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文化體現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分類和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與文化體現的關系,其次分析了資源型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中的文化追求,最后分析了資源型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與文化體現,旨在為資源型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提供參考意見,以此來提高城市公共空間環境的文化內涵和品位。
【關鍵詞】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文化體現
1.資源型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與文化體現研究理論
1.1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分類
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分為兩類:一類為自然環境,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存在的天然環境;一類為人文環境,指的是通過環境造型、人工種植花草樹木、修建景觀小品等人工方式營造的環境。兩種設計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的關系,并且從審美角度來講,最佳的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為兩者的有效結合,以此來滿足城市居民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需求。從物質層面來講,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需要為居民提供安全的、舒適的活動休息空間;從精神層面來講,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需要能夠滿足居民的審美需求,并且有一定的文化展現。
1.2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與文化體現的關系
用景物來展示文化是我國的悠久傳統之一,這種文化展現形式能夠帶領人們更好的感受和領會文化及景物,因此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需要結合傳統文化的展現特征和新時代的發展需求,這需要設計人員在理論分析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的探索[1]。而設計人員在設計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過程中,也需要充分意識到文化展現的重要性,這樣才能通過設計作品來展現城市文化、自身對于城市文化的理解和認知,同樣還能提高自身的設計水平和設計內涵。例如,大連的星海廣場,以普通百姓腳印的方式記載了這個城市的發展軌跡,這樣便能夠通過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引起城市群眾的共鳴;深圳的雕塑作品《拓荒牛》能夠展示這座城市拼搏奮斗的精神。而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建筑物設計人員也需要將這些作為自我創造的基礎條件。
2.資源型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中的文化追求
2.1創造性
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影響因素較多,是人類社會長期運行發展積累的必然產物,是人文精神的具象化體現,這種精神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文化對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并且這種作用不能被取代,這些均展現了文化的創造性[2]。城市公共空間作為城市的重要構成部分,能夠代表城市形象,同時也是城市宣傳的名片,為此,設計人員在開展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時要以創造性為基礎原則,而設計本身也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特點的活動。通過創造性設計理念,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才能給群眾以新鮮感和獨特感,也會改變外界對城市的印象,具體來講,設計人員需要在結合城市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應用文化創新理念,這樣能夠在保留城市文化特點的同時增加新的亮點。
2.2公共性
公共文化本身帶有一定的公共性,而文化也只有大眾的參與才能顯示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是有大眾參與才能推動文化傳播和發展,由此可見,從公共文化自身角度而言,只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才能發展為一種公共流行文化。同時城市公共空間也具備公共性,因此其設計工作的開展與文化的結合更是需要考慮公共性,設計人員的設計觀點也需要和大眾觀點保持一致;如果設計人員只是按照自身想法設計城市公共空間,未考慮到大眾文化基礎需求和審美需求,其設計作品能夠被稱為藝術品,但是卻不能作為公共文化傳播,其對城市文化建設的推動作用不大。
2.3歷史性
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有一定變化,但是優秀文化是不會被時間掩蓋的,對于優秀文化和富有歷史含義的文化,需要不斷傳承和發揚,同時文化自身也帶有一定的歷史性,這是因為文化就是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和沉淀下來的[3]。而一個城市也有自身的發展歷史,這些歷史都是這個城市曾經繁華或沒落的標志,為此,設計人員在進行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時,需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并尊重歷史,這樣設計出來的作品也能更好的展示這個城市的文化和歷史,并且增加了厚重感和文化感。此外要注意傳承傳統文化和發展新文化并不沖突,而傳承和發展也正是一座城市發展的主旋律。
2.4指導性
文化是有先進和落后的分別的,因此在設計城市公共空間時,設計人員要弘揚城市文化中的先進部分,摒棄糟粕部分,這便要求設計人員在進行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時遵循指導性原則。同時,從公共教育的角度來講,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也需要摒除低級、庸俗的思想文化,這樣才能引導城市居民學習和接受先進文化,并且還能傳遞文化的社會意義和價值,通過文化作品令城市居民之間產生思想上的共鳴,這樣可以提高公共環境和藝術品之間的良性互動,有利于確保城市公共空間環境文化的先進性。
2.5獨特性
