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環保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生態環保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研究簡單地介紹了生態環保思想的發展意義,指出了在生態環保思想下環境藝術設計的整體方向,提出了融合生態環保思想開展的環境藝術設計:結構設計、加強材料管理、科學開展廢料處理、加強自然景觀保護、增加綠植建設面積,以此全面建設環境的藝術性,展現環境設計的生態性,為人們營建舒適的生活空間,以提升生態思想的融合效果。
關鍵詞:環保;自然景觀;綠植;結構設計
1引言
總書記曾說,如果破壞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壞了水,山就變成了禿山,水就變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變成了沒有養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溝壑縱橫。人類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怎么能正常生存下去呢?所以人和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如果我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那么人類的實踐活動終將影響人類的命運。這也告訴我們,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不可顧此失彼。從生態文明建設系列論述中,可以提煉出四大核心理念: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生態自然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新經濟發展觀;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新系統觀;環境就是民生,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新民生政績觀。今日的世界是一個以多樣化為主流的世界。近些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顯著發展,人民的生活方式日益加快,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一形勢下,我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人口激增,而在之前的發展過程中,很多的發展方式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污染嚴重,資源短缺等問題日趨嚴重,這樣的發展方式是不科學的,隨著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思想與世界上的主流思想開始融合,人們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為了使得自然與社會的相互和諧,我國的環境設計中也需要注重可持續發展理念。環境保護理念是人與自然相互之間的和諧統一與可持續發展觀,而在環境設計領域中我們需要不斷融合生態環保思想,這樣才能夠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問題,提升生態環境的綠色效應。為此,環境藝術設計應該以生態環保思想為基礎,不斷加強設計的環保性,提升資源保護效果,緩解國內資源緊缺的問題,積極開發新能源,減少有限資源受到破壞,增強生態環境生活力。在生態文明觀的指導下以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詮釋和理解環境藝術設計,是可持續發展觀的要求,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2生態環保思想的發展意義
2.1順應環境藝術設計發展需求
現代科技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環保與節能成為了當今時代的發展主題,加之生態文明觀的提出,將其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實現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在人們關注生態環境發展的同時,環境設計工作中應融合生態環保思想,以此展現極具綠色思想的現代藝術性設計理念,在提升環境設計效果的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現代化進程中,環境藝術設計的關鍵因素,逐漸向生態保護思想轉變,將生態、綠色、節能等設計思想設定為環境設計的關鍵,以此來順應國內生態環境建設的各項需求。在環境設計期間,設計項目主要包括客觀環境設計工作、居家室內環境設計工作等。在經濟發展期間,人們對室內環境設計逐漸形成較高標準,以及環境設計所展現的藝術性,充分借助先進技術,順應人們對生活、生產的各項建筑需求,達成人與生態環境共同進步的設計目標[1]。
2.2生態環保思想的具體表現
(1)在社會經濟進步的背景下,社會應該綜合開展綠色能源的有效使用研發工作,加強能源保護效果,不斷提升能源節能效率。(2)在人們開展生產與生活各項活動時,也應加強資源保護,減少浪費事件發生,有效控制垃圾、廢棄物等生成量,加強肥料處理,提升環境保護效果。(3)以社區為主導,需要加強環保宣傳力度,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減少環境污染問題發生,針對污染問題積極采取補救措施,盡可能地恢復受污染區域的生態性。(4)政府應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執行,在保障環保宣傳工作有效性的同時,開展多元化形式環保工作,比如社區公益活動、法制約束等。
3融合生態環保思想開展的環境藝術設計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環保與節能成為了當今時代的發展主題,加之生態文明觀的提出,將其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實現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隨著計劃經濟朝向市場經濟邁進,為我國各領域創新和改革帶來了重大的機遇。對于環境藝術設計而言,也邁向了一個新階段。近年來,我國環境藝術設計隨著全球化趨勢而不斷的創新,設計理念發生了變化并且設計方向也有了進一步的改變。特別是隨著可持續發展以及節能減排的戰略提出.我國環境藝術設計更是朝向現代化的方向邁進。環境藝術設計在國內的歷史相對較短,是一個介于藝術與科學之間邊緣性比較強的專業,具體表現方面可以體現為為兩個設計項目,第一個為室內環境設計,第二個為室外環境設計,當然環境的改善和提高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環境藝術設計也是人類步入后工業文明信息時代誕生的綠色設計系統,是藝術和藝術設計行業的主導設計體系,是一門具有全新概念而又剛剛起步的藝術設計新興專業。
