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水務管理專業構建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水利類高職院校也要與國家及水利行業的人才需要相適配,水務管理專業作為水利類高職院校重要專業,其專業課程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對專業的構建乃至水利高職院校適應新時展十分重要。
【關鍵詞】水利高職;水務管理;專業構建
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各個行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愈來愈迫切,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職業教育的改革也成為必然趨勢。新時代的水利高等職業院校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完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現代化經濟、滿足水利行業人才需求。水務管理專業作為水利類高職院校必不可少的專業,其專業構建是完成水利類高職院校職教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1.水務管理專業建設的問題
1.1課程體系有待完善。水利類高職院校依托水利行業發展,其特定育人目標是為水利行業服務,學校的教學應與水利行業的用人標準相一致。目前多數院校水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仍存在一定不足,課程結構不合理、課程表安排不靈活,沒有形成專業教學、職業能力培訓及崗位技能鑒定為一體的課程體系,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象仍然存在[1]。1.2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校內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一些水利高職院校建有水質監測等實訓室,但缺乏水資源評價與管理、水文水利計算等實訓室,缺乏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以提供水務工程運行管理、水資源信息化管理、水環境監測等相關實習崗位。1.3缺乏“雙師型”師資。當前水利類高職院校招聘的教師多為應屆畢業生,缺乏實際工程經驗,實踐教學能力一般,因而水務管理專業普遍缺乏“雙師型”專業教師,從客觀上嚴重制約水務管理專業課程的開設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水務管理專業構建
2.1專業課程建設。根據教育部的高等職業學校水務管理專業教學標準,水務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并在各類課程中涵蓋實踐性教學環節。其中專業核心課程包括:《水務工程管理》,主要教學內容為水務工程技術管理基本知識,水務工程建筑物的檢測和養護修理的方法等;《水務管理信息化技術》主要教學內容為水務單位運行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初步加工處理方法,遠程監視管理,生產運行管理等;《水資源評價與管理》主要教學內容為水資源評價與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及防洪評價等;《水環境監測與治理》主要教學內容為典型的水處理工藝基本原理和特點,工藝的基本計算方法和應用范圍等;《城鎮給排水》主要教學內容為城鎮給排水管網施工圖識讀,城鎮給排水管槽施工方法,管道與附屬構筑物安裝技術以及管道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等;《水務工程施工與項目管理》主要教學內容為水務工程項目管理、水務工程施工組織、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質量管理、施工進度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等。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不少于總學時的50%,其中頂崗實習累計時間一般為6個月。2.2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完善校內實訓室的建設,配套相關的實驗設備,并確保實驗室的使用率,同時加強與水利行業相關單位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實訓教學、師資培訓和技能鑒定為一體的實訓基地,對已建立好的實習基地,我們不要僅限于參觀實習,還要鼓勵學生深入到企業中,積極參與相關企業的實際工程項目及其管理運行,更好地提高學生生產實踐能力。同時創新校內外實習實訓管理機制,確保實習實訓的質量得到提高。[2]2.3“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為培養出適應水利行業需要的人才,水務管理的專業教師首先應深入了解行業的用人需求,擁有良好的實踐教學能力,因此“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迫在眉睫。具體措施如下:2.3.1聘請一些相關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職稱人員作為本校教師;2.3.2組織本校教師去相關企業掛職鍛煉,以便深入了解本行業目前發展現狀,增強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3];2.3.3組織教師自身或帶領學生參加行業內的一些技能比賽,通過比賽的訓練,可以增強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本文初步探討了水利高職院校水務管理專業構建中專業課程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幾個問題,為水務管理專業適應新時展提供建議。
參考文獻:
[1]侯新,秦素粉.水利高職院校水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9:33-35.
[2]熊鷹,李靜,張守平,等.行業發展對高職水利類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以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4):43-44.
[3]秦素粉,侯新.高職院校水務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創新與實踐——以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當代職業教育,2012,12:91-93.
作者:盧辛宇 佟迪 單位:吉林水利電力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