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OBE下的工業設計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obe教學理念在教學應用上成果導向性明顯,對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具有積極的正向推動意義,以OBE教學理念分析工業設計專業能力要求,并結合社會需求與工業設計行業定位,構建工業設計專業四大主軸專業能力課程群,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項目訓練體系。
關鍵詞:成果導向教學;工業設計專業;課程體系
引言
近年來,成果導向教學(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以清晰的學習目標并追求可期待的學習成果而獲得眾多教育者的關注,并在眾多高校中推行與實踐,并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果。OBE教學在各個學科專業的試行也獲得較多的正向積極反饋,其對促進人才培養、推動課程改革具有積極意義。
1OBE教學理念
OBE教學理念以明確的預期學習成果和清晰的培養目標作為導向,關注學生畢業后的知識—能力—素質的達成度。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強調成果導向、學生本位以及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1]。OBE教學理念由Spady提出,迅速獲得各國高校的認可,目前OBE教育理念成為全球眾多高校的主流的教學理念。2019年10月,教育部《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中明確提出“以目標為導向加強課程建設,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優化重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確立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OBE教學理念以明確的預期目標、具體的操作過程以及持續改進的循環鏈獲得師生的青睞,教育部政策文件將OBE教學核心理念融入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的重構中,自上而下重視OBE教學理念的貫徹與執行。
2基于OBE理念的工業設計人才培養要求
2.1基于OBE理念的工業設計教學理念
2015年世界設計組織(WorldDesignOrganization,WDO)工業設計的新定義:工業設計是一種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應用于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的設計活動[2]。工業設計核心理念:用戶需求、創新引導、商業模式,對于設計師的培養更看重綜合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新的工業設計專業定義為未來工業設計發展規劃了發展目標與方向,對未來的產品設計師提出復合性要求;工業設計的研究對象已經發生改變,從研究產品造型實體向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系統轉變。工業設計專業學科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調創新引導設計實踐以及設計實踐成果導向,這與強調知識、能力與素質一體化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標準不謀而合[3]。基于OBE理念的工業設計人才培養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結合社會需求,以學生學習成果產出為導向,以工業設計工作內容分解具體的目標,按照“設定學習成果—實現學習成果—評價學習成果”的循環鏈,制定的學習成果目標與具體的任務不斷循環迭代,人才培養目標持續改進才能適應變化社會的真實需求。
2.2基于OBE理念的工業設計專業能力要求
按照OBE教學理念,以社會需求、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反向設計教學內容,自上而下設置培養體系:培養目標→知識能力→課程模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為閉環循環鏈,下一層級內容要與上一層級內容相呼應,且要支撐上一層級內容的達成[4]。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的培養應以服務地方經濟為整體導向,以企業需求和行業發展需求為具體需求進行引導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的制定與實施。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應用型本科工業設計專業為例,培養學生掌握產品設計基本理論與方法、設計創新思維、設計執行力等綜合素質,圍繞社會發展趨勢對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運用產品設計方法表現產品造型設計的實際應用能力。以學習成果為目標,分解為知識能力素質模塊,核心能力包括草圖以及計算機表達能力、審美能力、設計分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整合創新設計能力等方面。(1)表達能力:手繪表達能力+軟件表達設計創意的能力,熟練表現產品質感和結構以及自如地將設計創意概念可視化呈現出來。(2)審美能力:對產品形態、色彩以及質感方面具有敏感的感知能力,能較好把握產品藝術性和商業性,能應用審美能力指導設計實踐,提升產品的藝術性和美觀性。(3)設計分析能力:了解工業設計創新流程,有較好的數據挖掘、分析研究和應用能力。(4)創新思維能力:掌握產品設計方法,并以設計指導設計實踐,針對設計問題創新性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5)整合創新設計能力:具有將設計知識進行分析、歸納整合的能力,以及設計提煉、設計需求挖掘能力,重點掌握用戶需求分析研究、商業價值分析、設計解決方案的能力。
