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機器人輔助固定治療骨盆骨折的護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機器人輔助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骨盆骨折的護理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機器人輔助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骨盆骨折患者14例的臨床資料,經過術前術后的重點護理,比較患者的血壓、心率、疼痛數字評分(NRS),并觀察其術后并發癥情況。結果患者術后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均低于術前(P<0.05);術后NRS評分≤3分比例高于術前(P<0.05)。術后隨訪4~6個月,患者未發生傷口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泌尿道感染等并發癥,患者可下地負重或部分負重行走。結論對行機器人輔助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的骨盆骨折患者進行護理,可穩定患者的血壓和心率,減輕術后疼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骨盆骨折;圍手術期護理;機器人
骨盆髖臼損傷多由高能量造成,其發病率約占所有骨科骨折的3%,但致死率卻高達13.4%,且50%以上的骨盆損傷患者都伴隨有其他并發損傷[1]。傳統治療通常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但該術式切口大、出血量多、對患者身體傷害大,且術中容易造成血管神經的損傷,引發術后感染等并發癥[2]。我科開展機器人輔助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骨盆骨折,創傷少,出血少,患者術后恢復快。本研究探討機器人輔助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骨盆骨折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行TiRobot手術治療的14例患者,所有患者為全部為閉合性骨盆骨折,其骨盆前后環損傷無移位,或骨折有移位但易行閉合復位或有限切開復位。其中男8例,女6例;年齡27~81歲,平均(52.1±0.5)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3例,車禍傷6例,重物砸傷或擠壓傷5例;合并出血性休克3例,顱腦外傷3例,頸椎骨折1例,胸腰椎骨折2例,肋骨骨折3例,四肢多發骨折3例,肝挫傷2例,尿道斷裂1例;Tile分型:B型10例,C型4例;入院時間為傷后4h~3d,外傷至骨科手術時間為5~20d;3例患者在急診發現休克、病情不穩定,送ICU治療,病情穩定后轉回普通病房。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行X光及CT檢查,并在全麻下行手術治療,采用由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制造的TiRobot外科手術機器人,該設備主要由主控系統、多自由度機械臂、光學跟蹤系統三部分組成。醫生通過主控系統進行手術路徑的規劃,實現術中精準定位。手術流程分為圖像采集和配準、手術路徑規劃、機器人輔助置釘、透視驗證路徑四步。對于復位不滿意、有移位的骨折,麻醉后行閉合復位。后環損傷行機器人輔助經皮空心螺釘骶髂關節固定,前環損傷行機器人輔助經皮空心螺釘恥骨支或恥骨聯合固定。
1.3護理方法
護理重點包括:①術前護理:抗休克護理、預防深靜脈血栓、防壓瘡護理、便秘護理、骨牽引護理、腸道準備;②術后護理:疼痛護理、預防傷口感染護理、康復護理。
1.4觀察指標
①比較手術前后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②疼痛評分:采用疼痛數字評分法(NRS)評估,評分范圍0~10分。0分:無痛;1~3分:有輕微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漸強烈的疼痛,難以忍受。③觀察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包括傷口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泌尿道感染等。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4.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結果
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60min,平均術中出血量約100mL。術后影像學檢查顯示14例患者復位滿意,內固定良好,術后7~14d出院。
2.2血壓與心率
術后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均低于術前(P<0.05)。見表1。
2.3NRS評分
患者術后NRS評分≤3分比例為92.86%,明顯高于術前的21.43%(χ2=14.583,P=0.000)。見表2。
2.4并發癥
術后隨訪4~6個月,患者未發生傷口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泌尿道感染等并發癥,患者可下地負重或部分負重行走。
3討論
3.1術前護理
