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及色彩在醫療建筑設計中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醫療建筑是比較特殊的公共場所。在開展醫療建筑設計時,設計人員應考慮建筑色彩和醫療建筑環境對患者帶來的影響,充分發揮環境和色彩的功能,為患者帶來良好的體驗,使其擁有愉快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助力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本文主要對環境和色彩在醫療建筑設計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然后探討了具體的設計思路。
關鍵詞:環境;色彩;醫療建筑設計
為了更好地滿足患者需求,在進行醫療建筑設計時,設計師要充分做到以人為本,合理運用環境和色彩的功能,為患者帶來良好的住院和治療體驗,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使其積極配合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工作,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1環境和色彩在醫療建筑設計中的作用與設計原則
1.1環境的作用
隨著各大醫院建設規模的日益擴大,醫院不僅要引進先進的技術與設備,而且要進一步優化建筑設計理念,打造良好的醫療環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獲得更加舒適的體驗。醫療建筑環境比較特殊,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更加重視醫療建筑的服務質量,同時會關注醫療建筑環境。因此,在開展建筑設計時,設計師應以患者的心理需求為基礎,賦予醫療建筑環境更多的親切感,使患者不再抵觸醫院,并能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比如,在對醫療建筑的門診大廳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應保證大廳具有良好的采光度,選擇相應的綠色植物對大廳進行裝飾,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對服務窗口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應保證隔斷效果良好,使患者與服務人員的交流更加方便,以減少患者的不適感,還應對各類識別系統進行合理定位,保證標識明確;設計師在對座椅進行設計時,要保證座椅的舒適度;醫療建筑應積極使用綠色環保材料,為患者打造安全的治療環境;設計師應將心理學和醫學等知識相結合,優化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使患者能夠感受到醫療建筑的關懷,從而更加配合治療。
1.2色彩的作用
不同的色彩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情緒。色彩會對人們的視覺造成很大的影響,使人們產生不同的主觀反應與行為。色彩存在差異性,人們看到不同的色彩,就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人們的心理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色彩主要分為冷色調和暖色調。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通過合理應用暖色調,可營造溫馨美好的氛圍,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暖色調會對人的腎上腺素等的分泌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在產房和外科病房中,大部分色彩會以淺色為主,少部分以對比色為主。通常,較深的顏色不會用在醫療建筑中。冷色調擁有較短的光波長,以綠色和藍色等相關顏色為主,這些色彩能夠給人帶來安靜與平和的感受。比如,藍色可以使人的血壓有所下降,將比較興奮的患者安排在藍色調的房間中,就可使其情緒逐漸發生變化,從而達到明顯的治療效果。在設計時,設計師應將病人的心理感受放在第一位,使其充分感受到色彩的規律性。由于醫療建筑的各類學科劃分較為細致,不同學科使用的色彩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手術室是醫療建筑最關鍵的場所之一,在對其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既要考慮患者的需求,又要考慮醫護人員的心理需求與身體情況。由于醫護人員做手術的時間較長,而且經常會看到患者的鮮血,在休息時,醫護人員如果凝視白色的墻面,將不利于其后續工作。因此,設計師通常會將藍綠色作為手術室的主要色彩,這樣不會影響醫護人員的視覺,避免其產生過度疲勞。
