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視角下的幼兒空間環境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1世紀,中國經濟正在高速發展,我國幼兒的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層的重視,與此同時,父母與教師對于兒童學前教育方面也有更高水平的要求。兒童的啟蒙教育在這個重視教育的年代變得格外受到關注,啟蒙教育直接影響到幼兒身心的發展,學前教育水平與幼兒園的教學環境作為家長與社會對幼兒教學的一個重要評定指標,此兩點備受關注。我國曾與21世紀初制定了有關幼兒教育的相關指導綱要,綱要中重點指出幼兒教育需根據幼兒的自身條件與個好來建造適宜的教學場所。本文從教育視角下對幼兒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借此希望能對幼兒教學環境設計起到一定作用。通俗的來說,幼兒園空間環境既是指除去受教者以外,對幼兒教育產生影響的幼兒園中的所有外在客觀條件。這里的客觀條件所指的包括物理和心理兩方面,物理方面指的就是幼兒園的硬件設施等客觀物體,心理方面則是指教師的對學生的主觀教學與輔導,即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然而幼兒園的空間環境是幼兒的教學發展中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這主要表現在幼兒善于從環境中學習,與環境之間產生互動性。
一、幼兒的特征與空間環境的關系
1.幼兒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幼兒身體尺度
在心理學上,幼兒的成長時期大體可以被分為:新生期、乳兒期、幼兒早期、學前期以及學齡期五個時期,這里所指的成長期并非是分割開來的,是一個持續的整體過程,當然不同的幼兒所經歷的成長時期點劃分也不盡相同。整體來說,成年人相對于幼兒的成長速度是比較慢的,幼兒的學習與心理轉變是非常迅速的,也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一般來說,年紀越小的幼兒特征變化速度反而更快一些,兒童對世界的認知主要來源于聲音、形狀、色彩等方面,因此環境的轉變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對于幼兒的生活與學習環境首要注重的是安全性,這些條件不僅來自于人為的情感給予,也來自我們為幼兒所營造的適宜外部環境。幼兒對于外部環境的選擇也有一定的主觀性,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個性、舒適度去選擇相應的環境。幼兒對于環境有自己獨特的習性,他們喜歡選擇喜好的空間進行游戲、玩耍。幼兒對于不同空間的敏感度是不同的,不論是較大的空間還是狹小的空間,幼兒都有自己獨特偏愛的地方。幼兒園在對環境進行設計時,最重要的考量依據是幼兒的身體尺寸,這在幼兒園環境設計時是十分需要注意的,一是對幼兒的安全方面進行考慮,另一個既是根據幼兒自身的身體高度設計適宜的環境設施,以達到讓幼兒能夠合理成長的效果。大部分幼兒都有站到高處的習性,這是由于兒童對于新事物的好奇感所致,居高臨下的既視感能夠滿足幼兒的這種好奇心理。而幼兒園在考慮幼兒安全性的同時,也會根據此點對幼兒環境進行特殊的設計,例如幼兒園房屋窗臺、欄桿扶手等的設計,寬闊的視野以及適宜的高度設計更能夠吸引兒童的興趣度與參與度。根據這些小尺度的設計,能夠很容易的分辨出這些環境設施是為兒童所建,使人一眼即可看出所建設的場所為幼兒園。
2.幼兒的行為特征
根據幼兒的年齡不同,幼兒的行為特征也有所不同,不同年齡的幼兒行為特征大體可分為五種:(1)三歲以前的兒童在學會走路以后,主要的行為特征為跑、跳等,這時期的幼兒大部分表現為精力充沛,不知疲倦;(2)3-4歲的兒童在體力方面以及身體控制方面都有相當大的提高,身體平衡度也有了一定的掌握,短距離跳躍、單腳站立一般已可掌握;(3)4-5歲的幼兒可以掌握單腳跳躍,并且具有良好的攀登能力,在注意力方面也有所提高,但時間不是很長;(4)五歲的兒童已可獨立穿衣,并且有獨立的思維,他們可以穩穩的跑步或攀登,父母對于幼兒的監督也不需要太高;(5)6-8歲的兒童已經初具相對的協調性,在參與協同的游戲中已經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和解決能力,且對于事物的看法也有不同于他人的理解方式。幼兒在玩耍時,這些行為特征將會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人們通過對這些行為特征的觀察與研究,進行對幼兒園環境的特殊設計,以此滿足幼兒的玩耍需求。在心理學上,環境心理學同樣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的是人與環境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研究,這些研究為幼兒環境設計提供了經驗與理論依據,這樣才使得幼兒園空間環境設計更加合理。
3.幼兒行為與空間環境的關系
空間的定義十分廣泛,在不同的層面所理解的概念也有所不同,然而在本文中我們所指的空間是從建筑空間方面來考慮的,以人為限定的場所來定義的空間,即指一定的實體空間范圍,是以人的實際感覺與認知所限定的空間范圍。本文的建筑空間又指客觀存在的物質空間,然而我們所討論的既是客觀空間與幼兒行為活動的相互關系。幼兒園空間環境是以幼兒為主體,圍繞這一主體的周圍事物都被稱為空間環境,國外的研究者曾指出:空間環境作為事物、人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所存在的,是作為聯系兩者的實體而存在的,且這種聯系是有按照一定規律而來的,形成井然有序的聯系規則。由此可知,事物、環境與空間環境的存在密不可分。人類需要活動就離不開空間的需求,而人的行為特征與空間又相互制約相互規范,不同行為特征的人對于空間環境的選擇有獨特的選擇,然而空間環境對于人的行為特征又有不同的約束與規范。幼兒具有好動性強、好奇心強、注意力弱的行為特性,對于新事物具有好奇心理,精力比較旺盛,對于新事物的關注力又比較低,幼兒園的空間需要根據這些行為特征進行特殊的改良與設計。通過幼兒園特殊的環境設計可以影響并且調動幼兒的趣味性進而促進幼兒行為的發展。這是由空間環境對幼兒行為的影響。反觀,幼兒行為特征對于空間環境也有獨特的影響,幼兒的行為特征與空間環境屬于一種互動關系,環境是需要根據環境生活者的行為特征來進行設計的,因為空間環境設計的初衷即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生存需求,幼兒具有特殊的行為特征,因此設計者在考量空間設計的時候必須滿足這一特殊群體的需求,以達到所需的效果。兒童的行為大部分是具有破壞性的,同時也包括創造性的行為,然而這些行為都會導致環境的相應改變。
