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海綿城市建設需求給排水設計要點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為了保障城市各項建設事業的順利推進需要做好各項細節工作,想方設法規避災害影響。洪澇災害對于當代城市發展產生的影響深遠,不僅干擾城市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為此,立足于現代城市設計層面考慮,傳統的給排水設計無法滿足當前實踐發展需要,在具體實踐環節,海綿城市理念的引入受到多方關注。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使雨水吸收、存儲的效果明顯提升,保障雨水資源利用效率,為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增添動力。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相關工作實際,圍繞海綿城市建設需要的給排水設計要點相關問題展開了相關探析。首先概述了海綿城市理論以及海綿城市建設的需要。其次結合海綿城市現階段的具體應用實際,明確了給排水設計工作開展環節海綿城市的具體應用價值,最后明確了基于海綿城市建設需要的給排水設計要點。
[關鍵詞]海綿城市;給排水;設計;應用;發展
引言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在迎頭前進,當代城市面臨的各種生態環境問題相對突出。其中內澇災害對城市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所以當代城市發展必須致力于內澇災害的合理解決。反思傳統的城市給排水體系與當前城市內澇問題的解決需求不相適應,相關設計規劃理念亟待更新,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給排水建設環節的高效引入,是強化城市給排水建設實效性的關鍵,也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有力舉措。
1關于海綿城市相關理論及海綿城市建設需要的基本概述
1.1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作為新型城市建設理念,是彈性更大、靈活程度更高的管理城市雨水、水資源的手段。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使城市發展過程更加順利,輕松應對發展環節面對的一系列雨水洪澇自然災害,強化廣大城市對水資源的蓄水、凈水、吸收、釋放水平,使多方綜合水準全面提升。
1.2海綿城市建設需求
明確海綿城市建設根本需求的現實意義體現,這一需求也是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核心要義,全力探究具體需求使得城市給排水設計工作朝著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加優化的方向推進。立足于本質層面分析海綿城市建設呈現的關鍵點,首先迎合城市給排水能力的實際需求,例如防水、排水、蓄水等,推進廣大城市給排水體系之間的高效貫通,使城市輕松應對雨季,做好防洪防澇工作;其次,海綿城市建設迎合城市良好水資源應用水平的需求,廣大城市不僅要有有效的儲水能力,與此同時還能夠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凈化、循環再利用,使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輕松化解,最大限度地為廣大城市區域減輕供水負擔。
2海綿城市對給排水設計工作的重要價值
2.1海綿城市理念使得排水設施各項功能發揮到位
現如今,各個城市都在致力于現代化發展,對于自身給排水體系的設計規劃工作尤為關注。但是在規劃設計環節,對人工、自然結合的操作方式比較青睞,保障原來水文和地質特征不更改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發揮生態系統優勢,使得水資源各項存儲工作高效推進,使得城市給排水體系實現高效、穩定運行?!昂>d城市”理念給城市給排水各項功能的充分發揮提供了可能,與此同時使得廣大建筑物承載水平高效提升,城市給排水系統建設有了更優越的基礎保障。
2.2海綿城市理念全方位提升城市抗洪水平
現如今,各個城市對防洪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也專門為其成立了對應管理組織,但是真正遇到洪澇災害的時候,能夠妥善做好應急事件處理工作的比例不足五成。也就是說在遇到嚴重的洪澇災害的時候,防洪處理水平表現出來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城市相關部門一定要意識到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價值,強化對建筑物建設工作的監督管理工作,切實提升建筑給排水設計工作,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有機契合起來。
3基于海綿城市建設需求的給排水設計要點
3.1布置思路及設計措施
