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差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以京津冀地區的高職院校為例,結合報告提出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需要、人才培養質量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要求、師資力量與經濟協同發展需求三個方面分析了高職教育服務類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差距。
關鍵詞:高職教育;服務類專業;人才培養;市場需求
一、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需要的差距
專業建設是高職教育特色辦學的起點,是對接社會需求、適應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橋梁和紐帶,是強化內涵、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突破點和著力點。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決定著學校的人才培養結構,學科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而當前的形勢是很多高職院校面臨著招生難、就業難的困境,高職院校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招生的問題,很多院校的重點工作都放在招生方面,其次才能考慮專業的發展,就業情況則排在最后。好招生的專業則大力發展,不好招生的專業則直接剔除,例如會計專業,幾乎每所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招生形勢非常樂觀,但對口就業卻一片嘩然。高職教育服務類專業主要包括交通運輸類、旅游類、文化藝術類、教育與體育類、公共管理與服務類、財經商貿類和電子信息類等。京津冀地區絕大多數院校都開設服務類專業,且服務類專業的學生數量占所在學校學生總量的70%以上。這些專業的開設并沒有服務于當地產業發展的需要,學生對口就業率低。高職院校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行業企業是高職教育生存發展的沃土,政府部門是引領互動發展的有形之手。學校、企業、政府三者之間并沒有真正實現相輔相成,協同發展。高職教育的專業設置很難精準對接產業發展需求,不能較好的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無法真正做到優化專業結構來優先設置區域重點發展產業的相關專業。高職教育的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需求存在著差距。
二、人才培養質量與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的差距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對河北省的功能定位是: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的轉型升級,首先表現在勞動者的轉型升級。通過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才能從根本上加快經濟轉型的步伐。高職教育的人才供給是職業教育人才的主要來源,而培養服務類專業人才又是新常態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關鍵所在。京津冀地區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開設服務類專業,其總人數占在校生的比例高達70%以上。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是反映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一個重要指標。從表1可以看出,2017年北京的畢業生留在當地就業比例明顯高于天津和河北,培養的人才能較好的服務于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由此可見,天津、河北兩地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與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存在差距。
三、師資力量與經濟協同發展需求的差距分析
地區經濟實力也是提高辦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2017年京津冀高職院校辦學的主要質量指標情況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北京、天津兩地辦學實力明顯高于河北。河北省的國家重點示范校和國家骨干示范校的比例明顯低于京、津兩個直轄市,這就意味著師資力量差距較大。師資力量是一所學校辦學實力的體現,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關鍵。京、津兩地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和生均財政撥款尤其北京,高達河北的5倍左右。地區經濟的落后,也嚴重影響師資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見,師資力量與經濟協同發展需求存在著差距。
參考文獻:
[1]馬樹超.2018中國高峰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陳工孟.中國職業教育年鑒[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
作者:李莉 史焰青 單位:廊坊燕京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