3基于OBE理念的工業設計人才專業課程設置
3.1四大主軸專業能力課程群設置
在OBE教學理念指導下,課程體系必須體現出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導向。課程結構要實現培養目標的達成。以課程群模式往上支撐知識-素質-能力要求,實現一級、二級培養目標。按照OBE教學理念和設計學教育教學規律形成四大主軸專業能力課程群(設計表述能力、創意思維能力、工程基礎能力以及設計執行能力),每個課程群是由若干相互關聯的課程整合成學習領域的職業能力課程學習包,其包含橫向寬口徑課程,注重課程的關聯性和深耕,多門課程聚焦1~2個專業方向深入設計,實現專業能力的遷移性和融合創新。整體課程包相互關聯與遞進,體現整體目標導向下的支撐課程體系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并融入對應能力級別的項目案例作為訓練載體,符合OBE教學理念的關注個體曲線成長培養的特點。
3.2課程結構融合
OBE教學理念的工業設計四大主軸專業能力課程群———設計表述能力、創意思維能力、工程基礎能力以及設計執行能力,共同構建工業設計核心培養目標。
3.2.1設計表達能力模塊設計表達能力課程項目學習包:設計素描、設計色彩、產品速寫、產品表現技法、二維軟件輔助設計、三維軟件輔助設計等課程,該模塊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基礎,以手繪表達能力與計算機效果圖表達為主,強調設計表達的靈活性和完整性。
3.2.2創意思維能力模塊創意思維能力課程項目學習包:產品設計設計程序與方法、設計心理學、產品造型基礎、綜合構成、工業設計概論等課程,以設計方法與思維訓練課程為主,強調造型形態推導能力、設計創意思維的“收—發”能力以及“深入—拓展”能力,達到思維訓練舉一反三的效果。該模塊是培養學生對于專業設計流程與設計方法認知的過程,熟悉設計流程、能將設計構思快速草繪表現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
3.2.3工程基礎能力模塊工程基礎能力課程項目學習包:金屬加工實習、設計制圖、工業設計工程基礎、人機工程學、模型制作等課程,該模塊以產品的功能、結構、工藝、材料以及產品生產制造過程的知識為主,強調產品設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熟練進行產品拆解和機構解析,熟悉模型制作特性以及模型制作工藝、制作流程。
3.2.4設計執行能力模塊設計執行能力課程項目學習包:產品設計一、產品設計二、產品設計三、用戶研究與設計創新、界面設計、家具設計、企業自設課程等課程,以產品專題為主,通過不同類型的產品設計流程引入對應的設計方法,強調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將設計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工程基礎能力模塊有機連接起來,這個模塊分布在各個學期,能力培養從初級、中級到高級逐級遞增,一個專題就是一個閉環提升的過程;通過多個閉環提升,持續改進,符合OBE教學理念發展規律[5]。該階段培養學生收集設計資料、整理編排的能力及設計發表能力,能根據產品概念對產品進行設計和商品化能力。
3.3螺旋式上升的項目訓練體系
在OBE教學理念的成果導向下,以項目任務分解培養目標,大的課程模塊分解為小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的設置圍繞某一項目任務進行,引入對應的設計方法,如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問題導向法、小組討論法等,以企業項目設計流程為載體進行閉環訓練,循環一次,提升一次,閉環過程以“設定預期學習成果—實現學習成果—評價學習成果”為循環鏈進行持續改進。項目之間保持關聯性和遞進性,實現多個項目環進行閉環循環訓練、設計能力從低階到高階的獲得以及學生個體的綜合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低年級以技能訓練為主,重點掌握設計表達能力、設計理論以及簡單的設計項目訓練,以創意思維訓練、設計方法訓練以及形態語言的訓練,達到強化基礎的目的。高年級以設計項目訓練為主,以不同的項目訓練為載體,引入不同的設計方法,強調以用戶需求為主導,引導設計問題的創新性解決,為產品服務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重點培養學生對于設計問題的宏觀———“放”,對于設計細節的推敲———“收”,實現設計能力的螺旋式提升、從有到強的過程,符合人才培養的規律。
[參考文獻]
[1]吳紹艷,郭園園,鄧嬌嬌.基于OBE的工作坊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34-39.
[2]高穎.基于體驗價值維度的服務設計創新研究[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7.
[3]鞏建閩,馬應心,蕭蓓蕾.基于成果的教育:學習成果設計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74-179.
[4]李志義.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J].中國大學教學,2015(3):32-39.
[5]楊熊炎,葉德輝.學習成果導向的應用型工業設計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3):53-58.
作者:楊熊炎 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