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低碳環保下風景園林設計變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推進風景園林設計變革,改善生態環境現狀,將低碳環保理念融入其中,但由于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過于注重造型和形式的表現,人工設計成分占比過大,導致風景園林設計變革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為此,在低碳環保理念下,應優先選擇低碳環保材料,減少能源消耗,合理搭配植物,推動風景園林設計的變革。
關鍵詞:風景園林設計;低碳環保;設計變革;植物配置
0引言
近年來,雖然整體經濟形勢發展比較良好,但是能源消耗量過大,溫室氣體排放量嚴重超標,全球氣候變暖態勢越來越明顯,人們最基本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威脅,故需對生態環境進行不斷改善,促使大氣質量提升。在風景園林工程項目建設中,要結合時代發展要求,遵循低碳環保理念。
1風景園林設計現狀
1.1過于注重造型和形式表現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由于設計人員對于美感的重視程度過高,過多地關注造型以及形式表現等方面,導致風景園林的功能性很難得到有效發揮。部分設計人員將風景園林設計看作是一種美感設計的表現方式,導致設計理念發生嚴重偏差。風景園林設計,除被滿足基本審美要求外,還要對空間功能給予更多關注。公園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給人們提供日常休閑娛樂場所,居住區設計是為了滿足居民休息和活動等方面的需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保證材料以及樹種選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僅要滿足低碳環保理念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保證各方面配置以及其功能要求的最大化。
1.2人工設計成分過大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多數設計師會將原本的地理條件破壞,對整個園林進行重新塑造,比如將山體挖平等,挖平后建設亭臺樓閣等設施。這種設計及建設方式,不僅導致工作量大幅增加,而且嚴重浪費資源,導致施工工期延長,對原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自然景觀逐漸轉變為人工景觀。在設計環節,設計人員應尊重原本的自然條件,使景觀園林設計與環境地理等條件有效結合。這樣不僅能夠體現出設計人員對于大自然的尊重和愛護,而且能夠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避免出現嚴重浪費資源等問題。
2低碳環保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變革策略
2.1優先選擇利用低碳環保材料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風景園林設計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注重與低碳環保理念高度融合。在風景園林設計階段,要對各類材料進行合理選擇。材料選擇會影響整個建設項目的碳排放量,在設計中要對各環節的碳成本進行準確計算,對材料生產、運輸、使用等環節產生的二氧化碳總量進行核算。同時,對能源消耗等各方面參數進行匯總,最終得出總碳成本。根據現有數據信息,選擇和利用成本較低的材料,盡可能以本土材料為主,以減少交通運輸成本。同時,盡量少選擇合成材料,少用或不用玻璃、鋼材等。由于不同地區以及各種工藝技術手段之間的差異性,導致材料之間具有明顯的不同,特別是在碳排放方面,故要加強對材料碳排放量的計算,盡可能選擇滿足當地環保要求的材料。除此之外,還要選擇和利用使用周期長的材料,以盡可能避免后續修復或者翻新等工作。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降低養護工作量,間接減少碳排放量。
2.2減少能源消耗
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于空氣凈化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應以植樹造林為基礎,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促使其逐漸轉變成能量,是目前固碳減排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在風景園林設計及建設中,生產制造環節較多,各環節產生的溫室氣體量非常龐大。在風景園林設計及施工中,應對碳排放量進行有效控制,避免大量消耗能源。現階段的風景園林設計及建設以機械化和現代化技術手段為主。機器在工作中極易造成能源消耗量超標,故應盡可能選擇低能耗的作業方式,比如利用太陽能或者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以及建設,在追求造型藝術及美感的基礎上,加強對成型材料或者再生材料的利用,可有效減少能源和資源消耗。其實,碳排放在風景園林設計及建設中是無法避免的,但是踐行低碳環保理念,從各環節進行有效控制,能夠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2.3合理搭配植物
風景園林設計在審美方面要給予一定關注,以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功能作用。與低碳環保理念結合,保證植物選擇及配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才能充分發揮植物自身的吸碳固碳作用。部分植物相互之間具有非常良好的促生效果,將具有相互促生特點的植物品種進行合理搭配。將其相互之間的生存規律放在首要位置,實現植物之間的有效促生,同時為其整體觀賞效果提供保證。在園林設計中,以大量喬木為基礎,為人們提供良好的遮蔭場所。草坪鋪設是為了給游人提供休息、活動場所。在空間分割等方面,可利用低矮灌木作為各空間的“邊界線”,其效果如圖1所示。不同類型植物的功能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在配置植物時,灌木比喬木的層次更豐富,同時與人們的視線高度基本一致。喬木樹形過于高大,在整體配置中仍以布景效果為主。因此,在選擇和配置植物時,要綜合分析審美效果,同時對植物的碳吸附能力進行重點考慮。不同類型植物的碳吸附能力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比如灌木與喬木相比,灌木的碳吸附能力更高一些,同時能夠釋放出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對各種類型樹種進行有效搭配,能夠實現對園林景觀碳排放量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低齡樹木與高齡樹木相比,低齡樹木的碳吸附能力更好一些。在風景園林設計中,不能只是單純移栽老齡喬木,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栽種新的植物。生長速度相對較快的植物,其自身適應力普遍較好,但壽命相對較短。因此,在樹種選擇方面,要保證配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使植物景觀既能夠快速達到效果,又減少對其投入成本。相較外來植物,當地鄉土植物對當地的氣候以及溫度等各方面都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當地土壤也更適宜當地的樹種類型。因此,鄉土植物與外來植物相比,在適應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而且成活率較高。因此,要遵循優先選擇鄉土植物的原則,盡量減少運輸中的碳排放量,在栽植以及后續養護中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
2.4提升能源實際應用性能
在自然界,植物與太陽光會產生光合作用,凈化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科學合理地應用造林技術,能夠對碳排放起到良好的吸收效果,提高空氣中的含氧。風景園林工程建設會經常涉及不同類型的機械設備,上述設備在應用中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因此,要結合實際要求加強對整個設計環節、園林工程建設環節的管理力度,從根本上實現對能源的合理利用,利用低碳理念推動園林景觀工程的建設和發展。
2.5植物的選擇和養護
園林景觀設計初期要結合實際要求,科學合理地選擇和利用符合當地生長條件的植物,注重發揮植物的低碳環保作用,促使園林景觀具有良好的碳吸收功能。除此之外,在景觀園林規劃和建設中,要加強對工程項目的養護管理,了解先進的園林知識,在整個建設以及維護管理中,要嚴格按照規程操作,定期對項目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采取針對性對策,促使低碳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3結語
風景園林設計變革中,要將低碳環保理念作為出發點,對設計、施工以及養護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充分發揮風景園林的低碳環保作用和價值,節約資源及能源,使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王磊.低碳理念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國際公關,2020(4):168-169.
[2]盧淵,梁曉雨.人性化理念下風景園林景觀構建分析[J].大眾文藝,2020(2):115-116.
[3]王洪成,楊寧.低碳發展與合作創新———天津低碳創意花園的建設與管理運營[J].中國園林,2018,34(S2):34-38.
[4]槐雅麗,臧士鳳.低碳環保下的建筑設計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7):167-168.
作者:徐欣玨 單位:福建漳州城投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