1.3醫療建筑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3.1以人為本。設計師應要考慮醫療建筑的特殊性,有效發揮醫療建筑的功能,既要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又要保障其身心健康,使其在醫療建筑中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在開展建筑設計時,設計師首先應對患者的就醫取號和相關醫療設施進行合理設計,使各項設施合理擺放在不同的區域,避免患者等待時間過長。其次,設計師應改善患者的住院環境,保證患者能夠擁有愉悅的心情。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醫護人員也會對工作充滿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應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合理進行色彩搭配,使患者享受到溫馨舒適的醫療環境。1.3.2生態原則。對醫療建筑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應融入生態設計理念,結合城市的氣候特點,打造完善的醫療建筑園林景致,合理進行建筑構造設計;設計師還要進一步優化建筑功能,使其具備自然通風功能,并在設計中應用構造遮陽措施,以促進醫療建筑更加節能環保。1.3.3經濟性與實用性。在具體設計時,設計師要保證建筑的實用性和經濟性,充分發揮建筑的多元化功能,有效降低醫療建筑的運營成本,使建筑的綜合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
2環境與色彩在醫療類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室內醫療環境設計
在傳統的醫療建筑室內設計中,設計師通常會將白色墻壁作為各大室內環境的主色調。雖然白色在醫療建筑中比較常見,但其容易在治療過程中造成患者壓抑。因此,設計師要轉變傳統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段,以改善醫療環境、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為目的,避免使用單一的白色,通過環境對患者的情緒和心理來進行調節,比如:對門診部進行設計時,可將冷色調作為主要顏色,使患者擁有平和、安靜的心態;走廊和樓梯間要融入暖色調,使患者和家屬感受到親切感,避免情緒過于緊張,或者對環境充滿排斥;手術室可采用綠色,使患者放松心情,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病房應避免顏色過多,確保病房的整體色調亮度有限。總之,設計師要通過合理的設計,使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功能,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本次研究主要將室內醫療環境劃分為三個空間,然后分別對不同的空間展開設計并加以探討。2.1.1共享空間。共享空間主要包括取藥和繳費大廳、候診室,這兩個場所通常具有較多的人員。設計師在設計時要考慮共享空間在整體醫療空間中所占的比例,選擇恰當的色彩,并將其作為醫療建筑的整體設計基調,以減少患者的煩躁心理。由于共享空間的設計面積比較大,因此,其對整個醫療建筑氛圍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在大廳空間中,墻面的面積最大,在對其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應選擇具有較高明度、比較素雅的顏色,不能將純色作為墻面的主要色調,更不能對其進行大面積使用。設計師在設計地面時,可選擇擁有較深純度和同色系明度的顏色,使其與墻面形成對比;在對頂面進行設計時,設計師可選擇具有更高明度的色彩,使人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的情緒。2.1.2過渡空間。設計師在對醫療建筑的部分過渡空間(如走廊和樓梯間)進行設計時,要考慮患者和家屬在這些空間中的停留時間。設計師要注重設計細節并進行優化,讓使用者擁有不同的感受。如果走廊和樓梯間缺乏足夠的光線,人們在置身于這一類型空間時就會產生低落感。因此,為了使人們擁有更加愉悅的體驗,設計師可在此類空間中使用暖色調,使其整體變得更加陽光。對走廊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應考慮不同樓層的走廊功能,要在局部位置設置不同標識,保證色彩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使其與科室的色彩相符。比如:在對婦產科進行設計時,設計師可將紫色作為主要標識,因為紫色可以使產婦的情緒更加穩定;對兒科進行設計時,設計師可將黃色作為主色調,旨在放松患兒心情,使其配合治療。賦予標識以不同的色彩,可以發揮色彩的導向功能,使人們了解本樓層科室的功能和作用。2.1.3私密空間。在醫療建筑中不乏大量的私密空間,如病房、診室,設計師應對這一類空間進行合理設計,以保護患者的隱私,使患者擁有穩定的情緒。通常,設計師會將白色作為主色調,但這樣會給患者造成視覺疲勞,還會使其產生不同程度的壓抑感。相關研究表明,在設計中融入綠色,不僅可以改善人們的視力,而且可以對空間進行有效調節,給人們帶來愉悅的體驗。因此,設計師可在私密空間中融入淺綠色,避免大面積使用白色,比如:對診室進行設計時,可選擇具有較低明度的淺綠色,從而進一步優化就診環境,避免視覺疲勞。對病房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應考慮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要通過色彩來凸顯科室的功能,使患者通過眼睛來感知不同的色彩,然后獲得不同的情緒,產生不同的行為。比如,藍色可輔助治療胰腺和脾臟的患者。