①抗休克護理:開放性骨折盆底撕裂傷和嚴重閉合性骨盆環骨折伴盆腔內出血可導致不同程度休克,病死率高達60%[3]。護士要特別關注骨盆骨折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化驗結果,及時發現休克。休克指數(SI)定義為心率和收縮壓的比值,臨界值為0.7[4]。SI是創傷性出血、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狀態的簡單有效的評估指標,用于指導臨床搶救及評估治療反應,其準確性已得到公認[5]。對SI>0.7,心率>100次/min,收縮壓<100mmHg的患者予以心電監護,觀察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變化。②預防深靜脈血栓:做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屬深靜脈血栓發生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抬高患側下肢10°~15°,促進血液回流。指導患者多飲水,飲水量2000~2500mL/d,禁煙,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雙下肢行踝泵運動,4次/d,10~15min/次。盡量避免在雙下肢進行穿刺。③防壓瘡護理:患者入院后采用Braden壓瘡風險評估表評分,若評分≤18分則予以防壓瘡護理。保持床單干凈、干燥,及時更換濕臟床單。每2h托起臀部更換水墊并外涂陳渭良傷科油按摩受壓部位。陳渭良傷科油是我院自制制劑,其主要成分為黃柏、梔子、地榆等,具有行氣活血、促進微循環、修復組織功效,用于預防跌打損傷、壓瘡[6]。④便秘護理:指導患者進食潤腸通便、富含粗纖維食物。患者每天餐后30min順時針按摩腹部20min,以促進腸蠕動,預防便秘,有內臟損傷的患者除外。⑤骨牽引護理:牽引治療期間,要求軀干放直,骨盆擺正,雙下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內收[7]。牽引過程要檢查牽引肢體趾端血運、肢體感覺,及時發現神經損傷。⑥腸道準備:術前禁食10~12h,禁水6~8h。與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相比,機器人輔助手術必須行清潔灌腸,以確保術中顯影清晰。術前晚、術晨各清潔灌腸一次。
3.2術后護理
①疼痛護理:術后第1d行耳穴壓豆,選穴皮下、神門、心、垂前。指導患者每穴每次按壓2~3min,每4h按壓1次,雙耳交替,以局部有酸、麻、脹、痛或發熱感為宜。神門、皮質、心、肝、腎、垂前穴位合用,可行氣活血、鎮靜鎮痛、促進睡眠[8]。②預防傷口感染護理:保持病房環境整潔安靜,溫度維持在25℃左右,減少探視人員。每天傷口換藥,75%酒精消毒后外敷黃水紗。傷科黃水紗是我院自行研制的中藥濕敷洗滌劑,由紫草、梔子、黃連、黃柏、薄荷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作用,主要用于早期閉合性或開放性軟組織損傷、創傷感染等[9]。③康復護理:告知患者康復鍛煉原則是循序漸進,主動為主,被動為輔[10],以個人能耐受、鍛煉后無疲勞感為度。根據骨折愈合時間指導患者下地行走時間及方法。下地前取端坐位3~5d,無頭暈,過渡到床邊站立2~3d,自感無不適才能開始行走。下地過程需有體力好的家屬在旁保護,以防墜床、跌倒。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均低于術前(P<0.05);患者術后NRS評分≤3分比例為92.86%,明顯高于術前的21.43%(P<0.05);術后隨訪4~6個月,患者未發生傷口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泌尿道感染等并發癥,患者可下地負重或部分負重行走。綜上所述,對行機器人輔助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的骨盆骨折患者進行護理,可穩定患者的血壓和心率,減輕術后疼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2]趙春鵬,王軍強,蘇永剛,等.機器人輔助經皮螺釘內固定治療骨盆和髖臼骨折[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49(2):274-280.
[3]王誼,林野,陳玉梅.62例不穩定性骨盆骨折行經皮閉合內固定治療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5):469-470.
[5],王玉芝,劉志.休克指數在腹腔實質性臟器閉合性損傷休克早期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09,49(48):93-94.
[6]鐘廣玲,陳志維.陳渭良骨傷科臨癥精要[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25.
[7]李玉梅,沈寶英.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損傷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76-77.
[8]杜雪蓮,陳玉梅,林梅.中醫護理方法對下肢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影響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9):1273-1274.
[9]詹志來,胡峻,劉談,等.紫草化學成分與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21):4127-4135.
[10]葉榮,嚴懷寧,張曉峰,等.骨盆外固定支架聯合早期康復治療骨盆骨折66例分析[J].重慶醫學,2015,44(27):3837-3839.
作者:黃泳梅 杜雪蓮 吳征杰 李燦輝 董佩文 單位:佛山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