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識圖技能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要合理引進地圖要素,培養學生地圖技能,全面提升學生地理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水平。文章主要圍繞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圖技能的培養進行探討,指出教師要提升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夯實學生知識基礎,強化學生地圖分析能力;滲透基本讀圖方法,提高學生地圖技能;增強學生在地圖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強學生對地圖的填圖能力;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鞏固地圖使用技能。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圖技能;課堂教學;培養策略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地圖技能的重要性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地理課程旨在使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學會從地理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而地圖作為直觀性的學習工具,在幫助學生提高地理學習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合理引進地圖,讓學生在地圖的支撐下,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理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地理教師要重視教學方法改進與創新,重點培養學生地圖技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綜合素養。
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地圖技能的策略分析
1.提升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為了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學習興趣,地理教師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創新。首先,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主體需求,強調師生互動,讓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活躍。其次,教師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設計與創新。教師應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搜集相關的生活案例以及素材,從而保證學生所接觸的課程內容更具有直觀性、生動性。例如,教師在教學“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一課時,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具體災害案例,與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地圖要素,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從而保證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認知和理解更加直觀。
2.夯實學生知識基礎,強化學生地圖分析能力
為實現對學生地圖技能的有效培養,教師要重視優化基礎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形成準確認知,從而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及知識基礎,更好地分析地圖。教師對地圖構成要素進行教學時,要向學生全面滲透地圖要素,讓學生對地圖組成成分以及代表的含義加深認知與理解,以便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地圖學習和探究具體的課程內容。例如,教學“城市與地理環境”一課時,教師不妨合理地引進等高線圖,讓學生借助該地理圖形,就城市的地理空間環境進行自主分析。在分析地圖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顏色所代表區域的地理特征加深了解,以便學生可以更好地對城市地理環境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比例尺、圖例等相關要素進行判斷,從而保證學生的地理分析更加準確。教師還要圍繞地理名詞進行規范教學,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地圖分析技能。高中地理中包含著很多抽象的地理名詞,而且有些名詞之間比較相似,容易讓學生混淆。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地理名詞進行精準記憶,以便學生可以更好地判斷和區分地圖中包含的信息,如“氣旋和反氣旋”等。
3.滲透基本讀圖方法,提高學生地圖技能
在培養高中生地圖技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讀圖技能的培養,讓學生通過精準讀圖高效學習地理知識。而且在地理課堂上,教師要向學生滲透正確的讀圖方法和技巧,告訴學生讀圖的正確步驟和流程,保證學生在地圖中所獲取的信息更加全面和準確。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就“華東地區”地理特征和面貌進行分析時,可以合理借助地形圖,通過讀圖發掘有用的地理信息。這樣,學生結合自身對圖例以及比例尺代表含義的認知,能合理地解釋華東地區的地理特征,如地形面貌,包含的山脈與河流,以及具體的氣候特征等。如此一來,能夠保證學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識體系更加全面和具體,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4.增強學生在地圖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作為高中地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要重視學生讀圖技巧的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讓學生的地圖學習不僅簡單,而且高效。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具體的地圖要素,就其中存在的比較隱晦和關鍵的信息進行合理發掘,并結合自己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分析地圖要素和信息所具有的含義,從而為自身深入理解課程內容、提高答題效率奠定良好的思維基礎。例如,教師在教學“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對地理統計圖、對相關信息和資料進行深層次學習,讓學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識更加全面和豐富。
5.增強學生對地圖的填圖能力
填圖能力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地圖技能,擁有良好的填圖技能,能夠更好地分析和解決地理材料綜合分析問題。因此,地理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合理地設計填圖例題分析以及專題訓練,讓學生在實際問題綜合訓練的基礎上,合理掌握填圖技巧和能力,從而保證他們的地理學習更加高效。例如,教師可合理設計地形圖填圖練習,對地形圖進行留白處理,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對地形圖的認知與理解,自主補充空白部分,從而實現對學生地圖思維的有效培養。教師也可設立填圖專題,讓學生通過綜合性、系統性的填圖訓練,深入掌握地圖信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6.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鞏固地圖使用技能
為了讓學生所掌握的地圖技能更加扎實和鞏固,教師需要加強學生技能鞏固訓練。教師可根據學生地圖技能培養情況,合理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實現地圖技能的強化練習與鞏固提升。例如,教師在教學“等溫線”一課時,可以合理地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圍繞等溫線圖解決相關的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合理地設計地理材料綜合分析題,引導學生借助等溫線圖,分析地理作業中考查的知識點,實現快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知識比較抽象,具有一定的學習和理解難度,對于高中生來說,學好地理能夠使他們對社會和生活有更好的認知。因此,為了使高中生的地理學習更加高效,教師要重點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合理引進地圖要素,培養他們的地圖技能。教師還要讓學生能夠很好地利用地圖要素,學習地理知識,解決地理問題,從而全面提高地理學習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冠軍.高中地理教育教學中學生地圖技能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2018(51).
[2]余哲,黃艷.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7(04).
[3]王玉.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三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7(12).
[4]王玉瑾.探析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吉林教育,2010(28).
作者:劉金香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