片花或精彩花絮等。最后,制作人員需要均勻地分布各類畫面和顏色,實現畫面與畫面之間良好的銜接,從而為觀眾提供更為優質的視覺體驗。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畫面包裝時,畫質、畫面感是基礎工作,可以保證人物之間的自然銜接,提升視覺體驗的自然感和舒適度。
4.3音效
對于綜藝節目而言,音效處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后期剪輯和包裝工作,優良的音效處理可以提升節目的空間感、吸引力,起到更好地烘托氣氛的作用。隨著觀眾審美體驗的提升,音效處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因此,綜藝節目在處理音效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節目的不同內容、形式、定位、風格等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音效,從而實現音樂與畫面之間的完美匹配,提升感官效果。例如,在《奔跑吧》2017-06-02期的足球活動環節中,鄧超第一次踢球時,背景搭配的音樂是《Doyoubleed》;當鹿晗把兩個球成功守住時,播放的音樂是《超級冠軍》;鄧超、李晨第二次跑指壓板時,背景音樂是《Nothingfromnothing》[6]。值得一提的是,鄧超有一次在準備踢球時,對李晨進行了“虛晃一槍”,這個時候的背景音樂是《Sickthanyou》,與當時的場景十分搭配。鄧超在踢球未成功時,配樂是他自己唱的搞笑歌曲《無敵》,之前的斗志滿滿與之后的失落反差表現得淋漓盡致,觀眾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快樂。此外,作為音效包裝的重要部分,合適的配音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能夠為綜藝節目增添色彩。
4.4片頭與片尾
為保證綜藝節目的前后連貫性、整體效果的一致性并進一步突顯主題,制作人員需要注重做好片頭與片尾的剪輯與包裝工作,而這一項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后期制作人員的創作能力和審美能力。具體來說,在制作片頭與片尾時,制作人員要統籌融合音樂、特效以及字幕等多種要素,以進一步突顯綜藝節目自身的特色和個性,同時這也有助于彰顯節目風格,增強觀眾的觀看體驗。在包裝綜藝節目片頭時,最基本、最常用的原則和方式是簡潔明了,制作人員不僅要將本期節目的主要內容完全展示給觀眾,還要實現主題思想的傳遞。在包裝片尾時,后期制作人員要將本期綜藝節目內容與觀眾探索未知及想要知道結局的心理相結合,可通過營造懸念的方式,增強下一期節目的吸引力,讓更多的觀眾對之后的節目保有期待。
4.5字幕
在綜藝節目的后期剪輯和包裝環節中,字幕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且形式更為多樣。就目前的綜藝節目而言,字幕應用十分廣泛,且形式多元,例如,部分節目將字幕處理為角標,直接與畫面搭配,極大地提升了節目的娛樂效果。傳統的綜藝節目常采用線性編輯的方式處理字幕,但目前而言,隨著大眾審美體驗的提升和技術手段的進步,各種非線性編輯手段得到了充分應用,這具體體現為字幕的動作、顏色、形式、字體、大小等都各不相同。另外,綜藝節目的字幕也有了更多的變化和選擇,不同畫面中多種出入效果的實現,保證了節目的后期制作效果。例如,花字在設計感方面的表現力更強,是目前綜藝節目常用的字幕,且修飾類花字、強調類花字、說明類花字等的靈活應用,更好地發揮了字幕的作用。
5結語
就綜藝節目而言,后期剪輯與包裝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其能夠直接影響節目的呈現效果和節目質量,且隨著剪輯與包裝技術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后期的剪輯與包裝甚至起到了二次創作的作用。因此,制作人員要結合剪輯與包裝技術不斷細化綜藝節目的結構和內容,以此推動綜藝節目制作向精良化發展,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
參考文獻:
[1]郭勵.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中的編輯思維[J].新聞研究導刊,2017(3):195-196.
[2]賀泓睿.試論新形勢下電視節目后期的剪輯技巧[J].電視指南,2017(23):100.
[3]夏雪.綜藝電視節目的后期剪輯技巧研究[J].藝術科技,2019(9):113.
[4]于寶瑩.蒙太奇思維在電視綜藝節目中的應用研究[J].記者搖籃,2020(4):95-96.
[5]卞合江.淺析綜藝節目中花字的創新運用:以《我想和你唱》為例[J].現代視聽,2017(8):58-62.
[6]馮海燕.關于電視節目后期的剪輯技巧研究[J].新聞傳播,2014(5):93.
作者:于小菁 單位:鄭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