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發散性思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存在的弊端
在環境藝術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在傳遞教學任務的時候,只會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個設計或者某一個理念在一個固定的范圍內進行創作,跳出了規定的圈子就會視為不合格的設計,再從學生角度說,學生接到老師這樣的命令后,就要進行表面造型,空間結構,色彩搭配和材料選擇等方面的研究,這樣的行為是沒有意義的,這樣的設計也是沒有靈魂的,學生們在缺乏想象力的基礎上,就會把他人的設計直接嫁接到自己的設計當中,這樣呈現出來的作品沒有內涵和實際意義。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學科名稱的界定是非常嚴格的,比如室內設計和室外設計都進行了嚴格的劃分,學生們很難建立起規劃的體系,在后續的設計中,也很難和其他學科有效地結合起來。
二、發散性思維在藝術設計教學的實現
(一)標準答案向多角度延伸
環境藝術設計的思維是可以多元化的,任何一個好的想法、好的創意、好的信息點都有可能成為正確答案,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內容,進而在創作上能夠巧妙地結合,創作更有新意的作品。同時,設置具體的方案,將基礎知識、設計理論以及專業設計的內容,在課堂上同時滲透給學生,推翻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存在的一堵高墻。伴隨著年級的增加,專業課也會隨之增多,尤其是在面臨大型考試的時候,學校以及老師們應該多組織和學生們的談話活動,了解學生們的各個階段的狀態,探討這一階段所發現的問題,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以及訓練學生舉一反單、一題多解的能力。環境藝術設計是一個緊跟時展,緊跟潮流走向的邊緣性科學,它的標準答案也會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變化[4]。在生活實踐中,找出設計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某一點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例如文化設施進行無障礙的改造,研究人員的調研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殘疾人總數是8500萬人,但是設計者卻不能只針對這現有的8500萬人進行設計,而是要對今后幾年殘疾人數的增加進行預測,然后按照得出的數據進行全方位的設計,從而解決隨著時間推移文化設施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最終可以得出結論,在藝術設計領域,不要拘泥于答案的范圍性,想你所想,思你所思,問題的答案有無數種可能。
(二)想象能力朝多方向蔓延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可以將想象力的發散思維發揮的更加廣泛。涂鴉具有智力現實性的特征,以自我感知為中心,將看見的和看不見的信息,通過多個角度進行創作。理論上,對于藝術設計來說,同一設計,也要從多個角度去探究,老師要在創作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空間,開發學生想象力的無限潛能,并在此基礎上,鼓勵、激發學生向多個方向延伸、拓展,實現設計內容成果的最大化。其次,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口增加、人口結構變化和環境變遷等因素,會造成設計的部分功能退化和缺失,這是不可避免的現象,我們不能從表面去判斷設計的好壞。設計者針對功能缺失的部分,進行改造設計。第一次的改造完善后,在接下來的社會發展中,功能則會再產生相應的缺失,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改造。改造的過程,其實也是再創造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樣也需要將想象力多方蔓延,通過這樣的改造再創造,讓設計的價值有更一步的提升。
(三)思維定勢向多方位發散
在環境藝術教育中,老師要培養學生同心圓似的發散思維,給出了一個設計的前提之后,不但要根據所給信息思考室內造型、空間結構、色彩搭配、材料以及照明等問題,還要聯想到房子主人的家庭、生活等方面的信息進行創作,這樣作品才能更加打動人,并且成熟化。同時,根據不同的建筑結構以及多樣化裝修風格,靈活運用所學技法。我們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要堅信萬物都是有其內在聯系的。我們要打破風馬牛不相及的常規觀念,從多個事物中找到它們的關聯性。假設環境中的主人公我們把它定義為一個人,那么從國籍角度想可能是中國人、美國人、法國人等;從人所處的空間位置講,可能是在商場,教師等;從人的狀態意識講可能是在上課、開會等。在環境藝術教學實踐中,各個學科有著明顯的界定,但是又有其微妙以及必然的聯系,我們要做到的是打破各個學科的界定,做到“心中有線,筆中無線”的分辨能力,那么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授課中,多引導、傳輸這一部分的知識,讓學生弄懂其中的關系,并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將各方面很好的串聯起來,借以讓作品更具體、更完善,更飽滿。
三、結束語
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環境藝術設計受到大眾的歡迎,為了學生們走出校園之后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學校以及老師要在教育模式上有所改變,將發散性思維運用到課程當中。現在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習方法受標準答案的束縛;二是想象能力受固有思想的禁錮;三是多向思維受封閉效應的制約。這樣的做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針對這一現象總結了三個方面的對策。一是標準答案向多角度延伸;想象能力朝多方向蔓延;思維定勢向多方位發散。通過這些方法,希望實現發散性思維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將學生們的思維方式提升到新的高度。
作者:韓露楓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