3.1結構設計
在環境設計期間,人們居住環境的設計工作,其藝術性表現應符合居家生活的需求,旨在從人們生活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加強設計與生活空間的協調性,科學規劃環境空間,減少空間浪費事件。在開展裝飾設計期間,關注選材工作的環保性,應盡可能地選擇不具有污染的建材,規避室內空間材料污染問題,提升材料資源使用的控制效果。為此,在實際開展室內環境設計期間,應有效融合生態保護思想,提升室內設計生態性,為人們營建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展現具有綠色思想的室內設計藝術性[2]。在室內環境設計期間,應關注室內整體生態性的藝術展現,具體設計方法為以下幾點。(1)以室內環境空間組織為出發點,加強設計方案可行性分析。室內建筑空間以三維空間為主要表現形式,其環境功能設計作為室內環境設計的關鍵因素。在此基礎上,需要加強空間劃分與組合,展現室內空間設計的藝術性效果。(2)通風與采光設計思想,提升居住環境的舒適度。設計人員應采取的設計方法為:提升室內建筑空間的整體連貫性,達成室內與室外形成較高的通透性,通過部分墻面去除的形式,提升室內整體采光與通風效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的下,盡可能的減少空調、照明等設備的使用,提升能源節約效果。(3)室內生態景觀設計是提升室內環境設計生態性的關鍵措施。具有室內生態景觀設計功能的元素有:綠化盆景、微型水景觀、生物養殖等,以此提升室內環境的整體綠色效應。生物養殖具體包括:魚、龜、鳥等。借助室內生態景觀設計,提升室內環境生態性以緩解人們日常工作的緊張狀態,展現生態元素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藝術性。
3.2加強材料管理
室內裝飾設計期間,應加強材料管理,以環保材料為首選,減少化學元素在室內空間中形成污染,保障人們身體健康,提升居住區生態環境的保護效果。在此基礎上,提升裝飾材料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事件發生。如若在裝飾設計活動完成時,形成大量裝飾材料剩余,室內設計單位、裝飾材料供應單位等相關組織,應為業主提供材料回收的服務項目,以此有效回收剩余材料,使其應用在其他裝飾項目中,減少裝飾材料浪費。加強材料管理,以此順應生態環境保護設計思想,提升環境設計現代化發展能力。
3.3科學開展廢料處理
在開展環境設計活動時,將會產生一定數量的建筑垃圾。此類建筑裝飾垃圾的特點為:難聞氣味、粉塵污染等。如若針對裝飾垃圾采取隨意處理方式,將會形成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為此,針對裝飾垃圾應科學開展處理工作,減少環境污染問題。具體處理措施為:(1)在設計期間應盡可能地選擇綠色環保建材,以此減少化學材料在設計環節中的使用,提升設計工作建材成本的優化效果,減少建材資源浪費,有效控制建筑裝飾垃圾的數量。(2)針對可回收的建筑裝飾垃圾,應將此類廢料運送到指定位置,便于提升能源回收利用效率。為此,在開展環境設計工作時,針對所消耗的建材、裝飾材料等廢料,應積極開展處理措施,減少生態污染問題。
3.4加強自然景觀保護
室外環境設計期間,應結合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需求,加強自然景觀保護,完成室外地質情況勘測,有序開展室外環境設計工作。在室外環境設計期間,應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出發點。針對設計區域的實際情況,科學開展裝飾材料選擇,提升自然環境的保護效果。比如在室外環境建設期間,項目設計區域中,含有一定數量的樹木,對此類自然景觀應加以保護,對其開展系統性保護工作的基礎上,在其他區域開展設計工作,以期提升設計元素與自然景觀的協調性。減少自然景觀破壞,提升自然景觀保護效果,適時開展綠化建設工作,以此共建具有生態性的環境,發揮生態環保設計思想的積極效能。
3.5增加綠植建設面積
以生態保護思想為出發點,開展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在實際開展設計工作時,應充分借助綠植完成裝飾設計,以此提升環境設計效果觀賞性的同時,切實完成室外環境綠色建設,從空氣、土壤等視角逐一展現出綠植凈化功能,改善空氣質量,提升水土保持效果。具備環境綠植裝飾性能的綠色植物:爬山虎,可用于建筑外墻裝飾,能夠顯著提升環境美化效果,切實改善空氣品質;綠蘿,可用于室內環境設計,能夠增添室內整體色彩的生命力,使室內環境設計藝術性有所提升[3]。借助增加綠植建設面積的方式,完成環境藝術性設計,有助于提升空氣清晰性,加強污染元素的凈化效果,提升環境設計的自然觀賞性,順應生態環保建設的各項要求。
4結束語
所謂生態文明觀就是人與自然相互之間的和諧統一與可持續發展觀。當人類工業文明發展到今天如此之高的高度時,隨之而來的是前所未有的社會危機與生態危機,它們都嚴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生態文明發展。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生態文明觀的提出,人們在進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時候逐漸把生態文明觀融入其中,促進了社會生態文明建設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和諧發展。本文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為切入點,概述生態環保并分析將生態文明觀融入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性,切實從室內環境設計與室外環境設計兩方面探討基于生態文明觀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為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綜上所述,依據國內實際發展情況,應確定生態保護思想的核心位置,使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發揮作用,順應客觀環境的各項需求,加強環境實際情況掌握,切實開展具有生態保護思想的環境設計,展現出以生態性為主題的藝術理念,提升環境設計成果的觀賞性。與此同時,設計時應適時增強自身設計專業性,深入探索環境藝術的內涵,加強環保思想與設計思路融合,以期獲取更具生態性的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杜宇峰.探討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藝術大觀,2020(26):59~60.
[2]李亞楠.環保理念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評《綠色設計》[J].人民長江,2020(7):238.
[3]鄭善良.探討生態環保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現代裝飾(理論),2017(1):234~235.
作者:許亞 單位:西北大學現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