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在黑板上作圖或者是看書本上的圖片,這種方法較為落后,不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思維。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多種教學方式,而空間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好地引導師生進行地理知識方面的學習,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不只局限于書本,讓思想跟隨空間信息技術飛躍全球。空間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創新精神,更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地理空間信息技術應用研究
一、空間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應用的教學價值
空間信息技術所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泛。例如,我們通常使用的視頻、圖片和PPT等。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空間信息技術,迎合了新時期下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1.地理課堂教學中使用空間信息技術順應了時展
空間信息技術響應了黨和國家的教學觀念改革方針,也是新時期下現代化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趨勢和必然產物。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應用空間信息技術是促進教育行業發展和創新的必要條件。在傳統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地理地形、當地的風俗習慣和人文歷史等進行講解時,需要在黑板上用粉筆畫出地形圖,再根據課本上的圖片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很難滿足新時代教育的需求,新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教育方面也應該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或者空間信息技術,讓教師更加直觀地通過網絡進行圖片的展示,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緊跟教師的教學思維,大大提高了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2.空間信息技術在地理課堂教學中使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空間信息技術是一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地理知識的方法,相對于傳統枯燥的課堂教學方式,空間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探索地理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高中地理知識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習范圍較廣,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地球的公轉和自轉問題、世界各地的地質發展情況、整個地球圈的氣候狀況和洋流環境等,這些知識都比較晦澀難懂,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如果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缺失,就無法理解這些難懂的知識,而且相對的就會降低學習興趣甚至不能對地理知識產生學習興趣。而對于教師來說,如果在課堂中無法將這些難懂、抽象的知識具體呈現給學生,就會導致教師講的內容學生聽不懂,學生只能靠單純的記憶,這會對提高學習效率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教師在高中地理課堂上應用空間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展示模擬地球運行時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結構,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直觀感受,深化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所以空間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學生展示更多更加豐富的地理資源。
3.空間信息技術在地理課堂教學中使用的優點和長處
空間信息技術可以以一種更加直觀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地球、感受地理知識,對于學生來說,豐富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相應地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質量??臻g信息技術能夠創建有趣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在課堂引入情境,利用空間信息技術的圖片、聲音、圖形、動畫、視頻等方式對地理教學情境進行改善,利用動畫對有趣的地理現象進行解釋,比傳統的書本教法更具有畫面感,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地理事物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空間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展現地理事物的這一特征,讓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歷史。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分析,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地理事物之間的規律性,感受到地理現象的奇特、地力地形的宏偉以及探索宇宙、學習地理的重要性。
二、空間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所遇到的阻礙
1.傳統教學觀念的阻礙
隨著新時期下新的教學改革目標的發展,國家倡導在高中地理課堂上應用空間信息技術。但是對于高中地理教師來講,許多教師對空間信息技術有一種錯誤的理解和認識,這樣就使空間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應用,而沒有真正做到教學結合,所得到的課堂應用效果也非常差。甚至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在課堂上運用空間信息技術十分耽誤時間,他們認為動態的圖案和視頻的播放是一種影響學生聽課效率的行為。但是這些都是片面的認識,在高中地理課堂中使用空間信息技術是符合時展趨勢的行為。
2.舊有基礎設施的阻礙
由于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所以很多偏遠地區的教學設施并沒有得到完善和發展。如果想要加強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國家和政府就應該加強對資金和技術的扶持力度。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是應用空間信息技術的基礎,但是很多學校在技術提供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多媒體播放的軟件設施也有待完善。
3.教師綜合素質的阻礙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如果要在地理課堂中應用空間信息技術,就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能夠熟練地播放圖片和視頻,還要針對多媒體中的視頻展示進行相應的知識講解。這對教師的技術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高中地理教師年齡較大,對高端信息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弱,導致教師綜合素質不足,這對于空間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有一定的阻礙性。
三、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發展策略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要規范和完善信息化的應用體系,加強信息技術的資本和技術投入,以此解決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為了實現信息技術的應用,必須改進相關的硬件和軟件基礎設施配置。學校要加強在硬件技術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量,為每個班級配備計算機、多媒體講臺和專業音響等相關硬件設備,同時在軟件技術設施方面不斷更新與完善地理教學信息系統,并結合新一輪學校課程改革進行網絡利用的升級、基本教學資源數據庫建設、網絡區域地理教育資源的大力整合,以此實現跨區域地理教育資源共享這一目標,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整體高中地理教學水平。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校應大力推動計算機網絡建設和教學資源建設,促進信息教育環境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2.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高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是新課改和教育體制在信息技術發展時代的必然要求。高中地理教師要認識到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并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加強對空間信息技術的應用。很多高中地理教師認為只要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或是在網絡上下載相關的課件就屬于信息技術的應用,然而這是錯誤的教學觀念。信息技術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要結合高中地理新課標的要求,更要與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相聯系,做到在滿足學生興趣需求的同時也使教學內容得以彰顯突出。教師可以在向學生講解地理知識重點的同時,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演示地質構造變化,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地理知識的要點。
3.提高高中地理教師的綜合素質
學生能否聽懂一門課程與課堂中教師的講解有很大關系,也就是所謂的師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首先應該提高整體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校應要求教師定時學習新知識,以此進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做到與時俱進、共同進步。學校也可以專門為高中地理教師安排一定的培訓和學習。例如,可以給教師安排學習信息技術的課程,加強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教師如果想熟練地應用空間信息技術,就必須能夠親手制作課堂中使用的課件,掌握文字、視頻和圖片的播放技巧等。
四、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空間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在課堂中廣泛應用空間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與質量,而且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化,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晦澀難懂的地理知識,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旋曉偉,王林,王曉青.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調查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
[2]周恒.汝南縣高中地理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現狀及其優化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
作者:李慧娟 單位:江西省 贛州市安遠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