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宗教建筑繪畫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建筑中繪畫題材的差異
伊斯蘭教認為,建筑是一切藝術中最持久永恒的,建筑又是穆斯林行使宗教禮儀表達宗教信仰的地方,所以其宗教建筑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清真寺就是伊斯蘭教建筑中最典型的代表。在清真寺建筑繪畫題材中,很少看到人物或大型動物的圖案,因為伊斯蘭教強調“一神論”,為了適應這一教義,其繪畫和雕塑藝術都受到這一戒律的影響。清真寺建筑繪畫中,最常見的花卉植物題材有牡丹、蓮花、梅花、藤蔓等,如銀川納家戶清真寺大殿梁仿、拱間板上的彩畫裝飾就是用牡丹、蓮花、卷葉草等代替了原有的動物形象。這些繪畫裝飾紋樣不僅視覺上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向世人傳遞著穆斯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
二、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建筑中繪畫構圖的差異
莫高窟壁畫為了傳達宗教情緒,不斷創造出新的壁畫內容,這不僅豐富了壁畫的表現形式,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構圖形式。莫高窟壁畫所表現的內容往往決定了其構圖方式,根據不同內容會呈現不同構圖。如對稱式構圖大多是以經變畫為主要表現題材,以中軸線為中心的對稱構圖,中軸線兩側人物和場景都相同或相似,形成有規律的排列方式;長卷式構圖則重在描繪隋代、唐代故事畫及盛大的宗教或出行禮儀場面;并列式構圖在敦煌石窟壁畫中占有很大比重,主要體現在石窟千佛洞中的千佛圖案上,佛像大小、形態、動作基本相同,橫成行,豎成列成并排式排列。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結構布局依照一定的形式法則來繪制,如此多樣化的構圖,不僅富有強烈的裝飾效果,同時也體現了佛教藝術的意境美。永樂宮三清殿壁畫構圖宏偉壯麗、氣象莊嚴,屬于滿構圖類型。人物并肩接踵,按對稱儀仗形式進行排列組合,八位主神高達近3米,在畫面突出而醒目的位置,其余270多尊神祇都在2米以上,均被整齊劃一地安排在一個氣勢磅礴的畫面中,眾仙們手持的各種道具使畫面人物靈活多變,頭頂部的祥云和腳下的云氣煙霧拓展了畫面空間,讓人仿佛置身于道教仙界的圣境之中。整幅畫面構圖飽滿,嚴整而生動,群像組合動靜相參、疏密有致??梢娫谟罉穼m壁畫中,畫家既采用了疏密相間、統一中求變化,又采取突出主體,弱化次要部分的構圖法則,具有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人產生敬畏之心和崇拜之情,從而體現了畫家高超、純熟的構圖技巧。伊斯蘭教繪畫藝術中的構圖法則堅持伊斯蘭教的基本原則。清真寺建筑裝飾構圖的特點是繁復致密,幾乎不留空白,這與漢族傳統建筑裝飾紋樣在布局上喜歡運用疏密相間的法則大不相同。因為伊斯蘭教認為,構圖中是不能有空間的,空間是魔鬼出沒的地方,世間的空白并不存在,而真主卻無時無處不在。所以伊斯蘭教的畫師們在構圖形式上采用繁雜的裝飾紋樣來反映伊斯蘭建筑藝術崇尚繁瑣、不喜空白的審美特征。如寧夏中華回鄉文化園,其門樓頂部的幾何裝飾紋樣,以密集性、連續性的花紋組成整體的圖案,通過經緯線、對角線的巧妙應用,利用格子式、回環式等構圖的交叉重組、循環變換,形成了繁密華麗的視覺效果,使人獲得視覺上的審美愉悅。
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建筑中繪畫色彩的差異
眾所周知,色彩是最先影響視覺效果的重要因素。敦煌壁畫所取得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其色彩風格的獨創性上,這些經歷了千百年的壁畫,至今依舊光彩鮮明。佛教里面的敦煌壁畫色彩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既代表佛教的智慧與佛法,又代表著人性的善惡與美丑,其色彩語言極其豐富,在不同歷史階段呈現不同的鮮明特點。北魏時期的壁畫色彩特點是用色單純、樸實,色彩對比鮮明,以土紅打底,配以石青、石綠、黑、白等色,并融入了西域暈染法來表現人物形體的凹凸感。西魏時期的壁畫經常用明度極高的白色打底,色調清冷明凈。隋代壁畫增添了許多新的顏色,如青靛、藤黃、朱紅、土綠、金色等,用色多為平涂,在總體色調上開始變得明亮華麗。唐代壁畫展現了我國傳統繪畫在鼎盛時期的面貌,濃艷富麗、鮮艷明快,出現各種復雜的“中間色”和“復色”,色彩層次豐富,色調極為多樣化,體現了色彩語言的裝飾美與和諧美。置身于永樂宮三清殿壁畫前,讓人為之震撼的是其厚重沉穩、和諧莊重的色彩效果。永樂宮壁畫使用的顏料同敦煌壁畫所用顏料相同,但繪制的壁畫卻風格迥異。在色彩語言上,作畫者采用富有裝飾性的重彩勾填的畫法來增加壁畫內容的氛圍。首先,三清殿壁畫基本上是由石綠、石青為主色構成的冷色調,在富麗、沉穩的赭綠色調下,有主次地施以少量的紅、紫、深赭等色,突出人物間的關系。這種沉穩、溫和的綠色,帶給人們和平、寧靜、莊嚴的心理感悟。其次,三清殿壁畫中為了到達色彩的調和統一,使用了黑、白作為諧調因素,壁畫中的墨線勁健有力而又婉轉自如,與人物的頭發和衣服上的黑色塊共同構成畫面的黑色調。除了使用石青、石綠、朱砂、石黃等色外,還輔以大量白色予以間隔,既協調又豐富。此外,畫面中使用了堆粉貼金的手法,重點加工裝飾物與器皿的細部紋樣,如頭飾、衣袖、武士的鎧甲、帝后的寶座、香爐等物件填以金色,使觀者遠望感到氣象非凡,近觀則看到線條和色彩裝飾的優美,增添了畫面輝煌與雄壯的視覺效果。伊斯蘭教建筑對于繪畫色彩的表達和處理具有獨到之處,已由簡單的自然色彩升華到生命的精神色彩。穆斯林喜歡寧靜自然的顏色,因此清真寺建筑的裝飾色彩以綠色、白色、黃色、藍色等為主。綠色昭示生命與希望;白色視為純潔、高尚;黃色代表沙漠的寬廣;藍色象征天空的浩瀚博大。在清真寺建筑色彩中,較多使用綠色,這是中國的伊斯蘭教建筑同佛教、道教建筑最明顯的用色區別。綜上所述,通過對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建筑中的繪畫題材、構圖以及色彩的藝術特色比較研究看,信仰的宗教不同,繪畫風格也各不相同,正是這種區別和差異,才構成了千姿百態、內容豐富的宗教建筑藝術景觀,為當下繪畫方式提供了寶貴的藝術、文化資料。
作者:湯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