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化學工程碩士課程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化工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
在化工“課程體系”設置中一般將研究生課程分為三類,即學位基礎課、必修專業課和選修課。學位基礎課為研究生科研提供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培養最基本的科研創新能力。必修專業課引導學生通向應用領域,捕捉對前沿科研創新有用的信息。而選修課是針對學生的專業方向和個體掌握的知識的具體情況進行的補充。由于在實際情況中,學生研究的方向與所在的專業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課程體系僵化固化不能夠及時的適應當屆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近幾年發表的高質量科研成果來看,有很多涉及到多學科的知識。知識的廣度對科研的創新性越來越重要。一是學位基礎課要設置與學科相關的多專業基礎專業課,化工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無機化學,生物化學,環境化學等課程。二是必修專業注重實用性與前沿性,例如研讀核心雜志。三是選修課設置跨學科的課程,化工專業的學生可以選修哲學、歷史等其他專業的課程,在學習理科的理性思維的同時豐富精神內涵的文科學習也應該齊頭并進,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結合對科研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老師研究啥就開啥”普遍存在,“因人設課”的做法被明令禁止,不能老師研究什么就開設什么課[3]。因此,如何設置課程體系應該從本校實際出發,具體的情況應該統計分析:(1)本校老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及其專業程度;(2)各老師的個人資源例如老師認識的哪方面專業能力比較強的老師可以向學校推薦,學校負責協調以交流、外聘等方式請過來根據需要進行短暫或長期的教學;(3)學生的主觀意愿,對各學科感興趣程度通過分數來顯示最后統計出來;(4)學校的科研硬件條件。多方面統計分析,細致的科學統籌規劃化工課程體系盡可能的達到使學生擁有廣闊深入的知識面,為以后的工作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從而增加學生的適應能力。
2課程教學的高效性
在“課程教學”方面,作為引領課程教學的化工教師管理團隊是核心。一是要注重化工教師的質量,例如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定期培養提高。二是化工教師管理團隊成員的組成,例如現任化工教師中篩選一些老師兼任工作助理來處理教學事務同時適當降低他們的教學任務。大力歡迎通過崗位招聘考試的化工畢業研究生來參與管理,選拔一些高素質研究生來參與管理。作為近期接受了本專業教育的化工畢業研究生可以站在比較貼近學生的角度來為化工教學提供不同于老師的視角,化工畢業研究生參與管理為化工教師管理團隊注入了新活力,多角度看待化工教學避免化工教學陷入固化模式。三是健全管理機制,開放管理渠道,讓教學管理在陽光下運行。對于開設的課程,化工管理團隊要從課程目標定位、適用對象、預期目標等方面對教師進行指導,通過試講、定時抽查等方式來監督,對于不合格的老師需要學習改進。通過監督管理來創新獎罰機制,使化工教師隊伍形成競爭生動活潑不斷提高的教師隊伍。化工教師管理團隊應該指導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加強案例教學,注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不要過分強調標準答案。化工教師管理團隊需要加強教師對于重點難點進行分析和講解,防止避難就易,避重就輕,一般性的基礎知識應該通過讓學生自學、老師考核來提高學習積極主動性。作為學生榜樣的老師,提高老師的責任意識,為學生提供榜樣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學生提高責任意識。
3課程內容的合理性
化工“課程內容”的精深度、寬廣性、前沿性的缺失是目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據調查研究發現,跨學科知識、學科前沿知識和研究方法論知識是當前“研究生最欠缺的三類知識”[4]。如果任由這種狀況發展,課程內容的學科化傾向會日益嚴重,化工研究生科研創新的路會越走越窄。近十年來新技術和新理論都在交叉領域誕生的創新現實更是說明了這點。一是部分化工教材內容和難度不適合研究教學,無法反映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二是部分化工教材是教師個人研究心得,由于個人思想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三是部分化工教材與本科教材內容交叉,成為本科生教學的簡單延續,缺乏系統性和層次性。化工選修課的內容多是針對化學工程專業課的補充,失去了選修課擴大知識面的意義,課程內容應該著眼于社會、知識和研究生自身的需要,要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及時更新化工課程內容[5]。課程內容應該與新時期的實際案例想結合,講解具體案例的具體措施,為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做準備。綜上所見,化學工程碩士課程教學需要從課程體系,課程教學,課程內容三方面進行改革才能緊跟時代形勢,為進入人才資源強國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林永波,閆瑞.研究生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探析與改革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4,2(12):352-353.
[2]朱磊,鄺衛紅,史亞飛.《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見》對中醫藥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啟示[N].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2):3-4.
[3]唐巧燕.教育部《意見》研究生課程迎來“大變臉”[N].光明日報,2015-01-15.
[4]張廣斌,陳向明.研究生課程內容研究:價值、選擇與組織-基于我國研究生課程現狀調研的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4(10):23-30.
[5]邵舉平,沈海燕,樊星.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N].魯-東大學學報,2015-5-26(4):2-4.
作者:李剛 蔣丹勇 鄭國利 單位:中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