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疫情下的醫學圖書編輯實踐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出版社在短時間內積極策劃出版了一批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圖書,科學有效地引導讀者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醫學圖書編輯具有專業優勢,在舉國上下全力抗擊疫情的形勢下,醫學編輯應迅速反應,發揮相應優勢,履行社會責任。本文就醫學圖書編輯應如何應對疫情、發揮專業優勢提出建議與思考,希望專業圖書出版編輯能夠以敬業的精神和過硬的專業能力為社會提供必要的知識服務。
關鍵詞:肺炎疫情;圖書出版;醫學圖書編輯
2020年伊始,肺炎疫情暴發,出版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助力疫情防控作為工作重點,以非常規的速度出版了一批疫情預防控制相關出版物,為全國各界打好打贏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積極貢獻。2020年2月6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加強出版服務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強調各出版單位要精心策劃安排抗“疫”選題,成立工作小組,組織專門力量,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持續策劃出版一批針對肺炎疫情防控、引導群眾以理性態度和健康心態抗擊疫情的科普讀物。此外,針對特定人群,如少數民族地區人民、一線醫護人員和科研工作者,要積極出版針對其特點量身定制的相關讀物。疫情期間的社會萬象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大眾在公共衛生意識和科學素養方面的短板,因此,要積極策劃出版一批有關傳染病認知與防護、衛生與健康的科普讀物,提升大眾素養。截至2020年7月6日,據中央宣傳部出版物數據中心數據,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出版物達439種。可見,出版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展現出了極強的責任意識,但出版業在助力疫情防控的諸多實踐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面對新的挑戰,具有專業優勢的醫學圖書編輯做好總結和反思是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一、高效出版,及時發揮專業優勢
面對肺炎疫情,民眾恐慌情緒日益嚴重,而醫學圖書編輯多具有扎實的專業背景,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因專業素養背景而具備高度的學術敏銳度[1]。實際上,醫學編輯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接到家人、同事、朋友等的專業咨詢,這些日常解答工作能夠使其了解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對醫學知識的困惑點,以及采用何種解釋方式群眾更能理解和接受,日積月累,自然為醫學科普圖書的策劃和編輯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同時,醫學圖書編輯在日常工作中會建立強大的作者隊伍,面對疫情,可及時與防疫相關部門和該領域的專家學者建立聯系,便于有針對性且高效地整理編寫疫情防控相關常識性讀本,為各界民眾提供權威性、專業性和可靠性均較高的知識服務,消解民眾心中的不安和疑慮。對中央宣傳部出版物數據中心數據進行出版時間分析可見,肺炎防疫圖書CIP申請時間集中在2020年1月下旬和2月,緊急、集中的特征較為明顯[2]。其中,最早出版的肺炎疫情相關圖書是《病毒感染防護》,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從選題策劃到出版僅用了48小時,堪稱出版史上的奇跡。該書作者權威、內容通俗,從讀者需求出發,借助權威作者掌握的權威資訊和第一手資料,注重科普性、權威性和實用性,及時為民眾提供科學的疫情防護知識,同時為兄弟出版社策劃相關選題提供了思路,在極大程度上助力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之后,各地出版社積極組織、策劃肺炎防疫相關圖書選題,在居家辦公的背景下編、印、發各部門通力合作,為群眾帶來了豐富的科普盛宴。后期由于相關職能部門的控制,肺炎防疫相關圖書出版節奏放緩。
二、開拓思路,充分服務各類人群
據中央宣傳部出版物數據中心數據,肺炎疫情相關出版物內容除涵蓋大眾日常防護、心理疏導等方面外,還針對青少年、老年人、特殊從業人員等各類人群提供繪本、漫畫版、掛圖、大字版等各種形式的圖書,如廣東教育出版社的《不一樣的日記:終南山爺爺給學生的肺炎防護手冊》、中國人口出版社的《肺炎防控漫畫(農村版)》《肺炎防控漫畫(城鎮版)》、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的《肺炎疫情防控手冊(返校開學篇)》《肺炎疫情防控手冊(復工復產篇)》等。同時,考慮到我國多民族的特點,少數民族地區出版社出版了諸多少數民族文字版本的防疫相關圖書,便于少數民族同胞掌握防疫知識,如延邊人民出版社的《病毒感染防護:朝漢對照》、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病毒感染防護:蒙古文》。此外,另有出版單位出版了外文版圖書,為肺炎疫情的國際防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如五洲傳播出版社的《大國戰“疫”:2020中國阻擊肺炎疫情進行中》一書,先后出版了英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法文等版本。在針對不同人群的各類圖書出版實踐中,醫學圖書編輯應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圖書創作人員可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但審定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素養,以保證圖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此次疫情相關圖書的出版實踐證明了醫學圖書編輯不僅在醫學專業圖書出版領域具有重要作用,在科普、少兒等其他領域的出版實踐中也應充分發揮作用。醫學圖書編輯應放寬眼界,拓展職業領域,以成為復合型人才為目的,不斷學習、更新各項技能,爭取在出版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從容應對,實現優雅轉身。
