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業工程方法在農產品流通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而農產品流通加工的環節較多,專業程度較高,給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利用工業工程方法可以在農產品的流通加工過程中優化資源配置,改善技術與管理,從而達到低投入高產出,提升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本文探究了我國農產品流通加工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工業工程;農產品;流通加工;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農業也在朝著現代化不斷邁進,人們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也逐漸提高。我國農業需要不斷提高科技的開發與應用,還需要對農業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化的高效管理。然而我國農業生產水平還相對落后,傳統的生產流通環節由于比較復雜,管理難度較大,效率低,無法實現資源的最大化配置,因此對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帶來不利因素。工業生產標準化管理的經驗值得我們結合農業生產的特點和具體要求進行學習和借鑒。
1工業工程簡介
工業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是研究由人、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所組成的綜合生產及經營管理系統的設計、改善和設置的工程技術。它的任務是將系統中的各要素有效合理的進行組合與配置,從而實現高效運行,方便進行后續的操作與管理,最終提高生產效益。我國農業在農產品流通加工過程中初步開始應用工業工程技術,需要從基本的技術開始,不斷改善農業生產系統,從而達到低投入高產出,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農產品流通加工的特點
由于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農產品流通加工的過程如倉儲、加工、配送、流通難度較高,再加上后期的配送服務,增加了整體的成本。農產品的流通加工專業化程度較高,為了保證農產品的品質以及整體經濟效益,需要先進的加工和配送技術,最大化的降低流通成本,最終保證農民的收入提高[1]。
3我國現代農產品流通加工的現狀
3.1技術落后
雖然我國鄉村經濟生活水平在持續發展,但是農民的收入與經濟發展水平較城市來說還存在較大差距,由于這些問題,導致農產品的儲存和保鮮技術還比較落后,導致農產品保存較差,限制了銷售范圍。并且農村地區觀念較為落后,對農產品的物流知識和操作規范了解較少,導致農產品流通加工難度較大。
3.2流通過程效率低下
農產品的流通環境較為復雜,環節眾多,耗時較長。由于農產品對保存有很高要求,在環節中極易造成浪費和損失。由于環節多,流通難度較大,農產品從生產者流出層層加價,導致價格偏高。最后,由于經歷的流通環節復雜極易出現信息不對稱,導致整個供應鏈的效益走低[2]。
3.3硬件設備落后
我國農業還沒有達到大規模機械化生產,農民種植方式較為分散,自主性較高,導致產量有限。由于農產品很難進行加工,因此無法保證最終的品質。再加上中間的儲存、運輸、包裝、搬運環節,很難統一標準。在生產和流通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作為保障,才能最大化的降低損失,保證農產品的品質,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然而由于我國農業的硬件設備落后,流通環節中缺少技術保障,造成農產品的質量低下。
3.4農產品加工程度低
大多數的農產品是散裝出廠的,加工程度較低,缺少完善的包裝,因此難以運輸并保證品質。現有的農產品品牌還較少,很難實現加工增值。并且,農民的整體經濟效益意識落后,在包裝的高成本面前望而卻步。流通環節的利潤被分銷商賺取,農民很難實現增收。
4工業工程方法在農產品流通加工中的應用探索
4.1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信息服務
大力支持農戶運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建設信息服務平臺,實時采集和傳輸信息,保證農產品的生產流通過程中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最大化的降低農產品產銷的不確定因素,使消費者可以實現產品品質的監督。同時鼓勵農產品生產和流通企業自己建立網絡銷售平臺,從而免去了分銷商中間環節的層層加價,消費者也可以進行真實評價,從而使農產品的實際情況更加透明化,市場化,最終實現農業經濟效益的增加。
4.2鼓勵農民進行農產品流通加工
鼓勵農民在農產品的生產源頭進行加工包裝,保證農產品在流通運輸過程中可以得到保護,對農產品進行等級化的分類與包裝,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支持農民建立農業合作組織進行生產技術的推廣和優良生產品種的選用,使農產品生產和運輸更加規模化、標準化,降低農產品運輸過程中的損失。
4.3加大投入農產品流通加工的基礎設施
建立保障農產品流通加工的基礎設施,使村與配送中心信息通暢,提高信息的通達程度和道路的運輸質量,加大農產品運輸設備的研發生產,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加強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保證信息的準確及時送達。大力建設電信網絡,是農民可以通過電話及時溝通信息,提高工作的整體效率。
4.4大力推廣應用農產品保鮮技術
農產品生產之后需要進行包裝,而完善的包裝是物流的開始,對農產品的流通有重要影響。包裝也是一種把運輸、裝卸、搬運、倉儲等環節有機聯結的方法。由于農產品妥善包裝可以起到增加商品品質,降低物流損耗的作用,因此應得到大力推廣。此外要大力研發生產農產品倉儲運輸工具,降低運輸和儲存環節的損失。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業工程的管理技術需要在農產品的流通生產過程中大力推廣,從而將農業生產系統中的各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和規范管理,最終提高生產效益。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增大,農業一定會加快產業化發展。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大力支持農戶運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建設信息服務平臺,鼓勵農民在農產品的生產源頭進行加工包裝,建立保障農產品流通加工的基礎設施,大力推廣應用農產品保鮮技術。在推廣和實施過程中也要注意結合中國農業的發展現狀,大力推廣農民教育活動,提高農民的生產綜合素質,進一步加強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推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以上是對工業工程在農產品流通生產過程中的初步探索,仍然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劉孟純,王首忠.保鮮技術在生鮮農產品加工流通中的應用[J].現代食品,2017(8):1-3.
[2]李妍蓉.我國農產品流通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2016(35):285-285
作者:敖興龍 單位:貴州大學管理學院工業工程專業