在對病房色彩進行選擇時,設計師可選擇某些特定的色彩,旨在使患者的情緒得到合理調節,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以上海市某護理院改造工程設計為例,在護理院中,醫護人員需要為長期臥床患者、慢性病患者、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和其他患者提供相應的醫療與護理服務,促進其病情盡快恢復,或為其提供臨終關懷服務。設計師在設計時應融入對生命和生活的態度,在空間中融入相應的藝術元素,將弧線和溫馨色調作為設計的亮點,充分做到以患者為本,尊重每一名患者的感受。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主要選擇藍色、紅色、黃色和咖色系。不同的顏色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比如:當視覺捕捉到藍色時,人們就會感受到靜謐和溫柔的氛圍;當環境中充滿黃色和紅色時,人們會感受到環境的溫暖;咖色系能夠賦予環境更多的知性美,而這正符合老年人的特點。在選擇設計材料時,設計師會充分考慮環境的需求與患者的需求,合理運用材料,打造簡約大方的設計風格。①選擇環保材料,保證這一類型的材料通過國際質量認證標準,減少對環境造成污染。②將柔軟的棉麻織物和實木作為主要設計材料,確保患者皮膚的舒適性。③保證材料具有一定的裝飾功能,與整體建筑設計風格相符。④保證材料容易清潔,避免其構造過于復雜。
2.2室外醫療環境設計
在開展醫療建筑室外醫療環境設計時,設計師通常會在建筑中融入庭院建筑風格,使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自然的氣息。由于各大醫院的門診比較擁擠,將庭院和門診貫通,有利于患者在閑暇之余來到庭院放松心情。設計師還可在庭院中設置相應的綠色植物,從而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入口設計與屋頂和地面設計。2.2.1入口設計。以某中西結合醫院醫學綜合樓項目設計為例,設計師在進行入口設計時,將中庭廣場的景觀視線進行合理分配,使景觀擁有更加豐富的層次感。對入口廣場進行設計時,設計師將廣場的文化與該醫院的中西結合理念相融合,引入中醫療法文化,使整個廣場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在對中庭廣場的景觀進行布置時,設計師將新中式景觀風格作為主要基調,融入中式造園設計手法,使整個廣場空間充滿濃郁的傳統韻味。同時,設計師還充分融合了西方造園設計手段,充分融入中西方文化的精髓,締造獨特的入口廣場景觀。在入口位置,設計師將具有中式文化特色的景墻設置于此,將造型樹和置石相結合,使整個入口更加精致,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為了進一步凸顯中醫文化精髓,設計師在景墻上加入了與中醫文化相關的內容,并在景墻后方設置中醫名人雕塑,使整個廣場的中醫文化更加突出。在廣場外側,設計師融入了動靜結合的設計理念,營造出極具觀賞價值的水體景觀,對空間軸線進行強化,將廣場空間進行合理分割,并設置引人注目的噴泉,使水體景觀更具觀賞價值,并進一步完善景觀功能。在廣場的軸線位置栽種相應的喬木,營造出良好的林蔭空間,給人們帶來美好的視覺體驗。在廣場的北側,設計師設置了專門的條石坐凳,并對其側面進行雕琢,融入相應的文化元素(比如引入西醫名人名言),進一步凸顯西醫文化的精髓。2.2.2屋頂與地面設計。以某老年養護院項目為例,該項目位于廣東省佛山市,設計師充分利用屋頂和地面,將其設計成相應的花園、觀景臺和運動場,滿足了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設計師對屋頂區域進行了合理劃分,在最大的區域設置了一個金色的遮陽板,既能保護屋頂花園,又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可起到有效的遮陽避雨、降溫的效果。此外,設計師將我國傳統農業與屋頂設計相結合,融入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打造屋頂小農場,使老年人能夠在該項活動中找到自我價值,使老年人更加熱愛生活。
3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醫療建筑如果想實現自我突破,就要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設計師要關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在建筑設計中充分發揮環境和色彩的作用,對各類元素進行合理的協調與搭配,使患者感受到貼心的服務,放松身心,配合醫生治療,遵守醫護人員的叮囑,從而盡快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王小影.環境及色彩在醫院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性[J].住宅與房地產,2021(3).
[2]周兆發.醫療建筑適應性設計——記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高新區醫院建筑設計[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20,21(11).
[3]牛審.醫院建筑設計創新淺探[J].建筑,2020(12).[4]胡慶,鐘逸青.以人為本的醫療建筑設計探析[J].中華建設,2019(11).
作者:邱毅 單位: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