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普外科護理工作中優質護理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普外科患者的病情比較復雜,其年齡跨度較大,導致普外科的護理工作難度較大。因此,對普外科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對提高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促使其早日康復具有積極的意義。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對普外科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進一步證實此種護理方法在普外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我們對2014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4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5年9月13日星期日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48例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48例闌尾炎患者,有30例膽囊炎患者,有40例胃穿孔患者,有20例甲狀腺腫患者,有10例肛瘺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和優質護理組,每組各74例患者。常規護理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3.68±11.82)歲,其以往住院的次數為1~3次。在本組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為57.2%。優質護理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7.45±7.51)歲,其以往住院的次數為2~4次。在本組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為56.4%。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以往住院的次數及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常規護理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在患者入院后,為其安排床位,協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對其病情進行評估。對患者在術后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和手術切口敷料等情況,并進行常規輸液等。對優質護理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進行優質護理的方法是:
①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家庭情況。向患者介紹病區環境及醫護人員的相關資料,消除其對醫院的陌生感,使其迅速地適應院區的環境。護理人員在接待患者及其家屬時,態度要親切,以便為后期的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大多數患者因不了解其自身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容易出現焦慮、煩躁、沮喪、不配合治療等消極情緒和行為,護理人員應向患者介紹相關的疾病知識,讓其了解自身的病情及治療的相關注意事項。
③進行飲食指導。囑手術患者在術后應從食用流質食物過渡到半流質食物。在患者可正常飲食后,囑其應注意保持營養均衡。
④進行康復訓練。部分患者在進行手術后需要進行康復訓練。護理人員應協助其進行功能訓練。
⑤一些手術患者在術后還不能自主地排大小便,護理人員應協助其進行排便排尿。
⑥護理人員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與專業技能,積極主動地為患者服務,密切觀察其各項生理指標的變化情況,嚴格執行三查七對,避免因護理人員個人的疏忽而導致患者發生危險。
⑦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采取開放式溝通與封閉式溝通相結合的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以便了解其真實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很多手術患者在術前會出現煩躁,精神緊張,坐立不安等不良情緒和行為,有的患者還會出現心悸氣短、四肢發冷等癥狀。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其家屬及時進行溝通,了解引起患者焦慮的原因,并采取應對措施。有的患者因對手術的過程不了解而產生焦慮心理,應讓其了解手術的過程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并向其講述以往的手術成功的案例,從而減輕或消除其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家屬密切配合,多關心患者,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⑧醫院管理者應進一步完善醫院的規章制度,如建立獎懲制度、制定科學的護士值班表等。合理地安排日間和夜間的護理人員,以方便其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及對護理工作的配合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調查,了解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可分為以下幾個級別:非常滿意,一般和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l0.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對護理工作的配合率及其對護理服務滿意率的比較在常規護理組患者中,有31例患者發生醫患糾紛,其醫患糾紛的發生率為41.8%。在優質護理組患者中,有9例患者發生醫療糾紛,其醫患糾紛的發生率為12.1%。優質護理組患者醫患糾紛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在常規護理組患者中,有24例患者積極地配合護理工作,其對護理工作的配合率為32.4%。在優質護理組患者中,有56例患者積極地配合護理工作,其對護理工作的配合率為75.6%。優質護理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配合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常規護理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47.2%,優質護理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81.5%,優質護理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優質護理是指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使其能積極主動地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高質量護理。為了提高醫院護理服務的質量,醫院管理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
①醫院應合理地調配人力資源,科學地安排護士排班表,避免護患比例嚴重失調和護理人員過度勞累。
②護理人員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積極主動地為患者服務,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優質護理。綜上所述,對普外科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配合度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作者:楊君 單位:山東省新汶礦業集團協莊煤礦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