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與地區經濟發展的關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人們不再滿足于溫飽,精神追求成為人們主要的關注點,開始對穿著、住房、旅游等有了一定的需求。因此加強城市環境建設,為人們樹立一個新的城市形象迫在眉睫。環境藝術的設計非常重要,加快城市化步伐的基礎,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推動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藝術設計的理念離不開經濟發展的方向,藝術設計創作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人類的活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速度,所以藝術設計和經濟發展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藝術設計的方向離不開社會經濟的發展,藝術設計是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的,因此,藝術設計對社會經濟有著一定的影響。要想做好環境藝術設計,首先要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現狀,經濟發展的方向帶給藝術設計產生靈感。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特點
1.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環境藝術設計”,簡言之就是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來改變人們居住的城市環境的藝術。其主要特征是社會實用性強、藝術感染能力強以及對人們居住環境的影響力大。環境藝術設計是一種藝術設計,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集中優化。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精神文明的不斷發展,現代人對精神層面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藝術性提出了要求,要求居住環境不僅要具備實用性,同時還應該具備藝術觀賞性和科學性。只有具備以上兩點,才能滿足社會經濟大環境下人們對生活的態度。
2.環境藝術設計的目標。環境藝術設計在傳統社會發展中是不存在的,隨著室內環境設計的發展,人們開始對室外環境也開始有了新的需求,最后擴展到人們居住的整個城市的環境設計,城市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標,因此,現代環境藝術的目標就是做好城市化建設。主要包括城市規劃、公共場所藝術設計、城市公園規劃設計以及城市建筑整體規劃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做到自然與人文協調發展。環境藝術基本的設計理念就是根據現有自然環境進行初步設計,對城市現有的自然環境進行人為改造,讓自然環境具備人們的藝術觀賞價值,所以,環境設計理念的基礎就是做到自然與環境的協調發展。(2)藝術性與無害性共存。要求在開展環境藝術設計的同時,要堅持崇尚自然,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所以,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一定要突出無害性,要求藝術設計不能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這樣才能在欣賞藝術的同時,讓人類居住的環境不受破壞,真正地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3)實用性與審美性有機結合。環境藝術設計的靈感來源于室內設計的理念,所以環境設計不僅要體現審美價值,同時還要保證實用價值,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理念應該是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和方便人們的物質生活。只有具備實用性才會被人們所認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同時具備審美價值,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帶給人們美的享受,真正的做到了實用性和審美性的有機結合。(4)多樣性與系統性的有機結合。環境藝術設計不是一個簡單的室內布局設計,其體現在人們生活環境的方方面面,在環境設計中一定要體現出多樣性的設計布局,讓人們的生活環境變得多姿多彩,這樣有利于人們才能對城市環境做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和評價。
二、地區經濟發展與環境藝術設計的聯系
1.體現了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的自然性。環境藝術設計者的設計思維需要與本地區的自然環境相聯系,不能禁錮自己的思想,不僅要廣泛地學習國內外優秀城市的經驗,來拓展自己的創作靈感;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還要突出本地區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特色,將設計理念融入到城市建筑、綠化、雕塑中去。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突出本地區的地方特色,有助于構建一個自然與藝術并存的城市環境。突出地方特色的城市有很多,體現出了藝術與自然有機結合。例如內蒙古高原的蒙古包、福建土樓建筑、陜北窯洞建筑等,這些形態各異的地方建筑,給人一種精神文化的藝術享受,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讓人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2.經濟因素主導環境藝術設計活動的發展過程。社會經濟的發展得益于人類智慧的結晶,同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促進人類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經濟的發展方向主導著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過程,因為其發展必須得到經濟發展的支撐。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和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為社會環境的建設出謀劃策,這就是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基本理念。經濟因素主導著環境藝術設計活動的全過程。環境設計師在設計時要考慮到社會環境中的各種因素,首先把涉及到的因素列出來,加以分類和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設計方案。其中,需要考慮設計對象的市場價值、人文需求和對城市經濟建設的影響力等等,這些方面的因素都離不開經濟因素的影響。經濟因素影響著設計方案的構建和實施的各個環節,因為設計的實施需要各種行業的參與,每一個步驟的實施都需要經濟基礎的支持,只有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讓完美的設計方案得以實施,這就是“藝術和技術的結合”。環境藝術設計的特點就體現在經濟發展現狀之上,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環境藝術設計與經濟建設互利共生的理論體系,科學有效地做到經濟主導環境藝術設計的步伐和方向。
