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優化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開展實驗教學
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內容的時候,必須保證循序漸進地開展,否則很容易給學生造成理論、實踐的雙重壓力。本文認為,優化實驗教學內容,需與目前的社會需求相結合。如結合“環境監測”課程,對不同水質(包括校內自來水、池塘水、河水、污水與飲料等)的細菌學調查,最終整理出監測報告;結合“環境工程原理”課程中的反應工程原理的知識,進行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的分離與篩選、降解性能的測定,研究不同條件對降解性能的影響,并建立動力學模型,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將生物反應原理應用于污染控制工程,系統掌握優化操作方式和工藝條件對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今后的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教學,還是應該多設立一些具有實際效用的實驗,純學術性的實驗并不適合目前的學生。
二、將實驗室由室內轉向室外,充分利用實習基地的資源
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方面的實驗教學,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實驗的廣度和深度,倘若僅僅將學生安置在室內進行實驗,其取得的實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今后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應主動將實驗室由室內向室外轉換,通過在室外進行實驗,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影響因素和便利條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其得到的數據和結果也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實驗教學離不開實習基地的支持。目前的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已經開展了定向培養的方案,很多學生在畢業前都會去實習基地開展實習,以此來完成向職業工作的過渡。實習基地的最大優勢在于,擁有廣闊的實習空間和實習項目,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課題,讓學生跳出校園的教學束縛,從而實現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的更高領悟。
三、結語
從目前的實驗教學來看,很多地方的院校都付出了較多的努力,其實驗教學水平獲得了較大的提升,無論是在客觀的研究方面,還是在主觀的教學策略方面,都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在今后的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應進一步加強師生共同研究,多給學生一些發揮的空間,教師從旁指導,為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和個人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
作者:王錦瑞 單位:上海市環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