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不能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部分護士缺乏嚴格執行制度的意識,不能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有時僅憑自己的經驗進行護理,如有的護士只核對藥名、不核對姓名,致使給患者用藥時張冠李戴、輸錯液體或發錯口服藥時有發生,這樣就容易造成藥物不良反應,給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誘發護患糾紛[2]。
1.2不能嚴格按照醫囑進行護理操作
部分護士不能嚴格按照醫囑進行護理操作,有的僅憑自己的主觀印象,未能及時發現醫囑中的要求變化,以致錯誤地進行了護理操作。還有的護士不能按照醫囑,及時提醒患者定量服用藥物,以致出現少服、多服、錯服藥品的情況,容易造成藥物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誘發護患糾紛。
1.3不能嚴格按照護理操作規程進行護理操作
部分護士僅憑自己的工作經驗進行護理操作,不能嚴格執行護理分級制度、無菌操作制度、護理操作規程制度等,以致不能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不能及時評估護理風險,不能將健康教育落實到位,因護理操作給患者帶來某種消極影響,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影響患者的就醫安全,誘發護患矛盾。
1.4不能嚴于職守,缺乏責任感
部分護士缺乏工作責任感,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時常出現串崗、離崗等情況,不能及時到病房巡視,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部分護士因為家庭、經濟負擔重,在工作中不能集中精力,常常因為分心導致護理差錯,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誘發護患糾紛。
1.5存在消極倦怠心理
由于護理工作量大,工作瑣碎,技術和服務水平要求高,容易給患者帶來極大的思想壓力,容易引起護士的消極怠倦心理,表現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熱情,對待患者冷漠,這樣容易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發生。
2防范護理不良事件的對策
2.1嚴格執行護理三查八對制度
組織護士學習相關的規章制度,要求護士認真執行護理查對制度、護理分級制度、按時巡視患者,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以降低護理差錯和事故的發生率。
2.2定期進行業務考核、培訓,加強安全教育
定期對護士進行護理操作培訓,定期對護士進行業務考核,提高護士的護理操作水平;定期對護士進行安全教育,提高護士的安全意識,提高護士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護士的工作責任心,以確保護理安全。
2.3護士應積極調整心態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減輕緊張和焦慮,提高承受各種壓力的能力,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做好護理工作,以降低因消極怠倦心理造成的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3]。
2.4規范流程,理性管理
不良事件的發生多與核心制度執行不嚴格相關。因此,根據以上分析結果,對于身份識別制度、醫囑執行制度、跌倒墜床管理制度和管道管理制度進行合理修訂并制定簡單、清晰的流程。結合以上流程對全員進行培訓和考核,要求全員知曉并能正確實施。科室和護理部實行雙重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未達標的護士,要求科室重新培訓,護理部進行持續跟進,對于不合格的護士,扣發本人獎金。
3.總結
總之,應當加強對護士進行護理安全教育,提高護士的安全意識和制度執行力;定期對護士的技術水平進行考核,提高護士的護理操作水平,增強護士的工作責任心,以降低因護士因素造成的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確保患者的就醫安全。
作者:馬杰 單位:內蒙古興安盟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