3.改變了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的歷史性。環境藝術設計者的設計理念是自己的設計能得到人民的普遍認可,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上留下輝煌的成就。縱觀歷史發展的步伐,地區經濟發展的方向與本地區傳統文化緊密相關。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地區環境設計就要呈現出地域文化的特點,只有將本地區的傳統文化體現在城市建設當中,才能突出城市特色,讓人們對傳統文化進行永久傳承。傳統的文化影響了本地區人們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環境藝術設計就需要融入到傳統文化中去。簡言之就是,按照人們的喜好和習慣,設計出符合人們審美觀的建筑和環境,例如中國傳統建筑與西方精細建筑的有機結合。這屬于東西方兩種文化理念的碰撞,在現代文明的推進下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人民都各自將自己的歷史文化進行永久的傳承。
4.改變了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的創新性。藝術設計者在設計初期,需要考慮多種外在因素,對本地區居民的性格愛好和審美觀都有一定的研究,人們對美的理解要融入到環境藝術設計中去,這樣的設計方案才能被人們所認可。伴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新興技術的誕生,也讓環境藝術設計實現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在近兩年的環境藝術設計比賽中,都會看到一些新型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元素,這就得益于設計者的不斷探索和新技術的導入,新的技術可以讓以前無法實施的方案有效實施,讓環境藝術設計更加科學化和全面化,體現出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獨特性。
三、環境藝術設計對于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力
1.環境藝術設計帶動經濟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影響著社會生產力的改變,同時也影響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然而,科學技術的發展的目的就是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服務于人民。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一方面,需要了解本地區人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只有了解的人們的喜好,環境藝術設計才具有實用性和藝術性;另一方面,環境藝術設計也需要高新技術作為支撐,利用一些新型技術可以為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便利,可以使用多樣化的設計手段來實現環境藝術設計的目標,同時也能得到人們的認可,推動本地區城市化建設步伐。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現狀,環境藝術設計理念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人們需要從審美的角度去感受環境設計出來的產品,這些產品既要體現實用性價值,同時還要兼顧藝術審美價值,這就對環境藝術設計者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環境藝術設計工作者需要從思維方式、建筑材質、科學技術等方面來策劃設計方案,設計實施的過程需要社會經濟的有力支撐,只有良好的經濟基礎環境藝術設計方案才能有效實施。從某個角度來說,環境藝術設計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2.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有助于環境藝術設計的實施。人的審美觀念是環境藝術設計的方向,使用性是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人類的各種需求,都需要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最大可能地體現出來。環境設計的方向是針對人們的需求,對社會環境進行合理的改造來用于服務于社會,其主要目的是針對人。環境藝術設計不僅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滿足,同樣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條件,通過對環境的不斷改造,讓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環境藝術設計的目標是按照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在注重個性發展的時代,只有不斷地創新和探索,才能對社會環境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改造,讓人們從中獲得享受,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科技的發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設的步伐,環境藝術設計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城市的形象是對本地區人文歷史文化的最好詮釋,為了更好地傳承地域性的特色文化,環境藝術設計理念需要結合本地區的地域文化,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城市化建設中去,帶給人們精神上的享受,對地區經濟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地區經濟的發展讓環境藝術設計方案得以有效實施,有助于城市化建設目標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金班逸,王晨松,張一峰.科技與人文的融合———探究環境藝術設計的現代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0):195-197.
[2]張子暉.淺談人性化設計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版,2016,(11):154-156.
[3]孟曉軍.論人文主義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體現[J].戲劇之家,2016,(24):215-217.
[4]向榮榮.傳統紋樣在現代酒店軟裝設計中的運用[J].現代裝飾:理論版,2016,(11):143-145.
[5]覃文雯.淺析軟裝元素之家具畫品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版,2016,(10):165-167.
作者:裴曉陽 單位:榆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