三、多方聯動,推進出版轉型
面對肺炎疫情期間民眾居家隔離的情況,各出版機構積極與網上商城、各類讀書APP、公眾號等網絡傳播平臺及數字閱讀平臺多方聯動,實現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的同步推出。多數電子圖書線上免費傳播,將相關科學知識及時有效地以民眾易于接受的方式提供給他們,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大眾獲取疫情防控相關知識的途徑,而且為穩定民心、打贏防疫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5]。后疫情時代,更多的出版機構開放了更多的數字資源,充分利用融媒體平臺,為大眾、研究者及廣大師生提供相應的知識服務[6-7]。此類服務方式的多元和深入是出版社以往難以做到的。對于融合發展,我國出版業已進行了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但仍缺乏較為成熟、可復制的成功模式,醫學圖書的融合發展轉型同樣面臨困境。此次疫情,使各出版單位更深入地體會了出版融合發展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8]。后疫情時期,醫學圖書編輯應重新審視未來的發展方向,從數字化改革、融媒體發展等角度著手,積極探索融合發展的可行之路,以便更加靈活和從容地應對市場的未知變化[9]。
四、復盤問題,建立應急機制
面對疫情這一突發公共事件,大批出版物在助力疫情防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從專業角度來看,也存在問題和不足之處。首先,出版物同質化現象明顯,主要體現在選題、命名、核心內容、體例等方面。各出版單位出版的“肺炎防控手冊”類圖書內容大同小異,深度有待增加,造成大量同類題材圖書重復出版。其次,部分出版物編校質量下降,各出版單位在力爭先機、以非常規速度出版圖書的同時,也出現了編校質量下降的問題,諸多出版物中出現了醫學常識性錯誤、文字性錯誤、表述不當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不樂觀的圖書質量現狀。最后,根據開卷數據,肺炎疫情相關圖書銷售情況遠不及出版熱情火爆,1月至5月銷售破千的圖書屈指可數,大量圖書處于上市即變為庫存的尷尬境地。面對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出版人責任重大,尤其是面對此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具有專業優勢的醫學圖書編輯更是使命在肩。面對疫情,要時刻保持冷靜,以專業嚴謹的態度開發選題,不可盲目追求熱點,在做好市場調研和深入了解用戶需求的同時,要發掘有意義、有價值的出版點[10]。在無法對各個環節和因素有全面了解和認識的情況下,醫學圖書編輯更應突顯專業化優勢,以專業的眼光,更多從分支下功夫。此外,還要復盤肺炎疫情期間的各類事件,出版人所看到的不應只是應急類圖書選題的出版,更要把眼光放長遠,這涉及民眾素養提高、信息披露機制完善、醫療和科研成果轉化等多方面。因此,出版人尤其是深耕醫學專業領域的圖書編輯應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各出版單位應建立應急響應機制,以專業水準和專業精神應對未知的局面。
五、結語
面對突發公共事件,作為新時代文化事業的建設者,出版人尤其是具有專業優勢的醫學圖書編輯,應為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服務,明確出版定位,堅持以社會效益為先,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獲取并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同時,面對疫情帶來的諸多變局,醫學圖書編輯應意識到深入進行融合發展變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醫學圖書編輯面對融合發展的大勢,應迅速補齊短板,爭做復合型人才,從而借助互聯網、全媒體的優勢,更好地展現自身的專業素養,以更從容自如的狀態應對諸多變局。
參考文獻:
[1]楊臻崢,鄭曉南.病毒肺炎疫情下醫藥類科技期刊編輯的擔當與思考[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37(3):64-67.
[2]劉濛,徐少岡,隅人.肺炎疫情防控圖書選題數據分析與思考[J].編輯之友,2020(6):17-21.
[3]湯吟菲.傳統出版內容的高效與實現路徑——以肺炎疫情防控圖書電子版為視角[J].中國編輯,2020(5):37-40.
[4]周國清,胡戈特.疫情影響下圖書出版業態新變論要[J].城市學刊,2020,41(3):20-25.
[5]白中林.疫情視域下傳統出版的挑戰與全媒體出版[J].出版廣角,2020(7):6-9.
[6]劉中飛.后知識戰“疫”時代傳統出版業數字出版發展再思考[J].出版參考,2020(5):12-15.
[7]聶震寧.后疫情時代我國出版業面臨的變化預測與應對[J].出版發行研究,2020(6):27-33.
[8]郝振省,宋嘉庚.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數字出版與融合發展[J].現代出版,2020(2):5-9.
[9]張立紅.疫情之下凸顯的出版挑戰與應對策略[J].出版廣角,2020(7):22-25.
[10]李娜,王鳳廷.公共突發事件中的應急出版——以肺炎出版物為例[J].現代出版,2020(2):86-88.
作者:崔麗君 單位: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