4.幼兒對環境的認知
幼兒對周邊環境的認知主要來自家庭、幼兒園兩個途徑,家庭是幼兒時期兒童所待時間最長的地方,幼兒最先的認知來自家庭的生活空間,幼兒早期的玩耍、休息、學習都來自家庭,對于環境最初的認知與了解也來自家庭環境。當幼兒到了進入學前教育的年紀時,幼兒園則成為除家庭之外的第二認知學習場所。通過幼兒教師的引導,幼兒對于空間中形狀、大小、色彩等的特性有了新的體驗和認知,在幼兒園里的玩耍與學習使幼兒吸收更多的環境體驗,進而也形成了幼兒不同的行為特征。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幼兒身心的決定因素,這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既是指幼兒園的客觀空間環境。幼兒通過與家庭成員和幼兒園的社會團體的交往,促進其身心的發展。幼兒園相當于幼兒接觸社會環境的起點,而這一環境也給幼兒身心發展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幼兒對于環境的認知與環境之間是屬于相互作用的,并且這一體系中兩者相互促進,兩者互相給予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幼兒環境設計的基本要求及設計原則
1.滿足幼兒需求的環境設計的基本要求
為了設計出滿足幼兒需求的空間環境,首先需要滿足的主要基本要求有:(1)空間環境能夠激發幼兒的自由思維;(2)具有鼓勵運動的多樣化空間;(3)能夠培養幼兒主觀能動能力;(4)空間環境為幼兒提供舒適、安全的活動場所。當幼兒身處幼兒園中時,適宜的空間環境能夠使得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的發揮,這種環境能夠促進幼兒身心的良性發展。此外,幼兒園的硬件設施在運動能力培養上要符合幼兒自身條件,運動是幼兒智力發育的基礎行為,因此相應的體育設施必須健全。
2.幼兒空間環境設計原則
幼兒園空間環境的設計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即客觀性原則、安全性原則、自由性原則以及趣味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既是物理空間的設計原則,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身心發展。幼兒園的溫度、采光都是設計者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幼兒園的環境要能夠使幼兒有一種舒適感,那么就一定要有充足的陽光,光線的強度對于幼兒對環境的認知是有一定影響的,幼兒園合理的采光設計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因素。幼兒園設計的另一個原則也十分的重要,即安全性原則,幼兒園安全性問題一直作為社會各界最關注的問題,仍需我們進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例如幼兒園設計中常見的鋒利邊角、懸掛物、突出異物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幼兒的受傷,對于高度差較大的地方也可能導致幼兒的跌傷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關注和進行改良的地方。一般來說我們要注意的有:不同物體之間的相交點應設計為弧形;在存在高度差的地方應設計相應的提示標志;減少幼兒園中的障礙物存放等。除此之外,我們也要注重自由性原則和趣味性原則,這兩項原則的遵守有益于幼兒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的發展。要營造一個適宜的幼兒園空間環境,就要合理的運用以上設計原則,才能更加有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
三、幼兒空間環境設計
1.幼兒室內與室外空間環境設計
從廣泛的定義上來區分,幼兒園空間環境可以分為室內與室外兩種,顧名思義,室內空間環境即指幼兒園建筑物內的空間環境,一般包括幼兒的生活用房、服務用房、供應用房等。其中生活用房的使用時間占幼兒在幼兒園期間的最大比例,生活用房又可細分為: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衣物儲藏室以及音體活動室等。這些生活用房在設計時往往會以明確的特征來體現,例如明確的地理位置、可見的劃分范圍、展示器材的活動區等,都能夠讓幼兒清楚的辨認出來。在室內空間的活動范圍內,設計者們又將其劃分為安靜活動區、復雜性玩耍區和活躍性玩耍區這三個區域,以便讓幼兒對規則界限有更好的認知。相對于室內空間環境,室外空間環境的設計所涉及的范圍就相當的廣泛,幼兒園的選址、幼兒園內總空間環境的劃分、室外的活動場地、道路設計、幼兒園內的水體、植物的種植以及動物的圈養等等都屬于室外空間環境設計的范疇。
2.室內空間環境與室外空間環境的相互關系
一個內部空間的氛圍對外部的依賴是高于其他任何因素的,人們喜歡待在有窗戶的房子里,因為這樣能夠更好的接收外部的陽光與外部信息,不同的季節給我們帶來的照明體驗是不一樣的,人的心情與生理也會隨之而產生變化。同理而言,幼兒園室內空間環境同樣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將給內部環境營造一個舒適的氛圍,同時內部環境也將信息反饋給外部環境,兩者得以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四、總結
在如今的教育體系下,幼兒的身心發展更需要得到我們的關注,良好的幼兒園空間環境將為幼兒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平臺,兒童教育的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幼兒園中實現,因此幼兒園空間環境的設計非常重要,改善幼兒園環境必然使幼兒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我們國家的社會更層仍需付出努力。
作者:馬亮 單位:正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