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認為高中語文教學在滲透傳統文化時存在功利性和教學形式單一的問題。并基于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即:對語文課程中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刻地解讀,創新傳統文化教學模式,拉進學生與傳統文化的距離。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是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保障。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道德觀。學生學習語文,能夠深刻地發掘語文教學背后深厚的人文價值和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從而更愿意積極、主動地承擔發揚傳統文化的責任。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素質教育推廣的基本途徑和重要內容。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現狀
(一)傳統文化教學存在功利性
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教師的教學目的只是為了提升學生的高考分數,過分的重視學生的成績和做試卷的技巧,不重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教授學生古詩文的意義,不讓學生深入地思考古詩文的思想內涵,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能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傳統文化的能力,限制了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二)教授傳統文化的形式過于單一
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師傳授傳統文化的形式過于單一,不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一味地依賴教材內容進行傳統文化教學,不能結合學生的興趣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抑制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傳統文化的教學效果。
二、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方式
加強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必須轉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采取符合學生學習特征的教學方法,使傳統文化更好地滲透進高中語文教學中。筆者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
(一)對語文課程中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刻地解讀
我們一般見到的高中語文教材,都是由許多的科研專家精挑細選,按照學生的認知能力編排的,所以每一篇課文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是在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要想更加深入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師就必須要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與研究,使傳統文化的內涵更加深刻。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分清主次,有效地結合傳統文化與語文基礎知識,提升語文教學的價值。例如,在《師說》教學中,教師要能夠讓學生提出古詩文里面的疑惑點,引導學生去了解古代人在拜師求學過程中的原則,教導學生學習古人尊師重教的傳統文化,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也了解了傳統文化內容,從而達到了語文教學促進學生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二)創新傳統文化教學模式
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只是教師在課堂上逐字逐句的講解,課下讓學生復習,這很難加深學生對高中語文中傳統文化的理解。高中語文教師要敢于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探索精神。變革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興趣,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傳統文化中加上現在的流行元素,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李白的《將進酒》時,讓學生進行編曲,課堂表演,增加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達到發揚、傳承傳統文化的教學目標。
(三)拉進學生與傳統文化的距離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能僅僅局限在對傳統詩文、音樂等的滲透,還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的滲透,拉進學生與傳統文化的距離,讓學生能夠融入到傳統文化中去,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的責任感。比如,在端午節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課下搜集屈原的資料,之后再進行統一的討論,學習屈原的作品,教師甚至還可以讓學生用廢紙疊粽子,讓學生參與到祭奠屈原的活動中去,拉進傳統文化與學生的距離,增強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的凝聚力與歸屬感,這樣才能達到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目的。
三、結語
在國家大力推廣素質教育的政策背景下,要重視起來語文教學,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學生學習語文能夠深刻地發掘語文教學背后深厚的人文價值和傳統文化思想內涵,更加積極地去承擔發揚傳統文化的責任。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是時展的需求,也是貫徹我國素質教育政策方針的要求,它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知識素養,提升我國高中文化教育的思想底蘊和文化氛圍。教師通過科學的語文教學方式滲透傳統文化,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去了解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提升高中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胡凌.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1):59-60.
[2]王珊珊.論如何推動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劍南文學,2011(10):68.
[3]費海英.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方式[J].神州(中旬刊),2015(12):34.
作者:包世強 單位:貴州省鎮遠縣文德民族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