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加快,各類工業、生活以及農業污染廢水大量產生并排放到河流湖泊中,且農村地區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水資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人們的飲水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本文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與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了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
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意義
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關乎人們的切身利益,是保障人們飲水安全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與管理,改善農村地區的用水現狀、保障飲水安全,不僅可以有效避免農民受到水污染的危害,還可以促進農民健康水平整體提升,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與管理關乎農村地區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對鄉鎮企業的生產經營利益提高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有了充分的水資源保障,確保農村地區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才能為鄉鎮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基礎動力。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要建立與之配套的管理體制,便于更好的開展統一化的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有助于農村水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
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雖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對農村地區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各種條件的制約以及不良因素的影響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還存在許多不足。
2.1難以充分發揮工程效率
由于農村地區人口較少,人口密集程度低于城市,因此人均用水量普遍較低,這是影響農村管網受益群體的重要因素。據某地區水利局調查統計顯示,該地區城市人口密度為1126人/km,農村人口密集度為228人/km,其中城市地區的平均用水量每戶約為14.92t/月,而農村地區每戶約為2t/月,僅占城市居民月均用水量的13%左右[1]。在巨大的城鄉用水差距下,即使農村集中供水水廠與城市地區水廠擁有相同的供水受益人口,而實際用水量卻遠遠不及城市地區,因此不得不花費高額的管網材料費、安裝費與維修養護費維持水廠的正常運營,導致部分農村地區大量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能力不足,集中供水水廠運營效果難以提升。
2.2收支不平衡,普遍經營虧損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還存在收支不平衡、普遍經營虧損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①制水成本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制水成本涉及內容十分繁雜,包括日常維護與維修費用、工程折舊費用以及日常生產費用等,這些費用又分為許多細致的費用支出項目,如人員工資、電費、藥劑費、水質檢查費用、稅務繳納費用等,許多農村自來水廠在支付了各種費用后經常出現入不敷出的現象;②稅費收取不規范,公益性負擔較重。水廠的經營需要向有關部門繳納各種稅收,如營業稅、工商管理費、所得稅、水質檢測費等,再加上部分地區還會收取水廠的衛生費與治安費等,因此水廠不僅要擔負應盡稅收義務,負責五保戶與特困戶的無償供水,同時還要額外支付其他費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廠的經濟壓力;③建管不平衡,重建設輕管理。國家規定,以政府投資為主興建的鎮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設與管理,需要由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然而許多類似工程都承包給了個人或其他單位,造成了管理主體的缺失[2]。再加上許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缺乏專項維護資金支持,運行效果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帶病運行現象常見。不僅如此,由于監督制度的缺失,“吃滴水”等偷水現象在農村地區也頻繁出現,嚴重困擾著廣大農村水廠經營者。
3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完善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的管理機制
在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過程中,相關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建設程序,采用國家統一的質量標準作為生產依據,大力推行當前先進的管理模式,確保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與管理效果[3]。同時,管理部門要切實發揮自己的監督作用,一旦發現違建工程與違規生產的行為,要做到堅決查處、絕不姑息。其次,根據不同建設類型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政府相關部門還應予以不同的管理指導,如對于政府引導或群眾集資興建的飲水安全工程,政府部門應大力支持并明確產權,鼓勵群眾民主、自由的選舉出用水代表,實施具體的管理工作;對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飲水安全工程,投資者應為其產權持有者,并由投資者自負盈虧,實行自主經營的管理模式;對于部分小型分散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由于此類工程多為群眾投資建設為主,因此比較適合實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管理機制。另外,水廠還應根據建設類型的不同科學、合理的制定供水價格,包括政府相關部門按國家標準制定、民眾自主制定等,必要時也可采取水價聽證的方式確保供水價格制定的可行性。
3.2搞好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的分類指導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需要依靠科學的規劃與分類指導來進行,相關部門和建設單位要牢牢樹立“因地制宜、依法改水”的先進建設理念,將原有自來水廠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提高管網的延伸度與利用率,提高農村地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合理性。對于農村地表水污染情況較為嚴重的平湖地區,可在確保水質檢驗工作開展有效性的前提下,利用建設集中供水工程的方式合理開采地下水;對于擁有較好水質且水量富足的山丘地區,應充分借助地理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地表水;對于水源污染較為嚴重,水資源匱乏的地區,應適當打井踩水,以保障供水安全問題。另外,水廠和相關部門還要大力引進并推廣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使用,盡量避免使用有塔供水的落后供水模式,要積極采用以新設備和新處理為支持的無塔供水模式。最后,為更好的吸引外來資本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相關部門還應適當降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準入門檻,必要時政府部門還應予以一定的建設補助與支持。
3.3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的水源保護
為更好地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質量與管理效果,政府相關部門還應進一步加強對水源的保護力度。要求相關部門在劃定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時,應以《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中的相關規定為基準,用國家法律法規保障飲用水源的安全性,避免水源的人為污染與過度開采,保證農村地下水源。同時,如果有其他建設項目需要在水源保護區實施進行,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監督與審查作用,依法從嚴審批,堅決杜絕污水排放、垃圾堆積以及藥物投放等一切水體污染行為的出現。另外,相關部門還在農村地區要積極開展各種水源保護宣傳工作,提高農民的水源防護意識,讓農民從思想上認識到使用有毒農資產品對水源的危害性,進而盡量減少或徹底拒絕有毒農資產品的使用。最后,一旦發現有人為破壞與污染飲用水源的行為,要堅決做到依法打擊、從重處理,確保農村飲用水源的潔凈、無污染。
4結語
飲水質量的提高是目前我國人居生活環境改善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各地區相關部門必須切實意識到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協調好供需雙方之間的利益分配,在保證飲水質量的前提下,一方面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農村地區自來水使用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加強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力度,提高供水廠的運行質量與運行效率,確保農村地區的飲水安全問題能得到有效改善與提升。
參考文獻
[1]劉來勝,劉玲花,周懷東,等.我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新階段發展方向探討[J].中國水利,2016(11):19-22.
[2]徐佳.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狀況及發展模式問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6.
[3]崔玉瑋.基于GIS的寧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6.
作者:趙燕妮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