根據項目用地性質、用地規模、項目定位及規劃要求等實際情況合理布置海綿城市設施,對排水系統、綠地系統、道路系統等區域的雨水進行有效吸納、蓄滲和緩釋,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總體控制目標。具體規劃方案包括:(1)項目區域中的道路結合景觀設計,在綠地中布置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和生態草溝;(2)公共空間和集中綠地內設置雨水花園,區塊內的雨水先流入海綿城市設施,凈化后流入市政管網;(3)減少硬地面積,部分人行道、鋪設為透水鋪裝;(4)設計架空綠化改善區域熱環境;(5)遵循暴雨處理為主、景觀設計為輔的方針。針對上述所采取的措施,以下凹式綠地作為案例,下凹式綠地指具有一定的調蓄容積,且可用于調蓄和凈化徑流雨水的綠地,設計措施包括:(1)下凹式綠地的下沉深度應根據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滲透能力確定,一般為100~200mm。(2)下凹式綠地內一般應設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證暴雨時徑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頂部標高一般應高出綠地50~100mm,如圖1所見。
3.2合理優化海綿城市設計,做好給排水設計工作
一般來講,城市建筑小區在具體開展建設工作的時候,往往會嚴格遵照既定比例完成綠化面積的設計規劃,與此同時綠化面積也有擴大區域,擴大了的綠化面積使得建筑物更符合人居需要。廣大建筑行業開展建筑設計的時候,全方位考慮綠化面積大小,合理規劃綠化面積,全面考慮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使得綠化帶以及建筑內路面的滲水性能理想,這樣一來雨水資源可以通過滲水地面而有效地搜集利用起來,從而提升水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建筑小區內的道路占據城市道路的比重較大,對于瀝青道路,一旦有強降水發生,會有嚴重的積水現象發生,主要是建筑小區內設計的道路其本身的透水性能不理想,如果充分利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開展道路鋪設工作的時候,將很多透水性理想的材料應用到建筑小區道路建設中,對于雨水的透過率大大提升,地面徑流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廣大設計工作者在對雨水花園滯留區設計的時候,往往是使用花園附近布設草坪的方法來實現。草坪對雨水徑流截留,然后將雨水引入到緩沖區域內,緩沖區域鋪設的大部分都是細石塊,細石塊的優勢就是有理想的過濾效果,緩沖區域內所種植的植物,其自身具備相對理想的耐濕力。通過在雨水花園內設置下凹式的綠地來完成雨水的收集。城市建筑區內也有很多灌木類植物,灌木類植物的根系本身就具備相對較佳的蓄水功能。設計雨水花園的時候,使得地表徑流減少,如此一來從地下水資源完成“涵養”,最大限度地發揮植物根系降解能力以及吸附能力,使得雨水更多地流入到土層里,更好地應對城市暴雨天氣產生的大量積水問題。
3.3設計綠色屋頂
開展現代建筑物設計工作,注重綠色屋頂設計工作也是符合海綿城市建設需要的。綠色屋頂的合理設計使得蓄水能力大大提升,如此一來地表徑流導致的內澇情況的發生率大大降低,雨水蒸發量提升,城市空氣質量得到有效改變。而有些建筑物并不適合設計綠色屋頂,可以選擇讓屋頂雨水流入地面的蓄水池的方式。與此同時設計時結合建筑小區實際,做好雨水塘設計工作,設計雨水塘,通過滲水洼塘的方式來實現,這樣一來雨水滲透以及地下水兩者就實現了相互補充。與此同時建設雨水塘,在雨水塘邊坡附近種植耐濕性好的低矮灌木,保護好建筑小區內雨水塘邊坡保護帶,起到降低安全隱患發生的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發揮海綿城市建設指導優勢,使得海綿城市建設目標順利“照進現實”一定要全面考慮具體的建設需要以及建設特征,做好給排水體系的全方位優化工作,綜合考慮各項建設、設計因素的前提下,做好給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與完善工作,發揮城市給排水系統水資源處理優勢,提升城市抵抗惡劣天氣的能力,為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增添動力。
參考文獻
[1]窠旭亮.基于海綿城市建設需求的給排水設計要點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20(22):118-119.
[2]司驍,解朝強.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實踐[J].建筑•建材•裝飾,2018(19):106.
[3]盛杰.分析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運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4):80-80.
[4]楊夢琳.城市給排水建設中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17):81-82.
[5]羊煥亮.城市給排水建設中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5):1882.
[6]張冬,雷海東.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9(7):88.
作者:倫志鵬 單位:廣東德晟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