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門急診患兒留置針護理模式應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門急診患兒留置針延續護理中協同護理模式的應用。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門急診使用留置針輸液患兒,隨機均分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協同護理,對比兩組效果。結果:研究組護理服務態度、操作規范、操作感受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10.00%低于對照組,留置天數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門急診患兒留置針延續護理中協同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明顯,有利于提升護理綜合質量,減少留置針相關并發癥,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門急診;患兒;留置針;延續護理;協同護理模式
護理方式對于維護患兒留置針安全性意義重大,協同護理模式注重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患兒及家屬積極能動性,引導患兒及家屬參與護理過程中并發揮應有的協同作用,從而提高護理的總體質量和留置針安全性[1]。本研究選擇我院收治的80例門急診留置針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門急診患兒留置針延續護理中協同護理模式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門急診留置針患兒,隨機均分兩組各40例。研究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4.6±1.1)歲。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4.7±1.2)歲。兩組間數據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納入與排除
納入標準:①患兒臨床上因多次輸液需要予留置針,病歷完整。②患兒家屬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兒。②合并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或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統疾病的患兒。③合并精神分裂癥、躁狂、多動癥等嚴重精神障礙性疾病的患兒。④合并尚未控制的高度傳染性疾病的患兒。⑤配合程度較差的患兒。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協同護理。常規護理即采用宣傳手冊的方法,為患兒家屬留咨詢電話提供咨詢服務。協同護理注重患兒及家屬能動性的發揮以及健康決策能力的挖掘,具體包括:①評估患兒及家屬的留置針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②加強健康宣教。發放有關留置針的注意事項宣傳畫冊,粘貼宣傳海報并時刻提醒患兒及家屬留置針的使用注意要點、維護要點、簡要應急處理方式等。③考核。對患兒家屬進行相關技能技巧的考核,強化患兒家屬記憶,現場展示相關處理方法。④隨訪調查。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定期了解患兒留置針相關情況,詳細記錄是否出現堵管等并發癥并電話指導。⑤維護護患關系和諧。護理人員積極耐心解答患兒家屬相關疑惑,態度端正,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盡量做到圖文并茂。
1.4觀察指標
采用自制護理質量評分表評估患者服務態度、操作規范、操作感受三方面,各項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高。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數×100%。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和留置天數。
1.5統計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_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c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護理質量對比
研究組護理服務態度、操作規范、操作感受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75.00%(P<0.05),詳見表2。
2.3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和留置天數對比
研究組堵塞、滲液、壓瘡、感染各1例,并發癥發生率10.00%,對照組堵塞3例、滲液3例、壓瘡3例、感染4例,并發癥發生率32.50%,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c2=6.96,P<0.05);研究組留置天數(3.94±0.97)d高于對照組(2.32±0.54)d(t=7.87,P<0.05)。
3討論
靜脈留置針是臨床上用于輔助多次輸液的一種方法,有利于減少多次輸液穿針導致的疼痛不適和焦慮恐懼,并減少護士的工作量[2]。門急診患兒由于配合程度不高,活動度較大,留置針在帶來方便的同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3-4]。協同護理模式引導患兒及家屬共同參與留置針的護理過程中,主動學習相關知識,護理質量明顯提高,同時護理人員花在留置針的時間縮短,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進行其他護理項目的提供,護理質量提升的同時護理服務滿意度更高。協同護理模式改變既往的護理模式,注重發揮護理人員倡導者、教育者、協調者身份作用,避免一味灌輸枯燥乏味的護理知識而收效較少,充分調動患兒及家屬的自主能力,更加展現出護理的連續性優勢,節省人力物力,是符合現代化先進護理觀念的一種護理做法。通過采用協同護理模式,留置針相關并發癥明顯減少,有效的護理干預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留置針因患兒牽拉導致脫出或出血、滲液等,為患兒及家屬提供日常睡眠體位等指導,同時通過電話隨訪及時解決家屬相關的疑惑,避免家屬在突發事件中慌亂操作不當導致的進一步損害,安全性更高[5]。留置針留置實踐的延長也說明了護理質量的提高,相關不良反應減少,留置針可以停置更長的時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醫療成本和醫療資源,減輕護士的工作負擔。參與協同護理的家屬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進行考核,通過考核可以明確患兒家屬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就這些問題深入講解,同時有利于保證患兒家屬切實掌握留置針的護理技能技巧,確保留置過程安全[]。協同護理模式更有利于體現護理的專業價值,在協同護理的過程中確定有效的護理對策,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意識和工作責任感,有利于提升護理綜合質量,減少留置針相關并發癥,提高留置針利用效率,患者護理滿意度大大提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周平平.延續性護理用于門診靜脈留置針患兒的臨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09):7-8.
[2]余美玲.協同護理模式在門急診患兒留置針延續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3):4744-4745.
[3]牛春英,盧秋紅.靜脈留置針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8):165-166.
[4]樂玉珍,李健.運用微信對門診靜脈留置針患兒行延續性護理的效果[J].全科護理,2016,14(24):2520-2522.
[5]王瑋.小兒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7):5385.
作者:汪榮花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婦幼保健院門診治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