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該文依據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現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與具體運作方式,總結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的基本策略,希望能夠更有效地帶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為培養專業性人才提供新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產學研人才培養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現狀
如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方向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室內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環境藝術設計是針對人類的生存空間進行的改良與構建,進一步體現了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伴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我國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逐漸顯現出一定的問題。首先,教育教學方式相對陳舊。一些高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以灌輸方式授課,教師講課、學生聽課,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生難以有效地對本專業深入學習。加之市場需求不斷變化,但一些高校沒有及時更新理念、材料以及技術,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環境發展的需求。其次,在科研理論方面有所欠缺。一些高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缺乏自身的理論體系,部分設計項目在理論研究方面做得不夠。最后,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弱。學生在校期間往往缺乏實踐的機會,自己去企業實踐容易影響正常的學習。高校擴招之后,選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多,如果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與定位,高校難以順利開展教學工作。
二、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的轉變
1.增強人才培養的內涵建設
在環境藝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作為重要的基礎,兼顧職業技能、學術性、示范性的培養目標,不斷增強學生后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獲取相應的從業證書。其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技能特別突出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進而將專業教育與職業技能培養結合,努力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2.構建創新的產學研人才培養新模式
構建全新的服務型平臺,實施產學研教學新模式,將其與人才培養、專業實訓實驗室、校企合作有效結合,共同組成產學研教學人才培養服務平臺。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科研發展、技術服務、對外合作交流等多個層面的合作,創新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其中,學校可以與企業共同構建精品課程,實現企業核心技術需求與高校課程構建的有效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提供更為優秀的教育教材,還能夠進一步通過校企合作,提升整體課程教學水平,增加實踐與理論教學的結合,進而使所培養的人才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3.轉變教學模式
從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未來發展看,企業往往希望聘用的人才能夠立即上手工作。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應有效調整教育教學模式,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在就業時能夠掌握更加專業的技能。固有的教學模式難以有效地適應社會需求。教師可以將教學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學生入學之后的前兩年進行通識課教學;第三年開展專業平臺課程教學;最后一年學生可以進入企業實踐;畢業論文、畢業設計與在企業的實踐有效結合,進而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使學生提前適應以后的工作環境。
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的基本策略
1.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工作室”教學模式
“工作室”教學主要是針對人才培養模式設定的,國外的藝術設計類教學較早運用了這一教學模式。在我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是較早使用這一教學模式的學校,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工作室”教學過程中,新生入學后就會被指定相應的階段性培養方案,打破以往的班級制度,讓學生進入工作室學習,將原本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轉換為此種實踐性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
2.在科研與產業方面進行轉變
在科研環節,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項目制定相應的研究性課題,工作室的負責教師帶領學生將這一項目作為研究主體,讓學生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理順自己的思路,生成課題研究方向,提升科研的整體轉化率并積極建立與企業項目長期發展的合作機制,并且招募學生有效參與到項目中,建立起長期的合作新模式。在產業方面,主要是依附于高校的產業園,運用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優勢,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在“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中,教師通過更加專業化的定位和項目實踐的引導,使學生進一步轉換自己的學習思路,自主創新,引導學生后期的發展方向,真正培養出專業化的綜合型人才。
3.校企合作共同構建特色的專業核心課程
課程是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載體,環境藝術設計作為現代社會發展中的一種行業,與軟件開發、工藝、材料以及施工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方面,教師需要與企業共同進行課程分析,制定出相關的教育教學大綱,融入職業性元素,設計教學環節,研究授課方案,進而規劃出良好的考核方式和教學質量衡量標準。在課程教學上采用行之有效的項目教學方法,在課程的整體內容中體現最新的技術成果和發展趨勢,著眼于實際項目的設計、施工和問題的解決,形成良好的競爭優勢。
4.設置多樣化的專業選修課程
通過校企合作,針對學生的情況與專業體系的構建形式,開設不同的選修課程。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體系,還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發揮學生的特長和才能,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能夠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并且融合多媒體、網頁設計、裝潢設計等課程,有效彌補以往課程設置的缺陷,進一步提升學生整體就業的競爭力,滿足社會對綜合型專業人才的需求。
結語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能夠更有效地適應市場的發展,學生在這樣一個新的平臺中學習,可以有效找尋自身的發展目標,提高后期的就業、創業的競爭力。同時,這一模式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加充足的人才支持。這一模式會成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更好發展的推動力,為培養出更加專業化的綜合型人才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李國瑞.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的路徑思考.經濟研究導刊,2018(7).
[2]李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大眾文藝,2015(7).
作者:路曉琳 單位:焦作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