由于人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和社會條件不同,所處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和發展進程不同,導致不同地區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和理解會存在一定差別,而文化則是一種對社會狀態的反應,這表示文化具有獨特性特點,這也是個性的體現[4]。而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風格和個性,設計人員在進行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時需要考慮到文化的獨特性,并且同一城市內不同地區的空間場所的功能需求也有所不同,這也是空間設計中文化獨特性的展現方式之一,只有特色才能避免千篇一律。
3.資源型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與文化體現的體現
3.1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具備文化的基本特征
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文化表現,實際上是城市居民在滿足生存需求之后的精神需求體現,具體可以理解為以提高生活質量和文化素養為目標,通過裝飾方式和技術在滿足空間需求的基礎上展現空間特點,旨在建筑空間設計中同時展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更深次的角度來講,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文化體現,是人們對居住環境不斷評價和不斷改善的一個結果,是人類社會長期在建筑空間設計和美學提高方面積累的一個成果,屬于人類社會在裝飾方面長期積累的理論、知識、方式、技巧、技術等多種設計元素的結合[5]。上述內容均可以被理解為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具備文化的基本特征。
3.2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具備文化的特殊特征
除了文化的基本特征之外,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還具備文化的特殊特征。第一,歷史特征。裝飾活動是人類社會最早用來表示文化的載體,其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山頂洞人時期,具體表現是山頂洞人居住過的洞穴的墻上有巖畫,這便是最早通過裝飾展示文化的例子,同時這也說明了自人類有居住場所以來,人類便開始通過裝飾來展示文化,這也代表了裝飾與文化已經發展了數萬年,即使是現代化的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也能夠在一定層面上展示這種歷史特征[6]。第二,社會特征。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裝飾一直是人類社會十分重視的一項文化展示活動,并且通過裝飾展現出來的文化具有階段性特點,這表示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會影響到裝飾內容、裝飾文化展現內容、裝飾標準。因此,通過裝飾的色彩、造型、豪華程度能夠判斷出居住者所處的社會地位。
3.3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要求有文化體現載體
想要在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中展現文化,需要有一定的載體,這便是城市公共空間藝術作品,通過作品才能夠展現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審美,并且特定的藝術環境會給裝飾品的創造一定限制,這是為了確保整體城市公共空間的審美協調統一效果[7]。具體來講,城市公共空間藝術作品的設計靈感來源較多,可以是城市的自然環境、經濟水平、人文資源、歷史軌跡、地形特點、本土文化、民族習慣、飲食習慣等,以上述內容為設計內容和理念來源,結合當地的自然地形和氣候條件,同時將城市中特有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展現出來,便能夠設計出具備審美價值、展現城市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間。因此,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可以主題為設計理念,令空間充分展示文化的藝術性、知識性,同時還能體現其作為公共場所和城市象征的趣味性和社會性。優秀的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能夠帶給城市居民一種歸屬感和榮譽感,能夠在豐富城市文化內涵的同時,加深居民對城市的理解,這更加凸顯了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人文情懷。
3.4對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思考
從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文化體現情況上來看,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展示自身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窗口,其設計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為城市居民營造舒適、安全、環境優美的休息活動場所[8]。同時,藝術價值和文化展現是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核心內容,一旦設計工作違背了藝術理念,設計作品的存在則是在毀壞藝術和文化,是不符合人類社會發展和群眾審美需求的。而設計人員在開展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工作時,可以從多方面提高其文化價值,如地域、歷史、文化、藝術、整體、趣味、公共等方面,并且需要處理好設計與文化展現之間的關秀??傮w來講,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必然要體現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同樣需要通過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文化的價值同樣需要有一定的載體來展示出來,城市公共空間最合適不過,兩者需要共同發展共同進步,這是時展的要求,也是城市建設的要求,也是環境美學進化和發展的要求,設計人員也需要從城市文化方面來發展自身的創造理念,提高自我的設計能力。
結束語:
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計需要將人的主體意識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將審美和文化轉化為一種實體,屬于現代文明的一種展現方式,審美和文化也是城市公共空間環境不可缺少的追求目標。近年來,我國已經有大量的優秀園林設計人員能夠設計出供居民游玩休息、優美的、能展現精神內涵的城市公共空間。
作者:楊光 龐崇 單位:唐山師范學院 唐山市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